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氢氧化铁制备中出现的灰绿色物质是什么?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对比分析了相关的文献,并进行了整理筛选发现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观点:观点1:是Fe(OH)2吸附溶液中多余的Fe2+后形成的[1]。观点2:是Fe(OH)2、Fe(OH)3和Fe3O4的混合物[2]。观点3: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观点4:是Fe(OH)2的水合物[3]。  相似文献   

2.
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结合生物学知识,设计了制备Fe(OH)2的新实验:采用简易的套管装置,利用酵母菌呼吸作用去除管内的氧气,综合生物和物理知识,跨学科创造性地在无氧环境中制备Fe(OH)2。结果表明调控酵母菌量可有效避免制备的Fe(OH)2被氧化。另外通过改变反应物滴加方式和浓度的试验,解释了Fe(OH)2沉淀过程中呈浅绿色的原因。新设计的装置能成功制备白色的Fe(OH)2沉淀,现象清晰,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由实验时一次药品浓度错误而想到用Fe(OH)3溶于NaOH的问题来解释为什么在诸多Fe(OH)2制备实验改进中使用高浓度或固体NaOH会出现白色沉淀更明显的现象,并通过实验证明,高浓度的NaOH对Fe(OH)3有溶解作用,有利于Fe(OH)2的白色呈现。  相似文献   

4.
常见含钙化合物有CaO、Ca(OH)2、CaCO3,其中, CaO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CO3;CaCO3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掌握上述三种含钙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可以探究露置在空气中的CaO、Ca(OH)2是否变质,检验Ca(OH)2、CaCO3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存在四类“可也是”。作为短语的“可也是1”,表示委婉语气的“可也是2”,标引原因或结果的“可也是3”,表示赞同的“可也是4”。“可也是”的主观性表现在说话人的视角、情感、认识三方面,四类“可也是”的主观性强弱不同,等级如下:“可也是4”>“可也是3”>“可也是2”>“可也是1”。  相似文献   

6.
易错点一忽视物质的性质、不能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或不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例1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  相似文献   

7.
淋洗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效途径。利用土柱模拟淋洗试验,通过设置3个浓度(0,0.2%、0.4%)和3种钙盐(CaCl2、Ca(NO3)2、Ca(Ac)2),研究添加钙盐对重金属Cd、Zn、Cu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效果,筛选合适的钙盐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试验结果表明,对Cd淋出影响表现为同一浓度的钙盐淋洗效果依次为:CaCl2>Ca(NO3)2>Ca(Ac)2。0.2%CaCl2淋洗效果优于0.4%CaCl2,淋洗率分别是对照的2.79和2.2倍。对Zn和Cu而言,当钙盐浓度为0.2%时,淋出效果表现为:CaCl2>Ca(NO3)2>Ca(Ac)2,而浓度为0.4%时,则是Ca(NO3)2>CaCl  相似文献   

8.
《史记·河渠书》“披山通道”不应写成“陂山通道”,“陂”直至《后汉书》时期才发展出“依傍”的含义。在古代“披”与“陂”是一组同源词,且存在互通现象,但需要分辨不同的义位,“披”字内部分为音“攀糜切”的披1和“彼义切”的披2,与“陂”形成同源关系的是“披2”;又,“披1”与“被”是古今字,两字在替换过程中,“披1”由于词义沾染也产生了“依傍”的含义,古代学人因此误认为“披1”与“陂”相通,造成误释。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实验一直是“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章节中典型的吸热反应实验[1-2]。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教材中该实验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药品用量较大,造成较大的浪费(违背“节约”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钼合金制备中球磨工艺对La(NO3)3、Y(NO3)3、Zr(NO3)4的影响,用QM-3SP2行星式球磨机对原料进行干磨、湿磨处理,使用箱式电阻炉对原料以及干磨、湿磨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焙烧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进行形貌和物相分析,观察球磨工艺对钼掺杂的第二相物相和形貌上的影响,结果发现:(1)干磨对试样的分散效果最好;湿磨对试样的混合效果最好.(2)焙烧后的最终产物是硝酸盐对应的氧化物.(3)球磨工艺对粉体的物相影响不大.(4)对干磨、湿磨以及焙烧处理后的硝酸盐进行分析,ZrO2作为第二相进行钼掺杂效果相对La2O3和Y2O3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白光照明的显色性,利用稀土离子Ce3+、Tb3+和Eu3+设计KY(CO3)2基的白光照明材料。实验中,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Ce3+、Tb3+和Eu3+掺杂KY(CO3)2后的物相结构;利用荧光光谱仪分析发光材料的光谱特性,计算相应光谱的色度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KY(CO3)2:Ce3+、KY(CO3)2:Tb3+和KY(CO3)2:Eu3+3种发光材料均为单斜结构的纯相样品;在275 nm紫外光的激发下,3种样品分别发射出蓝紫色、绿色和红色3种不同颜色的光线。通过优化三基色的成分比例,得到色度坐标为(0.37,0.34)的高质量白光,实现光色可调的白光荧光粉的设...  相似文献   

12.
一、根据物质物理性质的鉴别1.观察法: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颜色的差异来鉴别.如 Fe(OH)3、BaSO4、胆矾三种固体物质,可分别根据三种物质颜色差异而鉴别;根据某些物质的挥发性,通过观察法来鉴别.如浓盐酸和浓 H2SO4.浓盐酸挥发而形成酸雾,而浓 H2SO4不挥发.2.水溶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解于水后产生现象的差异,进行鉴别的方法.如 NaCl、BaSO4、CuSO4三种白色粉末可用溶解于水的方法鉴别.  相似文献   

13.
无奈义是“不得不”最基本的语义情态,要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要在大规模语料调查的基础上,以语义语法理论和话语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不得不”的话语关联及其对关联项的语义选择进行详细探讨。从话语关联来看,“不得不”处于“[S1/原因句+S2/结果句]待转句+[S3/原因句+不得不S4/结果句]转折句”这一“外转折内因果”的话语关联模式;从对关联项的语义选择来看,“不得不”要求S1具有【+确定性】,S2具有【+意愿性】和【+本然性】,S3具有【+确定性】和【+强力性】,S4具有【+自主性】和【+违愿性】。在“[S1/原因句+S2/结果句]待转句+[S3/原因句+不得不S4/结果句]转折句”中,“不得不”各关联项的语义属性,是其突显“无奈”义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常温预还原-热处理法制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综合性研究实验,探究了原料种类和热处理温度对Na3V2(PO4)3/C的物相、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H4VO3中的V5+更易被草酸常温还原,机械活化后所得前驱体为无定形结构,由该前驱体热处理制备的Na3V2(PO4)3/C结晶度更高,且电化学性能更优。通过优化合成温度,发现在700℃下合成的Na3V2(PO4)3/C具有最高的比容量、最优的倍率性能和最佳的循环性能。在实验中,学生通过材料制备、结构及形貌表征、电池制作与电化学性能分析等环节,能够达到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制备Fe(OH)2沉淀”为任务将教材演示实验设计为项目式学习,可以复习巩固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实验设计从反应原理、药品选取、实验装置改进等方面,将控制变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融为一体,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实验中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6.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关于时体标记“了”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完毕”义动词“了”、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关于时体标记“着”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附着、放置”义动词“着”和表持续的“着”、表进行的“着”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汉语史的事实表明,“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1”以后进而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2”,但汉语中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完成体标记“了2”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同时虚化为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后两者之间存在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与导数有关的直线和曲线相切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难点.无论题目千变万化,处理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理解y=f(χ)在点χ处的导数f’(χ0)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f(χ)在点(χ0,f(χ0)))处的切线的斜率.求函数y=f(χ)在点(χ0,f(χ0)))处的切线的一般步骤是:①求出函数y=f(χ)在点χ0处的导数f’(χ0),即y=f(χ)在点(χ0,f(χ0))处的切线的斜率.②由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y-f(χ0)=f’(χ0)(χ-χ0),但要注意函数的导数不存在处的切线是与χ轴垂直的直线.例1已知函数f(χ)=χ3+bχ2+cχ+d的图象过点P(0,2),且在点M(-1,f(-1))处的切线方程为6χ-y+7=0,求函数y=f(χ)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18.
铜陵话的反复体标记“直”可用于四种基本句式:V1+N1+V2/A+得+(N2)+直+V3+[ti]、T+V1+得+直+V2+[ti]、T+直+V+[ti]、直+V+[ti]。语义特征[瞬时性]和[矢量性]可以控制“直V”中“V”的合法性和可接受度。“直V”构式与物体移动方向密切相关,符合“移动方向动词>反复体标记”的类型学共性。“直”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状中结构,语义基础是与“滴”“冒”等具备瞬时性、矢量性语义的动词搭配。当“直”的“一直、径直”义在“直+V瞬时”中形成语义冗余时,“直”便由限定外在方式的副词重新分析为限定情状内部时间结构的体标记。无为江淮官话存在用变音手段表达反复体标记“直2”和形容词“直1”句法功能对立的现象。现代汉语体标记的语序类型和附置词一样,兼有动前和动后两种语序,这是其“VO—OV混合型语序”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19.
结合锂的需求导向和科学研究热点,设计了基于工艺矿物学分析的黏土型锂矿提锂实验。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RD、BPMA、SEM-EDS等分析测试及特性表征手段对贵州某黏土型锂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采用(NH4)2SO4焙烧—酸浸提锂工艺,利用正交实验研究焙砂的制备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浸出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颗粒粒度<45μm、(NH4)2SO4用量50%(质量分数)、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110 min、4%(质量分数) H2SO4作浸出剂、液固比4∶1、浸出时间100 min条件下,锂的浸出率达到90.19%,实现了锂的高效提取。该实验研究为此类黏土型锂矿资源高效提锂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使用硝酸双氧铀和硝酸铜为金属源,对苯二甲酸为主配体,5-硝基-1,10-邻菲罗啉为辅助配体,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出一例异金属铜-铀酰有机框架配合物[Cu(phen-NO2)(UO2)(BDC)1.5(H2O)2·H2O]n.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红外光谱、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合物通过对苯二甲酸配体桥联和丰富的C-H…O氢键作用形成准三维网状结构.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试表明,此配合物具有半导体性质,是潜在的光电材料.此配合物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为70.2%,表明其有望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