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19岁的那年冬天,与死神有过一次擦肩。那年,我来到洛清江上游一个叫西岸的山村小学当孩子王。学校有老罗、大罗、小罗三位老师,他们都是本村的民办老师。在山村里教书的日子是重复的,也是没有界限的。在这一天和下一天,这一刻和下一刻,除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外,没有嘈杂的声音;除了阳光在身上引起的微暖,什么都没有,恍若真空般寂静,令人感觉不到日子在流动。一天,学生娟子的奶奶以九十五岁高龄寿终了。我常到娟子家搭伙吃饭,奶奶给予诸多照顾。按习俗,给奶奶烧香纸奉上奠仪必须要等到傍晚时分,待奶  相似文献   

2.
王睿 《现代语文》2005,(1):23-23
一层又一层的雪渐渐 铺厚了我的窗台,一朵又一 朵的冰花慢慢覆盖了玻璃 外。而天空下,纷纷扬扬,如 约而至的,除了冬,还有新 的一年--埋葬了2004的 四季如歌。 我兴奋地怅惘着。 我为366个日子的消 失而伤感。除了感觉,仿佛 一切都将随新年的钟声离  相似文献   

3.
货郎张老三     
周礼 《教师博览》2011,(10):27-27
多年前,我在一个边远的山区支教。学校坐落在一座林木茂密的大山中,风景十分秀美,可交通非常不便,赶一趟集得步行三四个小时,我平常所吃的菜多半都是学生家长送来的。学校的条件十分落后,除了三间简陋的教室外,还有一间狭小的办公室,也是我的卧室。学校一共有三名教师,除了我是外地人外,另外两名教师都是本地人,每天放学后他们都要回自己的家。白天的时光比较好应付,除了上课、批改作业,还可以和两个同事聊聊天,但晚上的日子就难熬  相似文献   

4.
我是纳税人     
牟丕志 《教育艺术》2003,(11):38-38
我是纳税人。我从工资中纳了税,叫个人所得税;我从储蓄存款中纳了税,叫储蓄利息税;我买房纳了税,叫房产交易税……我纳税虽然微不足道,但我分明感觉到自己为社会尽了一点绵薄之力,有时真能找到一种神圣的感觉。 有人说,税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基,这话我信。“在我们这里,除了享受阳光和空气外都要纳税。”这是西方人用来形容纳  相似文献   

5.
高二的天空     
老有种大限将至的感觉。于是,在寒假里我每天伴着理查德的Romantic,悠悠地啃着一本又一本“大逆不道”的书,日子过得懒懒洋洋。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真是极尽“华靡与奢侈”,竟然将一个假期就这样舒服地挥霍掉了,那恐怕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了吧。想一想都对那时的自己羡慕得要命。  相似文献   

6.
真爱无声     
走上教学这个岗位,我感觉自己便融入了一个平凡的世界,每一个日子都悄悄地从身边逝过,生活中便没有了朵朵浪花.  相似文献   

7.
陶宗国 《现代教学》2004,(10):12-12
上世纪90年代,我教五年级毕业班的数学兼任班主任。迫于考试的压力,当时,每天都要布置大量的作业。望着办公桌上如山的作业本,有时感觉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我想,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大概也不比我轻松。有一天我突然想,除了布置少量课本作业外,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8.
张婷 《中学生百科》2012,(29):19-21
所有从高考过来的孩子,就算再怎么矫情地设身处地回忆高三,都不能把那种感觉完整地找回,总觉得那些日子是被疏离的,那是一个荒诞的世界,存在着很多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而那时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恍若陌路。执著于高考的日子,让我领略了两个字:荒诞。当然,那时的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正过着一种荒诞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江西教育》复刊以后 ,我一直是她的忠实读者、热心作者。在纪念出刊500期的大喜日子 ,总想说几句心里话 ,这里且不说她对我个人的关爱 ,只说她给予我最深的印象———自责、负责与尽责的崇高境界。随着改革的大潮 ,期刊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江西教育》处变不惊 ,冷静理性地思考 ,找准自己生存发展的目标。为了提高刊物质量 ,办刊人如辛勤的园丁 ,精耕细作。他们在“肯定自己”的同时 ,又不断自责自查“否定自己”。《江西教育》每年雷打不动召开通联工作会、作者会 ,除了布置工作外 ,都要安排时间 ,真诚地欢迎大家对刊物提出批…  相似文献   

10.
曹璇 《教育》2011,(23):33
每到毕业季,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不仅意味着与生活四年的校园、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分别,而且也意味着除了一些将继续深造的同学外,大部分人都要与学生生涯告别,开始走上社会。因此很多人都想趁着最后在学校的日子给自己的学生生涯、青春岁月留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是随着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各种恶搞类毕业  相似文献   

11.
恰同学少年     
不经意间回首,距高考结束的那一天已经整整半年了。正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我,回想起那本应惊心动魄的两天,心中竟是一种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平静与坦然。只记得考完最后一科后下了一场滂沱大雨,我痴痴地望着车窗外,感觉那段奋斗的日子在朦胧的雨景里悄悄地隐没,巨大的雨帘如同舞台上收起的幕布,仿佛真的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高二的天空     
老有种大限将至的感觉。于是,在寒假里我每天伴着理查德悠悠地啃着一本又一本“大逆不道”的书,日子过得懒洋洋。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极尽“华靡与奢侈”,竟然将一个假期就这样舒服地挥霍掉了。那恐怕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了吧。想一想都对那时的自己羡慕得要命。但席慕容也说过:“欢乐的时光,总是乍现又凋落。”毕竟欢乐已成往昔,如今身在学校,感觉中太阳变戏法似地西升东落。我的方向感特差,来到学校后有好一段时间老觉得太阳打西边出来,待我好不容易分清东南西北时,高二已过去了六个星期。仿佛才从书中一抬头,日子就呼啦啦一窝蜂地向…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都很喜欢一句话:“她的长头发在风中飘啊飘,那些长发飘飘的日子啊!”是呵,那些长发飘飘的日子呵,已经变成了遥远的记忆。每当这些美好的日子又重现于脑海,我都会很快乐很快乐……我喜欢洗头,尤其在留长发时。不是我特爱干净,而是喜欢洗头之后的感觉。长长的头发湿湿的,黏黏的,“飘柔”的香味柔柔地将我包围。穿一件宽大的棉布衬衫,独坐在属于自己的小床上听歌或看书,暖暖的温柔溢满了整个房间,轻轻拥着我。不要太宠坏了自己哦!四年,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每一日,我都为那头别人不及的长发而骄傲;每一夜,我都会深深体会那份自己营造出…  相似文献   

14.
小丸子 《家长》2011,(8):98-99
我很怀念小时候和父母聊天的日子,那时候感觉和父母很谈得来,能够互相理解、顺畅沟通。可是如今我感觉和父母越来越没话说了,我说的话他们都听不懂,还常常引起误会,害得我在家都不敢轻易说话了。  相似文献   

15.
我很怀念小时候和父母聊天的日子,那时候感觉和父母很谈得来,能够互相理解、顺畅沟通。可是如今我感觉和父母越来越没话说了,我说的话他们都听不懂,还常常引起误会,害得我在家都不敢轻易说话了。  相似文献   

16.
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不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我认为与当今的语文课缺乏感染力有密切的关系。语文课有了感染力,学生身临老师创设的情境,就能够获取知识、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活跃思维,较好地感悟语言规律和理解文章意蕴,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增强语文课的感染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的体  相似文献   

17.
出差了     
<正>生活的变化总是猝不及防。当我习惯于你的陪伴,习惯于你在我眼前能每时每刻都出现的时候,你说,你要远行,你要出差了。原本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非常非常安于自己近似于宅女的日子,听听音乐、看看书,也无比惬意;原本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日出日落,我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原本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与我妈妈会乐此不疲地看肥皂剧。  相似文献   

18.
在路上     
突然觉得自己很愚蠢,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让自己消极。我不懂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不善于,不习惯吧。我很自私,总是希望脱离父母的管制,开始一种新的生活。那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一种忘记过去或淡化过去的良药。除了学习,不自由,一切都很安逸。自己似乎都有些满足,其实不应该这样的,人应该步步向前。当我看到别人都在前进,自己还在原地流连时,感觉不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个酷爱跟自己"对话"的人,感谢日记,忠实地记录下了我与自己的一段段对话。随便翻开日渐"厚重"的日记本中的一页,某一个日子的"标本"就生动地呈现于面前了。重温一遍,等于奢华地又过了一遍那个日子。多少次,我在日记中责备那个慵懒的自己:"我的日记要沦为周记、月记、年记了么?"责备之后,日记便又乖乖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日一记";但不久,又出现了空缺的日子。不记日记的日子,定然是忙乱的,那么多的事务都赶来胁迫我,叫我做不成那个在纸页上与自己娴雅对话的自己。如果说,那些缺页带给当年的我是一个遗憾,那么,今天它已上升为一万个遗憾。我跟岁月深处的  相似文献   

20.
《课外生活》2011,(6):42-43
人人都说童年是最美好、最为天真的日子,但我却认为长大的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