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烈士在江西南昌下沙窝慷慨赴难,英勇就义。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寻找方志敏遗骨的决定。在刘少奇同志的直接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以方志纯(方志敏的堂弟,省委、省政府领导人之一)等领导组成的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由于方志敏烈士是被秘密杀害的.一直找不到可靠的线索。直到1957年春天,江西化纤厂在南昌下沙窝破土动工了,一天,  相似文献   

2.
昔日刑场,何处葬英魂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市下沙窝英勇就义。1955年,党中央作出了寻找方志敏遗骨的决定。在刘少奇的直接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以方志纯(方志敏的堂弟,省委、省政府领导人之一)等领导组成的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由于方志敏属秘密杀害,知道掩埋烈士遗体情况的人极少。  相似文献   

3.
1935年1月24日,方志敏同志不幸被蒋匪军捕获,囚于南昌军法处。为了“使全国红军和革命的工农群众,知道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正在国民党监狱内,挨日子,受活罪,更加激怒起来,加紧奋斗,迅速璀毁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为一切被杀害,被斩首,被活活地折磨而死的战友们复仇!”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半午多,克服种种困难,写下了如下著作:《方志敏自述》、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8月,"方志敏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揭幕,其中有首次公开展出的国家司法部法医研究所提供的1958年5月26日《方志敏遗骨鉴定》档案。档案共7页,鉴定结果出现在第4页上:"送检骨骼经上述检查判断,第一类骨骼应属男性的人骨,年龄约30-40岁间,  相似文献   

5.
著名革命烈士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激励和鼓舞千千万万的读者。这些气壮山河的遗著在狱中是怎么写出来的?又是怎样转交给党中央的,其经过鲜为人知。现在让我们揭开尘封的历史档案,了解这一段秘闻。英雄入狱1934年11月,方志敏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在江西省玉山县陇首遭国民党军队阻击,由于叛徒告密,落入虎口。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和其他国家四十到五十年代拍摄的有关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影片,例如齐阿乌列里《攻克柏林》等,都将希特勒之死描写成: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与情妇艾娃匆匆结婚,便在柏林官邸的地下室里自杀,然后由党卫军士兵焚烧尸体,不留一点遗骨。然而,因苏联瓦解,秘密档案公开,却发现在莫斯科市中心前KGB的档案室里还存放着希特勒的遗骨  相似文献   

7.
正一份珍贵的档案江西省弋阳县档案馆存留了一份珍贵档案。这份档案披露了方志敏不幸于1935年1月29日在玉山县境内被俘,1月31日被押解至上饶后,张抡元曾奉命作为方志敏家乡的地方长官,偕弋阳地方绅士及方志敏昔日好友赴饶探视。张追忆自己同方志敏谈话情景实况如下:余是方志敏家乡的地方长官,奉命率弋阳地方绅士及方志敏昔日朋友赴饶探视、劝说。  相似文献   

8.
1935年1月,方志敏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失利,于1月29日在怀玉陇首村不幸被俘,至同年8月6日被敌人杀害.  相似文献   

9.
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率部北上抗日途中不幸被捕。被捕后,他被押送到南昌,囚禁在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内,直至8月6日被杀害。  相似文献   

10.
一、网络革命势不可挡 网络革命真的来了,来得如此迅猛.现在,无关行业,无关大小,有时,百年巨人被歼灭只在瞬间,小人物成为新英雄也是瞬间.全世界发达国家的个人邮件几乎都被电子邮件取代.  相似文献   

11.
方志敏在狱中 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谈话记录",也是一份带有浓厚火药味的"谈话记录",更是一份表现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浩然正气的"谈话记录",谈话人在被谈话人面前步步退却,无地自容,显得特别渺小;而被谈话人大义凛然,铮铮铁骨,时刻保持着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相似文献   

12.
《铁窗英魂》是一曲催人泪下的历史悲歌,更是一曲激越高昂的时代壮歌。因为方志敏无论在监狱中还是刑场上,他都坚守信念,拒绝投降,一身正气,笑对死亡,慷慨就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可贵的革命气节和英雄本色,给我们竖立了一尊不朽的历史雕像。 方志敏虽然只有36年的短暂人生,但其革命经历还是丰富曲折的,然而剧作家却没有历时性地描写他的革命人生的全过程,正如剧名所示,作品截取的仅是方志敏铁窗斗争生活的几个片断,也是他短暂人生的最后时刻。因为这是方志敏最富光彩、最为亮丽的人生景观。在狱中,无论方志敏坚强…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月,红十军团在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地区被国民党军包围,29日方志敏不幸被俘。当天晚上,敌团长一再要方志敏“写点文字”,方志敏借机奋笔疾书,写下了表现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方志敏自述”。敌人得不到任何东西,第二天把他押送上饶,上饶地方当局特令国民党弋阳县县长张抡元等人前去探视、游说。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尝试使用金融工具为红色政权服务,在各苏区相继成立银行,发行纸币及公债.1932年在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央国家银行,第一任行长是毛泽东.但鲜为人知的是,1933年,方志敏在闽浙赣省苏区成功地发行了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股票,被称为"红色股票".这是红色政权发行股票的第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5.
周廷光 《湖北档案》2002,(12):34-35
1935年1月,方志敏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失利,于1月29日在怀玉山陇首村不幸被俘.2月2日在国民党江西省省党部书记长俞百庆的陪同下,从上饶押往南昌,囚于蒋介石的南昌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至同年8月6日被敌人秘密杀害.  相似文献   

16.
从孤儿、难民,到报业巨子,小学也未读完的马克斯韦尔被人们当做白手起家的英雄;却又以其神秘之死走完了传奇的一生。留下的是一个形将崩坍的报业帝国……  相似文献   

17.
方志敏     
《档案与史学》2011,(7):3-3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5年1月在江西被国民党逮捕,8月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平生撰联不多,但为了纪念革命中牺牲的同志和战友,他写过一些悼友刺敌的挽联,其中有几副联语是饱蘸深情与痛恨的联中佳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清政府内进行革命活动的同盟会员徐锡麟计划与留日归国后的秋瑾同时在安徽、浙江两省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提前起义,枪杀了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失败后,徐锡麟被捕,恩铭之妻妾剜其心以祭亡夫.1912年,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孤山,孙中山为此撰联吊唁:“凡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上联怒斥清廷官吏不过是世上多余的行尸走肉罢了,下联盛赞壮士一片丹心,名垂青史,百世流芳.  相似文献   

19.
案例 2012年6月8日,香港报纸刊登了一则《山西发现六千余年前疑似“娲皇遗骨”》的“豆腐干”式短消息:“山西考古学者在吉县人祖山一座古庙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6月5日,经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专家论证认为,根据明代墨书题记,极有可能是史前三皇时代‘娲皇遗骨’。  相似文献   

20.
苏小丽 《兰台世界》2005,(13):68-69
抗日英雄柳万熙,原名柳永俊,朝鲜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17年生于朝鲜庆尚北道安东郡.1925年随父母由原籍迁移到吉林省盘石县.1930年迁到辽宁省清原县三间房村.该地曾是中共清原县委所在地,柳万熙在革命熏陶下,15岁便走上革命的道路,参加了童子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