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激发探究兴趣和引发学生的探究主动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要注重教学落实.  相似文献   

2.
探究性学习是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性教学源于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学生进行探究的外部因素进行设计,提供可供探究的问题,构建教学中的探究情景,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能让学生实现自我进步,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按步骤去探究,要注重物理规律发现或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的理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选择探究策略,而教师则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从而激活学生思维,进而掌握研究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指导策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性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是一种体现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活动。探究性课程是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因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悟、合作交流,要自己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机械制图教学中,在培养兴趣、确定目标、创设疑问、实践操作、自主学习五个方面运用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自主的探究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学习、知道学习,为终身教育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探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一、教师引导,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进行引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  相似文献   

9.
陈松 《小学生》2012,(9):49-5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在探究学习中,主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呢?一、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方式改变,从传统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去探究创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问题,产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继而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求证等手段解决问题,并从中总结规律。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并从中获取成就感。而这种学习方式的落实,需要教师将探究性学习元素融入教学,构建探究性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学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作追根究底式的研究.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学习探究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3.
冯强平 《学子》2016,(6):52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将自主探究性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一、开展自主探究,促使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小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数学老师在课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具有探究  相似文献   

14.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和过程。它侧重培养学习者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熔芳 《教师》2012,(6):40-40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初中英语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问题——探究”美术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庚 《教育导刊》2008,(10):61-6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中要实施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探究方式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在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教师要成为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学习知识,发现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积极探索。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它重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彻底抛弃“授受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确立问题探究的观念,强化问题意识,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勤于分析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中培养创造能力,主动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陈尚林 《教师》2010,(17):68-68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或学科范围内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探究性学习核心是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实现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