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一种新型的、有别于传统意识形态的统治力量和工具,它使人丧失了主体性,造成人类社会的物化和异化,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进行巧妙辩护。哈贝马斯的这种观点具有合理性,即它使人类认识到科学技术也有负面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他夸大了科学技术中价值因素的作用,错误地认为科学技术是剩余价值唯一的源泉,片面地阐述科学技术的本质。这启示我们,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目的,要加强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程序合理性,主体问的对话和交往参与者的自我反思与批判是构建交往理性的重要前提.哈贝马斯在改遗传统解释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批判的解释学,把交往理性建构在一种反思的意向性和交往主体对传统进行批判的反思之上,使之成为一种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开放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观是哈贝马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贝马斯对什么是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批判了对技术进步的悲观主义解释和乐观主义解释。哈贝马斯认为,要区分劳动和交往行为两大领域,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需要公开的不受压制的对话和讨论。哈贝马斯的科技观对于我们看待和处理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性,然而他的科学技术观也充满了道德乌托邦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启蒙理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演变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技术活动采取了专家决策的模式.哈贝马斯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重建了西方理性基础.交往行动理论下的交往理性必然要求技术的发展采取民主参与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对实践理性的提倡使翻译研究奠定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本文将翻译过程从交往理性这一角度进行审视,实现了译本的最大接受性和美学性.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科技理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理性是滥觞于西欧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精神根基,对科技理性的张扬及其社会后果的反思和批判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批判理论,风险社会理论打开了科技理性批判的新视域.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社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风险使科技理性的悖论昭然若揭.应对全球风险社会必须超越科技理性的悖论、实现科技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合作与和解.  相似文献   

7.
科技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的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的理性 理性是人认识把握世界,创造人类生活的主体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理性是人独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认识世界探究自然,是人的一种理性能力;研究社会认识人自己,给社会设定理想价值目的并给人自己立法,也是人的理性能力。在此,相对于二者所研究的对象领域的区别,我们把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人的理性称作“科技理性”,把以理想追求、伦理道德等社会人文为对象的人的理性称作“价值理性”。人类理性的创造物就是文化。相对于上述概念划分,人类实际上拥有了两大类理性创造物,即自然科技理性文化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8.
胡芬芬 《内江科技》2010,31(3):200-200
从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概念溯源和哈贝马斯指出科技的社会功能——虚幻的隐形意识形态两方面分析,哈贝马斯的科技意识形态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胡芬芬 《内江科技》2010,31(5):201-201,147
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批判,认识不到技术的文化、历史、宗教等社会性,忽视了对技术行为起约束和引导作用的人文理性的应用,更需要我们呼吁把科技发展置于价值关怀的目标下。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合理化问题的深度把握,也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批判”理论的借鉴。它推动了“科学技术批判”超越工具理性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乃至“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走向“批判的解释学”,为考察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异化”问题,特别是揭示当代社会的“非政治化”问题的实质提供了一种批判工具。在他看来,“非政治化”是科学技术异化在当代社会的深刻表现。因而,任何“科学技术批判”都应当转向对这种“非政治化”问题的分析和批判。这也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在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向。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经历了由初级的科学化阶段到自反性科学化阶段的发展过程。正是自反性科学化的过程才使得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截然区分不再可能。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应当建立在科学与社会多元理性共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切入口,系统地指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危机,批判地剖析了合法性危机产生的根源,提出用沟通理性重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来解决危机.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切入口 ,系统地指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危机 ,批判地剖析了合法性危机产生的根源 ,提出用沟通理性重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来解决危机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发展愈来愈呈现出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尽管这种一体化发展趋势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全球化的实质是交往关系的全球化。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全球化问题即是主体之间的交往问题,由于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造成了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结构不合理。这就需要我们重建交往理性,通过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础、建构主体间性结构、改变生活世界使交往行为合理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切入口,系统地指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危机,批判地剖析了合法性危机产生的根源,提出用沟通理性重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来解决危机。  相似文献   

16.
刘云凤 《科教文汇》2014,(35):10-11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在网络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比较法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和现实,解析比较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标志的资产阶级理论如"民主"、"自由"、"人权"等(以资产阶级民主为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理性判断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深化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与坚持。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价值关系的理性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历来存在“关联论”和“中立论”两种观点。近代以来中立论大为盛行,科学与价值的联系被割裂,这根源在于理性的二元思维方式。要把人为割裂的科学和价值的联系在理性中重新统一起来,必须运用立体思维方式,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行为理性的统一中把握两者的关系。工具理性追求的是“真”;价值理性追求的是“善”;行为理性追求的是真和善的统一“美”。这就是理性把握科学和价值统一的最高境界,也为管理科技活动提供了新的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两部分全面系统地描述和分析了德国当代著名社会批判理论家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思想。规范语用学在哈贝马斯整个社会批判理论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在对其进行建构中,哈贝马斯批判和继承了包括马克思、康德、霍克海默尔、马尔库塞、米德、阿佩尔、奥斯汀、乔姆斯基和达米特在内的许多哲学家的思想,并与他们进行了思想的直接对话,因此,具体地揭示他们与哈贝马斯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展示规范语用学的形成路径,对于整体把握哈贝马斯社会思想的本质,理清当代德国哲学的发展方向,进而洞察20世纪哲学方法论的演变特征,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本部分(上)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规范语用学理论(1)交流理性的重建构成了规范语用学形成的内在动因,促使哈贝马斯从意识哲学转向到语言的分析哲学;(2)通过对传统语义分析途径的考察,哈贝马斯最终将现代语用学中发展了的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规范语用学的理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伦理:治理社会风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又给人类带来了难以预知的社会风险.人类对科学技术理性的无限滥用,是导致风险社会产生的价值根源.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介入伦理价值的维度,确立和倡导科技伦理的价值规范,是有效规避和治理社会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吴惟义 《中国科技论坛》2005,(3):105-107,23
本文通过比较,提出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在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这首先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见解,同时,本文把哈贝马斯的观点视为一种对于先发的现代化社会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从中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社会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学发展观的推进是一种必然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