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 ,串 (并 )联电路中的电压 (电流 )与电阻成正比 (反比 )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两个与之非常形似的性质 ,现整理如下 :1 .与串联电路中分压性质形似如图 1所示 ,电阻 R1、R2 串联后接入电压图 1恒定为 U的电路 .现用同一电压表依次测量 R1、R2 两端的电压 ,测量值分别为 U1、U2 ,则有 U1/U2 =R1/R2 .即 :电压一定时 ,串联的两电阻被同一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值与电阻成正比 .证明 电压表是个特殊的“电阻”,第一 ,它的电阻阻值 RV 较大 ;第二 ,该“电阻”的电压是已知的 ,可以从表盘上读出 .当 RV 可看成无穷大时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  相似文献   

2.
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时,如果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则P1=I12R1,P2=I22R2,由于串联电路中I1=I2,所以有P1/P2=R1/R2,即两串联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其电阻大小成正比.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时,  相似文献   

3.
1.几何模型图1是一个并联电路,该电路中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R2之间的关系为1/R=1/R1+1/R2. 怎样用几何图形来构造R、R1、R2之间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一道证明题:  相似文献   

4.
例1 如图1所示,R1、R2、R3、R4组成并联电路,已知R1=5Ω,R2=20Ω,R3=10Ω,R4=15Ω。求AB间的总电阻. 分析此题的常规解法是按并联电路总电阻公式求解,但电阻个数较多,运算复杂且易错.若应用最小公倍数则比较简捷. 这4个电阻阻值的最小公倍数是R=60Ω,故有  相似文献   

5.
1.欧姆定律——I=U/R及I与U、R的关系。2.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及操作方法。3.串联电路的电阻——R总=R1 R2,并联电路的电阻——1/R总=1/R1 1/R2。  相似文献   

6.
在电学中每当牵扯到电阻的并联问题时,部分同学感到并联电路难以理解。特别是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问题,一是计算麻烦,二是浪费时间,下面有几种理解和估算方法供参考: 一、理解1、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 1/R2 ……1/Rn)。2、在电路中有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总电阻(R)等于其中一个电阻的n分之一。(R=r/n)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中,两个量x1,x2的倒数之和的倒数x,满足对称等式1/x=1/x1 1/x2,在统计学中,求两个观测值x1,x2的调和平均数x时有以下关系:1/x=1/2(1/x1 1/x2).类似地,在物理学科中,也有"倒数和的倒数"问题.例1试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公式.分析如图1,设电源电压为U,电路总电流为I,则电路总电阻R=U/I,根据并联电路的  相似文献   

8.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6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2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消耗的功率;(3)在原电路中电阻R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1,为使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6W,求电阻R1的阻值;(4)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2,为使电阻R2消耗的功率也为6W,求电阻R2的阻值。答案(1)电源电压U=IR=2A×6Ω=12V。(2)电阻R消耗的功率P=IU=2A×12V=24W。(3)电阻R1与R并联,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U2/R1,6=122/R1。解得:R1=24Ω。(4)电阻R2与R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2=U/(R R2)=12/(6 R2)。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I22R2,6=I22R2。解得:R2…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并联电路,常采用公式1/R=1/R1+1/R2+…+1/Rn来计算并联电阻,但遇到两个以上电阻并联时,采用该式计算既繁琐又易出错.下面介绍一种简便算法——口诀法.由公式1/R=1/R1+1/R2+…+1/Rn可得, 若RN为R1、R2…Rn中阻值最大的电阻,即Rn=R’,则上式可写为  相似文献   

10.
推论一: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条支路的电阻都小.由并联电路电阻公式1/R=1/R1+1/R2可得因为,所以应用:例1 以下四组并联电阻中,总电阻最小的一组是[ ].A.两个10Ω的电阻并联; B.一个5Ω和一个15Ω的电阻并联;c.一个12Ω和一个8Ω的电阻并联;D.一个20Ω和一个1Ω的电阻并联.  相似文献   

11.
解题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在串联电路中, 有一个规律, 各部分电路 中的电功 、电功率、 电热及其两端的电压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唯有电量、 电流是相等的, 与阻值无关.其中要特别提出的, 解题 中应用较多的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即 U1 /U2 =R1 /R2 . 2.在并联电路中 ,也有一个规律, 即通过各支路的电量、电流、 电功、 电功率、 电热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唯有电压是相等的 ,与电阻无关.其中也要特别提出 ,在解题过程中同样应用较 广泛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即 I1/I2=R 1/R2 . 3.电流表的内阻特别小, 其两端的电压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2.
计算一个电路的电阻,通常从电路的欧姆定律出发,对电阻串联构成的电路,电流为I,则IR=IR1+IR2+…;对电阻并联构成的电路,两端电压为U,则U/R=U/R1+U/R2+…,于是得到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各个串联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各个并联电阻的调和平均.实际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是千变万化的,这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技法,  相似文献   

13.
电流电压电阻串联电路I=I1=I2……U=U1+U2……1/R=1/R1+1/R2……,若R1=R2=……=Rn=R,则R=1nRR=R1+R2……,若R1=R2=……=Rn=R,则R=nR并联电路I=I1+I2……U=U1=U2……根据上述,由于各分段电路R1、R2……各有定值,可导出电流、电压及其电功率的分配比例(如下表):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规律是学习物理的重难点之一,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规律对学好电学知识,解决电学实际问题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串并联电路特点、规律可列成下表:串联电路电流相同U1U2=R1R2……P1P2=R1R2……并联电路I1I2=R2R1……电压相等P1P2=R2R1……电…  相似文献   

14.
1.单向夹逼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不变,电阻R1、R2和R3是定值电阻.已知R2>R3,且R1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R1、R2两电阻串联的总电阻(等效电阻)R与R1、R2关系时,课本中的实验方法是: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两只阻值已知的电阻R1、R2串联后的电流和总电压,用公式R=U/I求出R的值,然后看R1+R2是否等于R,若R=R1+R2,则说明:R是R1和R2的总电阻(等效电阻),从而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1+R2.  相似文献   

16.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用公式I=RU表示.使用欧姆定律时,要注意的是指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的I、U、R三者的关系.其变形式为U=IR及R=UI.再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I1=I2=I、U1+U2=U、R串=R1+R2;并联电路:I1+I2=I、U1=U2=U、R1并=R11+R12),可以去求解电学中的计算类问题.由于同学们在解题时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对题设条件的认识不透彻,导致错解.现结合具体例题解析,以供同学们解题时借鉴.例1如图1所示,有R1、R2两个阻值分别为2Ω、4Ω的电阻串联…  相似文献   

17.
初学者进入电阻串联和并联计算时,容易乱代公式,思路不清,解题有些困难。为了让同学们顺利掌握,下面介绍一种利用表格分析求解。两只电阻R1、R2串联或并联,如图1和图2所示,把电流I、电压U、电阻R很容易在图形中表示出来,其中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都用I表示电流,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用U表示电压。把图1、图2中物理量对应放入表格中,相同物理量放在上面,串联为表1,并联为表2。电流I电压U1U2U电阻R1R2R表1电压U电流I1I2I电阻R1R2R表2表格中横向用加减法,纵向用欧姆定律求解。(说明,并联电路中电阻1R=R11+R12)两…  相似文献   

18.
1提出问题 如图1所示,电阻R1、R2组成并联电路,如果通入电流I,试问通过电阻R,、R2上的电流,I1、I2如何分配?  相似文献   

19.
<正>例1(电动机)如图1所示,把电阻R和电动机M串联接在电路中,已知电阻R与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接通电路后,电动机能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_1和U_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为W_1,产生的电热为Q_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_2,产生的电热为Q_2,则()。A.U_1Q_2D.W_12Rt,Q_1=I2Rt,Q_1=I2Rt;而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了反电动势  相似文献   

20.
1.理论依据 (1)若R1、R2组成串联电路,则两式表明: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压分配和功率分配均跟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2)若R1、R2组成并联电路,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