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地处城市、中心城市,实力雄厚、影响力较大的报社“报网融合”做得比较好,而作为中等城市的地方党报来说,“报网融合”还尚在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地方党报“报网融合”的进城和现状,并以《蚌埠日报》为例,探索了做好“报网融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崛起和传统媒体数字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党报,又是外文报的《黑龙江新闻》(韩文)按照走出去办报,分众化传播,数字化升级的思路,根据自我发展实际,以报网一体,报网融合为主线,整合内部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媒体建设,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正党报因承担的使命、责任重大,在新媒介、舆论场激烈变革的冲击下,创新之路尤为艰难。近年,福建省莆田市委机关报——《湄洲日报》抢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机遇,以"报网融合、多元探索"为理念,几年来耕耘谋划,力求深度融入新兴媒介,打造人文气息浓厚的现代党报。目前,该报已形成数字报、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户外公共电子平台等全媒体传播格局,努力探索党报传媒改革的多元之路。作为传统党报的一员,《湄洲日报》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我国党报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在,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发展是核心关键.文章以媒体深度融合为切入点,结合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20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对现阶段党报媒体的融合传播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总结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不足之处,并提出问题解决策略,以期为新时代党报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上海证券报》(简称上证报)是我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从1991年创刊,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媒体之一。1997年创立的中国证券网(www.cnstook.com)是中国最早从事财经信息网络传播的专业性网站之一。为应对专业人才紧缺,新媒体产品拓展需要,上海证券报从2006年开始进行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的尝试。通过报网融合,网站得以迅速发展,现日访问量过千万。  相似文献   

6.
王庆华 《传媒观察》2011,(11):56-57
各级党报面对新媒体挑战,陆续开辟了相应的网媒专版,成为一个独特的媒体联姻现象。《河南日报》"焦点网谈"专版是报网融合模式运作最早也是很成功的范例,2006年便成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近期,"焦点网谈"又借助联动方式,把报网联姻版面做得风生水起。《河南日报》创新载体、主动介入、融合优势的成功探索,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当今新媒体不断发展,报网融合仍是学界和业界研究媒介融合的重要切入点。版面上,河南日报《焦点网谈》栏目设置丰富灵活;内容上,在网络上发出党报声音,更以民生为本,注重舆论引导;模式上,用融合打造报网的双赢——这是《焦点网谈》成功的秘笈,也是媒介融合的方向。本文通过对2009年全年《焦点网谈》的内容分析,尝试从具体操作上思考媒介融合,希望对国内媒介融合的现实意义和方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王志敏 《传媒观察》2014,(10):27-29
在逐步经历了有报无网、报网并存、报网互动三个阶段后,作为我国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在数字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逐渐步入了全面媒体融合(报网融合)的新常态。在新的传媒变革的大趋势中,如何通过组织转型谋求自身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强化主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主流党报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24):25-3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民情与舆情的融合传播,而热线新闻的形态也伴随舆论传播的新形势转向一种回应民情问询的舆情调查,这也构成新时期我国党报舆论引导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四川日报》群众工作部开设的《民情热线》专版,既是对热线新闻实施舆论监督的党报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针对日益复杂的社会舆情开展主动调查和深度解读的能动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党报舆情调查报道在其"民生调查"的探索与实践中应运而生。本文对一年来《民情热线》专版中的"民生调查"专栏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民情热线的来源及内容将影响党报舆情调查报道的选题取向和呈现形态;党报新闻生产的转化形式将影响民情与舆情融合互动的调查报道模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殷陆君 《传媒》2019,(11):1-1
今年6月16日,《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我们向《光明日报》全体同仁表示热烈祝贺!70年风雨兼程。《光明日报》新闻事业发展迅速: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纸与笔到机与网,传播技术不断进步;从一报独树一帜到3报5刊以及多媒体众星拱月;从传统纸媒风行一时到报网微端同向发力,受众覆盖亿万人群——《光明日报》专业化、知识化、特色化、品牌化特色彰显,新闻信息服务智能化、数据化、移动化纵深融汇,信息平台、舆论阵地、思想智库贯通共进,融合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走好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既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媒体提升品牌形象和自身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包头日报》近年来的"报网融合"为例,对近年来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侧重点,以期对地方党报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与移动新媒体的影响下,近年来党报的传播力处于相对下降的趋势。开办网站成为不少党报重振传播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宁波日报》主办的宁波日报网,对于进一步发挥该报的传统优势、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无助益。目前宁波日报网尚存在着定位不清晰等问题。以宁波日报网促进《宁波日报》提升传播力的路径在于,对该网站进行差异化定位,推进频道和栏目创新,搞好报网互动等。在移动互联网渐成主导的趋势下,党报以自办网站提升传播力仍有一定的作为。  相似文献   

13.
地市级党报在应对媒介大融合时,主要是通过技术、组织、内容、产业、产权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内容升级、渠道扩张、产业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融合,体现在终端和渠道上,比如报网互动等.报纸在开展投票、民意调查等活动中,可以利用网络发动网民参与,互动效果和受众的参与面将远大干平面媒体的单打独斗.微博、论坛、播客蕴藏许多新闻线索,也夹杂着精彩独到的观点,只要善于发现,有些可以成为纸媒报道的内容.《三门峡日报》将品牌专版《风周刊》在传播方式、流程再造、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按照网络技术特点进行创新和改造,在内容发布、采编行动、运行机制上一体化,使报网互动成为媒介融合中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共赢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Web2.0时代,报网融合成为报业应对激烈的媒介竞争的共同选择.本文从网络对报媒的冲击出发,分析<南方周末>报网融合的个案,并阐述今后改革的重点,以展现目前报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党报推进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党报舆论监督报道会迎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在角色定位、表达方式等方面,党报又应该如何做出改变和应对,以便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党报监督的职能,提升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本文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情12345"栏目作为研究范本,从其在解放日报社2016年3月转型后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不足,梳理出关键着力点,以期为业界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材料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袁华智 《军事记者》2010,(11):18-19
舆论引导力,是党报的主要功能之一。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各种新兴媒体的崛起,党报等传统媒体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向网络靠拢,走报网融合式发展道路,成了我国党报在网络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作为担负着特殊使命的军区军兵种报纸,同样如此。搞好报网融合发展,我们才能增强党报军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建华 《军事记者》2010,(10):13-14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许多报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乘势而上,积极转型,已经或正在实现着新的涅檠重生。国内许多传统纸媒走上了“高铁式”的报网融合探索之路,并出现了三种运行模式:一是以报纸为核心的报网融合模式,二是报网一体化融合模式,三是由网站主导的报网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胡敏 《新闻世界》2012,(6):122-123
当下,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互动的新阶段,即“报网融合”阶段。它不同于以往两种媒体的协作,它的目标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融合。但是,在报网融合新格局中,特别是在传统纸媒应对网络公民新闻的挑战下,应该充分利用优势,对网络热点新闻通过发现、参与、强化三个手段来突出纸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而积极引导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9.
《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实践较早。最近几年该报的新媒体实践主要体现在融媒体建设、新闻的"滚动"与"实时"传播、采编队伍的全媒体转型以及开展"报、网、屏"互动活动等方面。《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在地方党报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为其它地方党报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启示。在传统报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报、网、屏"融合发展是地方党报发展新媒体无法回避的一条正确道路,在移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4,(22)
正@管洪:融合发展不是媒体什么都要做,但是一个党报集团传播形态一定要完整,在媒体阵容建设上加快网站建设,通过这些报网丰富传统媒体传播的形态。融合发展没有技术的引领,没有技术支撑无从谈起,所以我认为技术平台建设、多媒体技术整合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