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免在复习课上单纯的“炒冷饭”,帮助学生突破初中几何综合问题,提高复习课的学习效率,通过对“一图一题一课”的初中几何复习课例实践探究,得到“一图一题一课”的高效教学策略是:通过问题引领,帮助学生系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类比迁移,发展学生“四能”;通过构建模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立体几何的基础,因此,初中几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付出了不少代价,学生也做子大量的习题,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在本地区分别抽样了两届初三学生(各100名)进行问卷,从答卷的情况中了解到,认为几何易学的占9.4%,认为基本可以的占15%。认为几何难学的占75.6%。从上述数据看来,学生感到几何难学是普遍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学生拿到几何证明题目,就感到茫然,不会将有关推理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明过程,甚至不知从何下手。学生遇“难”题多了,学习几何的信心也就不足了,这样就会造成几何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几何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学生存在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学生对  相似文献   

3.
在九义初中教材的学习中,《圆》是几何部分里非常重要的一章,也是学生学习相对困难的章节之一。因为它涵盖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其中,“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的相关证明题就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现试举几例,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的几种常见证明思路作一归纳总结,与大家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长期以来,初中平面几何入门阶段的教学,常常不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是学生不明确学习目的,不清楚几何的研究对象.学生在学习几何课之前,错误认为学习几何同学习数学没什么两样,学的就是“计算”,虽然在小学他们也学过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念,但几何的入门阶段涉及的计算问题不是很多,且比较容易,大部分是一些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感到“只背条文,索然无味”,凡此种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难以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几何的开篇教学就有了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学生在初中学到的数学基本定理之一,也是人们在每天的生活中不断验证的基本事实.而最短距离问题则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带有某种条件的最短距离问题.下面通过几个例子简单谈谈如何运用这个几何定理解答有关最短距离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添置辅助线能力差。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教会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思考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添置辅助线是解某些几何题的关键。辅助线的产生,应当来自正确的分析。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具体的题目,分析为什么要添加辅助线,怎样添加辅助线。笔者曾听过一节初三几何综合复习课,教者设计  相似文献   

7.
“惯性”是“力和运动状态变化”一章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惯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惯性又是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 1.教材叙述的语句比较哲理,例如“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初中学生一时不易看懂、不易理解。 2.学生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种种“惯性现象”,但因为尚未学习有关物理知识,故根本不知道这就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现。非但如此,反而由于对生活经验的误解及误传而形成种种似是而非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学习几何难,难在何处?一是学习的对象主要由数学的“数”变为主要是“形”,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同了;二是“初中几何将逻辑性与直观性相结合”,涉及到几何概念、判断、推理,较为抽象。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提高初中几何的教学质量呢?一、基础——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才能进行相适应的智力活动。扎实的图形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几何图形、几何表达式、几何语言”三位一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即把几何图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几何头.代数尾。”这是说几何入门比较难。笔者认为几何入门之所以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习习惯的影啊。在小学阶段.学生习惯于形式上的记忆,这种学习习惯,进入初中后,容易导致对几何知识的死记硬背。2、学习内容的影响。几何之前的数学内容大都是有关数的知识,很少接触过定义、定理等内容。学生对由“数”到“形”和由“计算”到“推理”的转化大都感到不适应。3、学习能力的影响。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水平还较低,学生难以从图形中抽象出性质,对图形性质加以概括叙述或…  相似文献   

10.
几何一直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只拦路虎,学生在学习几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来说,初中几何的学习没有特定的捷径,但是有科学的方法。而初中几何的教学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偱。一、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在解答一些几何题目的时候遇到困难,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基础的掌握不牢固。只有让学生对一些基础的概念、原理等有更深入的把握,才是他们学好初中几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几何入门教学,对学生学好几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何入门教学中要把好“衔接”、“画图”、“语言”、“推理”四关。1衔接。小学数学中有关几何图形的概念大多数是采用描述定义给出的,而初中数学中的许多几何概念多是运用几何语言定义的,并且还要讲述图...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给予学习成败原因的解释,对后继学习行为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对初中学生几何学习障碍的归因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学生对几何学习障碍存在消极的归因偏差。 几何入门的标志是过论证关。我们曾向几何学习困难的初中学生作过问卷和座谈调查,他们的选择都倾向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几何的  相似文献   

13.
“锐角三角函数”兼有几何图形和函数思想的双重属性,是初中几何教学的难点.作为这一内容的起始课,《正切》的教学更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对“正弦”“余弦”的学习.在数字化环境下,在电子一体机上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化解“正切”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图形的变化”是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图形变化状态下对构成图形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梳理2022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中有关“图形的变化”的内容,从考查内容、命题思路、复习建议和典型模拟题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代数繁 ,几何难”,不少学生都听到过学长们的这种说法 ,对几何学习一开始就存在偏见 ,“难”字当头 ;还有一些学生习惯于代数学习 ,往往想用数量关系去表达几何图形 ,对于几何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很不习惯 ,对推理证明中为什么要推理和怎样进行推理十分陌生。要解决这些问题 ,抓好几何入门教学 (主要指初中几何第一册 )至关重要。一、上好第一堂课 ,精彩的开场吸引学生入门初中几何课本 ,一开始安排了引言。引言作为整个几何课的引入 ,是我们几何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引言提出了几何要研究的对象和问题 ,并描述性地说明了体、面、…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近几年在各地中考物理试卷中时常出现.总复习时,我发现学生在解有关机械效率的这部分习题时容易出错,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写文章有各种难处,除文字工夫外,观察能力不强也是造成困难的原因之一。比如,人人都熟悉晨雾,学生对此却无话可写。“朦朦胧胧的大雾笼罩着城市,远处的人物都看不清楚”,寥  相似文献   

18.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之一,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批十分新颖的有关全等三形的几何题,我们不妨称之谓“全等三角形创新题”,这类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双基和创造能力,现加以归类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杨汉坤 《考试周刊》2009,(19):74-75
几何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的重要学科。提高几何教学质量,就是从“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几何”到“学生想学几何”,最后到“学生自愿拼命去钻研几何”这一系列的发展。这个问题始终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教学大纲,但是执行“大纲”并不意味着在“大纲”的要求之外不能作任何引申。我感到,结合教学实际对某些问题作适当的拓宽是有利无弊的,这也是真正执行“大纲”的表现。一、适当拓宽有三利 1.利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初二平几的学习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难关。当学习到第三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时,部分学生感到枯燥、难学,学习热情下降,畏难情绪上升。这时我挤出一堂课时间介绍几何产生、发展的历史:初中两本几何书的内容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已认识并奠定了基础(欧几里德几何的产生);平行线一定不相交吗?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吗?三角形内角和一定都是180°吗?(罗氏几何、黎曼几何的“胆大妄为”和它们的贡献)最后我再把学生拉回到现实:如何认识几何、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