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凤糯2146产量与密度、基肥(三元复合肥)、追肥(尿素)三项栽培措施的关系, 建立了产量与三项栽培措施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模拟综合寻优,提出了凤糯2146获得鲜重1164 kg /667m2以上的栽培措施决策方案为:密度4300~4500株/667m2,基肥50~53kg /667m2,追肥51.2~54.3kg /667m2.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糯玉米皖单5号高产栽培的三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对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出数学栽培模式,并建立了模拟优化密度、氮肥和磷肥实施方案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皖单5号种植密度为4408株/667m2;尿素为33.83kg/667m2;磷酸二铵为14.62kg/667m2,可获得258.37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节水灌溉模式下,不施氮肥能够明显提前成熟,不同氮肥用量对新麦19的生育进程没有明显影响.成穗数在氮肥用量大(12~20 kg/667m2以上)时较高,在氮肥用量少(8 kg/667m2以下)时较低;穗粒数在氮肥用量8~16kg/667m2时较高,不施氮肥的处理穗粒数最少;千粒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施用氮肥能够明显降低新麦19的黑胚率和秕籽率.全程施氮量为16 kg/667m2(即底肥9.6 kg/667m2、拔节期追肥6.4 kg/667m2)时,产量最高、最经济.  相似文献   

4.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强筋小麦在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施氮量以15kgN/667m2为宜;以拔节+孕穗期分期追施效果最好.不同追氮时期和追氮量也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性状和角质率.  相似文献   

5.
乌兰察布地区胡萝卜优化施肥方案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在乌兰察布地区选取氮、磷、钾和有机肥为参试变量,以胡萝卜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胡萝卜产量与参试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变量与产量的主次关系及各因素对产量的效应。最后,通过模拟寻优获得了本试验地条件下胡萝卜产量高于6000kg/667m2的施肥方案:N(8.06-8.72kg/667m2)、P2O5(3.89-4.26kg/667m2)、K2O(19.10-20.45kg/667m2)、有机肥(6346-6907kg/667m2)。  相似文献   

6.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影响套作小麦产量的主要栽培因子的组合效应,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析和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产量为398.1326 kg/亩的最佳栽培组合:播期11月6日,密度15.6万/亩,碳铵用量37.7 kg/亩,过磷酸钙用量32.1kg/亩,追肥叶龄3.0片叶。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糯玉米皖单5号高产栽培的三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对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出数学栽培模式,并建立了模拟优化密度、氮肥和磷肥实施方案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皖单5号种植密度为4408株/667m^2;尿素为33.83kg/667m^2;磷酸二铵为14.62kg/667m^2,可获得258.37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N和K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三个栽培因子进行了组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3因子成二次回归关系,产量高于10772.83kg/hm2的优化区间为:密度74655~82155株/hm2;施氮量257.9~305.9kg/hm2;施钾量261.3~315.9kg/hm2;蛋白质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正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负相关;淀粉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负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脂肪含量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均与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秧龄、播量、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新两优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秧龄、播量、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杂交中稻"新两优6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秧龄、播量、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栽插密度 (B)>秧龄 (D) >氮肥运筹 (A) >播种量 (C).本试验四因子的最优组合为A2B1C3D2,产量为15208.50kg /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五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及产量因素为目标函数的试验因子效应系列回归模型.根据产量目标方程,采用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产量650kg/666.7m2的农艺措施组合决策为秧田播量27.77~29.50kg/666.7m2、秧龄40.96~42.74d、插秧密度1.55~1.87万穴/666.7m2、施纯氮16.47~17.43 kg/666.7m2、9.1~9.3叶龄时喷施多效唑,并求得其高产最佳产量结构及对单因素、两因素互作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拔节(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和挑旗(四分体)期追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极显著地提高粒重,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提高;追氮时期过早(起身期)或过迟(开花期)均对小麦的籽粒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不同,鲁麦22拔节期追氮显著优于挑旗期,而烟农15拔节期与挑旗期调控效果差异不显著.从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看,品种是决定籽粒面粉品质的基础;挑旗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提高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沉淀值;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降低公差指数,提高粉质指标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人蕉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及施加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对美人蕉生长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基追肥比例对烤烟干物质累积和碳氮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烤烟干物质累积主要集中在移栽后30~60d,在同等施肥量条件下,随着追肥比例的提高后期干物质累积强度越大且累积量也越大.叶部干物质累积主要集中在30—60d,烟茎干物质累积在移栽后45~75d,根部干物质累积主要在45~60d,各部位干物质累积量均表现为随着追肥比例的提高而增大.2.叶片光合速率在30d时迅速下降,光合稳定阶段主要在45—60d,且随着追肥比例的提高光合速率越小,超过70%光合作用又有所升高,光合速率60d后开始迅速下降,75d时下降速率开始变缓,并且随着追肥比例的升高下降速率越缓.烟叶叶绿素含量在生长前期变化不大,且受基追肥比例的影响也较小;后期迅速降低,追肥比例越高,后期叶绿素含量相对越大.3.前期烤烟体内硝酸还原酶含量较高,从45d开始迅速下降,60d以后基本稳定且略有升高.4.烟叶产量随着追肥比例的提高而提高,超过70%时产量明显降低,基追肥配合施用产量均高于基肥和追肥单施处理.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综合比较以处理C为最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烤烟巨型变异株系YK01农艺性状的影响,借助L16(4^5)正交设计表安排正交试验,于栽后70d测量未打顶的主要农艺性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1)施氮量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而叶数、茎围、最大腰叶的长和宽4项指标则主要受种植密度影响,且最大腰叶长受两个因子的影响均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其余指标的主要因子影响均达到0.08及以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株高、最大腰叶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数、最大腰叶长、宽和茎围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节距与施氮量或种植密度之间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金叶女贞叶斑病发生机制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叶女贞叶斑病是金叶女贞主要病害之一,病原菌为Corynespora sp,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表层的病残体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随着侵染和再侵染引发病害.防治措施主要从栽植密度、合理施肥、合理修剪、药物防治几方面进行,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引种和栽培试验表明,华杂2号油菜适合安徽省种植,尤其适合一年二熟地区种植.单产3000kg/hm2的最适农艺措施为:9月中旬播种育苗,MET化控,10月下旬移栽,密度15万株/hm2,施N180kg/hm2,P2O590kg/hm2,K2O105kg/hm2.硼砂15kg/hm2,磷、钾、硼肥一次性基施,N肥按底肥:苗肥:苔肥=5:3:2施用.注意防菌核病,集中连片种植确保优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龙花243产量与不同种植密度、氮磷钾施肥量(N、P、K)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式,确立了高产优化栽培方案,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磷肥>氮肥>钾肥>密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对小麦皖8704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独立效应及综合效应,提出皖8704亩产400公斤的农艺组合方案,为大面积推广皖8704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盆栽种植的黑麦草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种类的肥源及不同施用方法对黑麦草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对黑麦草生物量及其品质的影响大于复合肥和污泥;在施用追肥的情况下,3种肥源对黑麦草的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合理地选用黑麦草的肥源及施肥方式,可以使黑麦草产量和品质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