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与舞蹈是最为密切的。舞蹈动作的连续性、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形象的塑造都依赖于音乐。而我们的学生对音乐却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我认为,加强"乐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当中旋律、节奏、和声是表现情感的三个要素,而舞蹈则依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用人的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确,在诸多艺术门类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舞蹈动作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依赖于音乐。因此在舞蹈基础的训练中应如何注重对"乐感"的培养呢?本文将从两点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谈舞蹈钢琴伴奏教师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伴奏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教师的第一助手,是舞蹈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舞蹈实践的任何一个阶段,钢琴伴奏都与教学以及舞蹈艺术的舞台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帮助教师养成和完善学生的专业技巧,促进他们音乐审美能力提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舞蹈钢琴伴奏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乐感及演奏、伴奏技巧,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文化修养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4.
幼儿舞蹈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有人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概括了舞蹈与音乐的亲密关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通过创编幼儿舞蹈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使幼儿的创造力在美的陶冶下得到开发,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早期的音乐从舞蹈中产生,又附属于舞蹈,最后才独立发展。待音乐高度发展后,舞蹈又受惠于音乐,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二者彼此配搭、彼此衬托。相互表现。相互促进。舞蹈与音乐共生存。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舞与乐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该重视“乐感”的培养对舞蹈教学的积极作用,让艺术的苗子能在音乐的潜移默化的滋养下,逐渐做到乐中有舞,舞中有乐,声情并茂,养性怡情。  相似文献   

6.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舞蹈教学,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借助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发展身体的运动机能,陶冶性格和品德.  相似文献   

7.
李远红 《考试周刊》2011,(65):146-147
在舞蹈啦啦操教学中.音乐是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师生应正确认识音乐,理解音乐。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层次、不同舞种认识、研究和运用有关音乐的选配及应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音乐节奏、旋律和音乐赏析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敏锐的乐感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舞蹈动作节奏与韵律,加深对舞蹈动作的深刻理解,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完成啦啦操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杨梅 《教师》2014,(19):111-111
正乐感简单地说就是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人们在表现和聆听音乐时,需要乐感作为基础。而幼儿时期是培养乐感的最佳阶段,故而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幼儿乐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引导幼儿多听、多看、多思考,增强乐感乐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贯彻于幼儿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1)引导幼儿多听。音乐是声音艺术,它依靠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旋律的变化有机组合为音乐  相似文献   

9.
徐梅 《华章》2012,(2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音乐可以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品位,乐感对于学生而言更是鉴赏音乐的主要元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乐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品位.提升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水平,进而激发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本文将教学中的一些经验简单分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怎样有效提升鉴赏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妍  郑清 《文教资料》2009,(11):78-79
舞蹈教育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儿童的喜爱.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通过创编舞蹈可以培养儿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在美的环境下得到开发和培养,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与音乐是同一个大艺术门类中的两个不同的艺术品质.从舞蹈与音乐的功能差异和共同基础.讨论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节奏特性、音乐与舞蹈的同步与不同步关系、乐艺术对舞蹈创作的动力性质.舞蹈审美中听觉感知范围和舞蹈音乐的结构.舞蹈音乐只有坚持其作为音乐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才能提供给舞蹈以高质量的音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兰陵王可谓"战神"。《兰陵王入阵曲》成就了兰陵王的英名,它在民间广泛传唱。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廷舞曲。唐朝时期盛行,又称《代面》、《大面》。此舞是带有简单情节的男子独舞,称之健舞,后来一度被唐玄宗禁演。宋时失传。至今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坐落着高大的兰陵王墓碑。以兰陵王乐舞表演时的面具为线索,进而对《兰陵王入阵曲》舞蹈进行溯源,借以论述《兰陵王入阵曲》具有的与原始乐舞不可分割的集中特点。  相似文献   

13.
塔吉克族的音乐舞蹈研究,在我国涉猎的人很少,特别是有关塔吉克乐舞艺术的综合研究还没有人进行。文章对塔吉克族的历史、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说唱、民间舞蹈和古典音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填补了这项空白。  相似文献   

14.
夹板舞又称“云阳板”,其起源可上溯到唐代的“拍板”。其表演从道具、队伍、内容、形式、乐器、乐曲有着一套基本形式。夹板舞内容和表现形式决定了其继承性、群众性、自娱性、适应性及地域民族性等特性。积极深入挖掘和开展夹板舞的研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灿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0):15-17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它以其优美婀娜的舞蹈动作,清脆悦耳的杯声和客家味极浓的山歌调式改编的音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它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成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讲述了满族民间音乐的悠久历史,介绍了满族民间歌舞,音乐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谈肖邦音乐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论述肖邦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思想,进而阐述祖国是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的音乐创作源泉,并通过两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曲:波罗涅兹舞曲、玛祖卡舞曲的论述,进一步说明肖邦音乐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8.
先秦“乐”的含义,除现今音乐之义外,它还是诗、乐、舞的总称。诗乐使诗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的母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周代的礼乐制度的确立与推行,客观上推动了诗的普及与发展,其典礼中由于音乐的分类,体现了诗的分类在诗的传播上的意义。但是儒家推崇雅乐和诗教立场,给先秦诗歌的发展和流传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与舞台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把舞台实践融入音乐、舞蹈等常规课程教学中。即将音乐舞蹈技能期末考评放在舞台,定期开展多元化的舞台艺术实践和校外课外艺术实践,促进学生专业音乐舞蹈技能的强化和提升,以此达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舞蹈技能高质量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