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捕捉课堂上的写作灵感 作文即“生活”。要想让作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就必须还作文以活生生的生活,回归作文以生活的自然本真。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课堂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殿堂、酝酿情感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敏感地捕捉课堂中的“兴奋点”,这些“兴奋点”就是学生写作的灵感。而转瞬即逝的写作灵感如何去把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灵感。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写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作文教学“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综合训练,通过写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调动写作灵感.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想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展现独特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激发灵感的必要性初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少,要他们写好作文,教师有必要不断多手段创设艺术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与灵感。在生活中,一支流行歌曲、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都会让人触景生情,或潸然泪下,或心旷神怡,或浮想联翩,让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的再现中回归生活,乃至产生顿悟即灵感,他们定会有感而发,奋笔抒怀。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是难中之难。因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儿童积极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写作充满勃勃生机,使文章更鲜活灵动。让学生在乐中写,在写中乐。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学生写作难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说的欲望。而情境作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以情境创设为手段,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想象,从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有效实践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新理念,成为习作教学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学生不情愿甚至害怕写作文的现象。学生作文难主要是由于囊中无物及应试作文,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创设写作情境、增强学生的作文成功感,以此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并让学生学会修改文章,以此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上,让小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采用激励机制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8.
情境作文教学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情境 ,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含英咀华 ,引发他们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触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使学生情动而辞发的过程。  一、随机取景 ,让学生触景生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美到处都有 ,教师要言传身教 ,引导学生及时捕捉材料 ,练就一双慧眼。例如 ,当师生冒着风雪赶到学校上课时 ,教师可以趁机让学生写《雪中行》 ,学生刚从雪中来 ,有感受 ,容易写。结果他们不仅写了雪景 ,写了自己 ,还写了雪中蹬车的上班族 ,指挥车辆的交警…  相似文献   

9.
李红艳 《考试周刊》2011,(49):77-78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设身处地从情境出发,感到新奇,产生兴趣,以学为乐,可使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长,达到"其进自不能已"的境地。关键是为学生创设"乐写"的情境,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写自己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创设评价平台、创造展示空间,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从情境出发,进行作文,真正让他们在作文中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是教师教学工作一定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寓作文写作于娱乐之中,让学生边玩边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原本枯燥的作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对于中年级学生的写,应该是坚持写日记,每周写几篇,将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要用“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作文教学要从起始年级抓起,通过各种方式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先学写话,写一句完整的话,再学写几句连贯的话。到中年级先学写片段,逐渐过渡到写一篇作文。要循序渐进,注意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断鼓励学生的自信心。2.激活创造思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以发展学生想象力。写想象的事物要注意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切实要表达的话,把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在记实中…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应时刻关注小学生好动、好奇、好问、好胜、好想象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作文素材资源,创设能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以下结合“看录像作文”课题实验,谈几点肤浅的体会。一、遵循“好动”心理,诱发作文兴趣“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  相似文献   

13.
袁桂生 《贵州教育》2008,(12):29-29
<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一、创设轻松情境,排除畏难情绪学生怕写作文,多是因为学生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有的东拼西凑,三言两语;有的生搬硬套,随写一通;有的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以后,让学生仿照写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是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精心创设特定情境,营造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二.抓住突发事件,随机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三、用自己的作品,随机为学生示范作文。  相似文献   

15.
周燕 《现代教学》2010,(5):49-49
创设情境进行作文(也称情景作文),是指导学生根据在具体场合或某种景象、境地中以自己的观察、体验、感悟或联想与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学生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习作中创设或利用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充满情趣地进行写作呢?我尝试利用文本进行情景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创作的翅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善于捕捉瞬间、抓住机遇,努力地创设愉快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把艰苦的写作当成一件乐事,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有感而发,使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创造性地完成写作。  相似文献   

17.
研究和利用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激发写作热情,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创设情境,选好素材,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去写作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容易写的、感兴趣的、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去写。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  相似文献   

18.
“情境写作”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或与学生共同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将所闻、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写作方式。情境写作能够改变作文千篇一律的弊端,学生以命题者提出的情境开展写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及独特思考,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人物立体形象。以中考作文中的情境写作为主题,结合中考试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感到头疼,即便心里已有素材,可拿起笔来就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写。认为作文是一件苦事、难事,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帮助学生储备写作材料呢?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练笔,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写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从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表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不仅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难点所在。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作文教学难、学生害怕写的状况。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进行事物的认知,并以此积累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情感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