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通过比较竞技水平及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及训练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有氧递增负荷和30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气体、功率和血乳酸指标及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无氧能力与其他耐力、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水平;通过有氧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VO2max、HR、BLA、Pmax、无氧乳酸阈等指标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心肺能力、负荷强度、耐乳酸能力等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有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接应>主攻>自由人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研究提示: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该遵循自身专项位置特征,制定符合专项能力的生物能量训练方案和计划,另外,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应加强对主攻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战术体系时主攻运动员应多参与战术配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排球运动员能量供能的基础,是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状况,对即将参加2010—2011赛季全国排球联赛的64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赛前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指标、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排球运动水平、运动等级、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VO2max也相应表现为较高的水平。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HR、BLA、Pmax、无氧阈功率、无氧乳酸阈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速度耐力和耐乳酸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主攻>接应>自由人,提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应根据场上不同位置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生物能量能力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Quebec 10s、Wingate 30s、katch 120s三种无氧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对备战2010—2011赛季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25名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不同位置高水平大学生男子排球运动员比赛前无氧运动能力的状态、特点与规律,揭示其在磷酸原代谢、混合代谢、糖酵解代谢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基本并联。研究结果表明:磷酸原代谢无氧运动能力中副攻、自由人表现较强;磷酸原与糖酵解混合代谢无氧运动能力中对二传运动员要求较高;糖酵解代谢无氧运动能力中对接应、主攻运动员要求较高。建议未来训练中应了解不同位置运动员所需无氧能力合理安排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排球赛场运动员根据分工可分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二传和自由人5种职责,不同职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负荷特点不同,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也不同.主要运用统计法和测试法对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点和专项身体素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不同,或者说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具有位置特征.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时,应该考虑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确定不同位置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中国式摔跤女子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对20名中国式摔跤女子运动员Wingate无氧功率、尿肌酐排放总量、专项训练后血乳酸进行了测定,运用SPSS13.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子中国式摔跤运动中专项供能特征为磷酸原-糖酵解系统混合供能;中国式摔跤运动能提高人体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力量素质越好,则其竞技能力越强;中国式摔跤女子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较低,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清除,不利于运动后的恢复;运动员训练水平越高,则无氧代谢能力及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的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探讨其无氧耐力的特征。方法:对27名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30s和60s的无氧功测试,记录相关功率指标及运动后的血乳酸。结果:(1)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有明显性别差异,男子30s和60s的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均明显高于女子,但男、女运动员的血乳酸无明显差异;(2)男子优秀组运动员30s和60s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但优秀组和普通组间相对最大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无明显差异。女子优秀组30s和60s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但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3)与散打相比,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无氧耐力,但与自行车、举重和体操项目相比其无氧耐力较差。结论:(1)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无氧耐力,且男子明显高于女子;(2)不同水平男、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具有明显差异,优秀组明显高于普通组;(3)结合血乳酸指标可以更客观地评价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4)30s和60s无氧功测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  相似文献   

7.
调研以提高中国女子排球运动竞技水平为目的,以选拔、培养国家女排后备力量为组织核心的数届全国青年女排集训比赛的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近三年来全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年龄征象、身高水平相对稳定;主攻、副攻、二传、接应的体重、指高差异不显著、专位特色不鲜明;助跑摸高、6m×16次移动水平停滞不前;下肢垂直与水平爆发力等专项素质亟待提高;相关指标数据与国家女排运动员、甲A女排运动员有较大差距;身材高大的运动员仍较缺乏。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男女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排球运动员运动动机呈现高参与倾向和低回避倾向;主攻回避倾向得分高于副攻、二传、接应且有显著差异;健将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回避倾向得分有显著差异;年龄、运动年限与运动动机得分低相关。建议:优化运动动机应内外兼施,内部提高运动竞赛水平,外部建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两次跑台试验法评定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方法:以10名女子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让受试者在Manark839E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两次跑台运动实验,使用便携式血乳酸仪测量运动员在两次跑台运动后的血乳酸值.结果:第一次定量运动负荷后,△Lamax最大值为11.1mmol/L,最小值为6.93 mmol/L;第二次极限负荷强度下,最大血乳酸值出现在第5min和第3min,平均值分别是8.57 mmol/L和8.44 mmol/L.结论:定量负荷下血乳酸变化反映了拳击运动员ATP-CP储备水平;极量负荷下拳击运动员持续运动的时间以及最大血乳酸存在明显差异,能够反映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1.专项技术能力是集体球类运动员的特质我们在此所界定的专项技术能力是指集体球类运动员在比赛中所担当的位置能力,如篮球运动员的后卫、前锋、中锋,排球运动员的二传、主攻、副攻、自由人,足球运动员的前锋、后卫、前卫等。在这些球类运动中,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11.
《体育风尚》2024,(1):11-16
<正>北京时间12月12日19:30,深圳澳洲虎中塞龙华女排在主场龙华文体中心迎战浙江·西塘姚庄女排,并以3-0(25-23、25-19、25-23)战胜浙江女排。深圳澳洲虎中塞龙华女排首发为主攻布拉戈耶维奇、石冰彤,副攻王思佳、刘泽宇,接应斯科尔滕,二传陈馨彤,自由人赖湘程。浙江·西塘姚庄女排则派出主攻倪梦洁、陈曦悦,副攻王艺婷、曾洁雅,接应丛晓慧,二传郑锦怡,自由人叶彤。  相似文献   

12.
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磷酸原、糖酵解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方法:对27名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10 s、30 s和60 s无氧功测试,记录相关功率指标及运动后血乳酸.结果:磷酸原和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有明显性别差异,男子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均明显高于女子,但男、女运动员的血乳酸无明显差异;男子优秀组运动员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但优秀组和普通组间相对最大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无明显差异.女子优秀组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但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与散打相比,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但与自行车、举重和体操项目相比其无氧代谢能力较差.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且男子明显高于女子;不同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具有明显差异,男、女优秀组分别明显高于普通组;结合中国跤运动员10 s、30 s和60 s无氧功相关指标,测定运动前、后的血乳酸变化,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优秀中国跤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U19比赛的126名男排队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国U19男排运动员损伤发病率依次为:腰部、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和踝关节;各专位运动员的损伤率依次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及自由人.  相似文献   

14.
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选择柔道体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提高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研究结果:(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颈部、上肢和小腿围度较大,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少,符合世界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形态特征;(2)无氧代谢能力是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典型评价指标,优秀运动员具备突出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但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代谢能力亟待提高;(3)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具备均衡而突出的运动素质,表现为基础力量好、身体柔韧性好、灵敏协调性突出,优秀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手法综合运用、动作快速转换和投技寝技转换快)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不同位置优秀女排运动员非技术因素指标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主攻队员、副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五项非技术因素指标上的差异性不大,二传队员、自由人和其他位置队员相比在非技术因素指标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选材要根据不同位置队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和技术特征来进行;训练要根据不同位置的技战术要求进行专项训练,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队员的身体形态和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届队员各指标与前两届无显著性差异;女排选材呈现出高大化的特征;主力和替补队员的身体形态指标没有差异,替补队员比赛场次少缺乏经验;主攻HB最高;副攻除了HS低于主攻外,各指标均优于其他位置;接应二传平均年龄最大;二传和自由人各项身体指标均低于其他位置。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8,(10):900-901
赛艇运动是以有氧耐力为基础,无氧耐力为辅的体能主导的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体成分、有氧、无氧能力等因素影响着运动员比赛的发挥,通过实验法对湖北省男子赛艇轻量级4名运动员的体成分以及有氧、无氧能力的测定,研究其关系,为监控和评价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理论依据。测试结果显示4名男子赛艇轻量级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肺机能,承受极限负荷的训练及适应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比赛的能力较强;血乳酸值较高,说明4名运动员耐酸能力较强,在比赛过程中无氧能力好,起航和冲刺能力较强。功率自行车测试结果显示4名运动员有氧能力强,持续时间长,做功效率高。体成份测试表明4名运动员基本在要求体重以内,达到比赛规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瑞士女子排球精英赛中国队运动员非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参加2007年瑞士女子排球精英赛的中国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身体形态、网上高度等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现役中国队运动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网上高度达到世界一流强队水平,但与2004年奥运会夺冠时的中国队运动员比较,除身高外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主、副攻和二传运动员除身高外,各非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与2004年奥运会夺冠时的运动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传运动员差距更大;接应位置后继无人,自由人肌力差.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18,(11):988-991
目的研究男子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能力特征,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及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男子柔道队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功率自行车间歇性运动进行无氧能力测试,测试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2min、3min、5min、7min、9min血乳酸水平。结果 6名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均值为(10.25±0.84)w/kg,相对平均功率均值为(8.1±0.44) w/kg,达到功率峰值时间均小于6s,血乳酸峰值均值为(19.7±3.45) mmol/L。5号、6号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最好;1号运动员应在提高肌肉无氧耐力能力基础上,重点加强短时间爆发力训练; 3号运动员应保持爆发力,重点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2号、4号运动员应全面发展无氧代谢能力。结论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特征,可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提供依据,帮助教练员实现科学化训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法,对参加第7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14名大学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准备期进行4周以无氧阈强度和有氧无氧混合性负荷为主的有氧训练。结果表明:有氧训练显著提高运动员心肺功能,训练后同级负荷血乳酸降低,曲线右移,有氧能力提高。同时,绝对力量、速度耐力和耐力力量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