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开始讲故事的时候,屏幕上的视角不断地进行切换,眼花缭乱的速度让人感到眩晕,过了一阵子,四周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定格在一个消瘦的年轻人的身上,此时这个年轻人正百般无聊地在街上游荡,一双无神的眼睛空洞地看着来往的人群,显露出一种与世无关的样子,这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但是这并不是他的本意。当年轻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也曾经跟所有与他同龄孩童一样,有着天真的心灵和爱幻想的头脑。他梦想成为万众爱戴的国王,成为无所不能的英雄,甚至幻想着自己能成为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可现在,年轻人感到手足无措;他有很多想法,可他发现这些想法都离他很远很远;他认为世界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但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却偏偏向着他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年轻人的心理是那样的脆弱,以至于他根本无法平静地接受这样的现实。年轻人感到茫然,他行走在灯红酒绿的夜色之中,周围人声鼎沸,身后高大的建筑物从他的两边包抄,让他感到后退无路。年轻人的头脑有些模糊,他愈发偏执得冷酷了,年轻人绝望的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迫切地想有所作为,希望所有的人都为之景仰,但又无从下手。年轻人停下了脚步,他向四周望了望,八个方向的街景都有着相似的绚烂,令年轻人晕头转...  相似文献   

2.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迷失了方向,在黑夜里又遭人偷袭,腿部留下了一道很深的伤口。这时,一个天使来到他身边,在他伤口上触摸了一下。年轻人问天使是来帮助他疗伤的吗,天使摇摇头说,她是来让年轻人记住伤口的。这个伤口成了他保存记忆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三只一块儿长大的树蛙,倒挂在同一棵树上荡秋千。长得胖一点的那只树蛙。叫起来声音“哇哇,哇哇”的,大伙儿喊他“哇哇”。长得瘦一点的那只树蛙,叫起来声音“呱呱,呱呱”的,大伙儿喊他“呱呱”。长得不胖不瘦的那只树蛙,叫起来声音“噔噔,噔噔”的,大伙儿喊他“噔噔”。  相似文献   

4.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他也是布克奖的两度获得者。他获奖的力作是出版于1999年的《耻》。小说描绘了在种族隔离结束的新南非发生在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一系列可耻的事情。曾经的白人统治者失去了他们的优越地位,不得不接受来自黑人的报复行为。而曾经的被统治者黑人则通过模仿前殖民者的各种行为而逐步成为了新南非真正的主人。笔者运用后殖民主义大家霍米.芭芭的理论模仿来解读这部小说的主题。通过模仿,曾经的被殖民者学会了生存,曾经的殖民者也学会放下身份与曾经的被殖民者和谐生存。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文》2005,(7):9-9
美国著名的《财富》期刊曾经在封面上登过一位年仅19岁的年轻人的照片。他叫詹森·斯维斯彭,一位网站拥有者。他因为在投资家的资助下推出一个名叫“心想事成”的网站而一举成名,在短短数个月内,网页的访问量达到了900万人次。这在美国是绝无仅有的,有人惊叹:“难道他是下一个比尔·盖茨吗?”詹森在网站上收益了上亿美元的资金,成为美国的一位网络新贵。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上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年轻人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后来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相似文献   

7.
文科博览     
使自己成为珍珠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 ,毕业以后屡次碰壁 ,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 ,有一天 ,他来到大海边 ,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自杀的时候 ,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 ,看见了他 ,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 ,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 ,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 ,让年轻人看了看 ,然后就随便扔在地上 ,对年轻人说 :“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下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 !”年轻人说。老人没有说话…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它已经忘记这是自己待在美国亚特兰大植物园的第几天。时间这东西,在2012年2月17日好像对它而言相对静止了,那天它唯一的朋友离开了,永远地离开了。而它,就成为了这世界上最后一只巴拿马树蛙。让时间倒回去!世界上最后一只树蛙正在孤独地鸣叫,向我们叙述着一个悲伤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法国有一位年轻人,由于对一道数学题的研究而迷恋上了数学,从此下决心将来成为一名数学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的法国大数学家泊松  相似文献   

10.
红豆与绿豆     
曾经有个年轻人,一直为自己的不起眼而苦恼,找工作时总少不了吃“闭门羹”。于是他向一位朋友求助。那位朋友什么都没说,只是进屋拿出一个装满绿豆的瓶子,取出其中的一颗让年轻人仔细观察它的特征并记住,再把它放在瓶子里摇一摇,然后让年轻人找出刚才的那颗绿豆。可想而知,这如“海底捞针”,年轻人只能无奈地摇头。他的朋友又拿来一颗大红豆,让他观察后放进了瓶子里与绿豆混合,再让年轻人找。这次他就毫不费力地找到了红豆。而这时,这个年轻人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让自己脱颖而出,就得与众不同,选择做红豆。的确,做红豆会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成为焦点,但别忘了,我们这个喧嚣杂乱的世界是运动的。谁不希望自己独树一帜?谁不希望别人的目光永远留在自己身上?又有谁不希望自己成为人人注目的红豆?随着红豆越来越多,后来整个  相似文献   

11.
1956年,一位37岁的年轻人和著名的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了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此之后,这位年轻人很快消失在公众的目光之外.45年后,当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的时候,人们突然又发现那位当年曾经获奖的年轻人再度站在了领奖台上.他就是著名的科学家——吴文俊先生.伟大的数学让数学家们去求索,离开数学的范畴,我们尝试着随着吴先生和他周围的人们的回忆轨迹,试着勾画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人  相似文献   

12.
綦妙儿 《辅导员》2013,(17):13-13
一位年轻人因事业无成而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遇见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这些沙子吗?”年轻人摇摇头。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到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点点头,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只有成为珍珠才会被人承认和尊重。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来到美国西部,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由于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想起了大作家马克·吐温,并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马克·吐温接到信后,给年轻人回了信,信上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立志要做个棒球名将,于是他每天辛苦、勤奋地练球,但很不巧,他在一次比赛中严重扭伤了自己的手臂,医生建议他不要再从事剧烈运动,他伤心至极。经过一阵子的沉沦,他选择学画漫画,把原先打棒球的精神用在漫画上,数年后,他完成了《信不信由你》等名作,成了一位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04,(Z4)
树蛙,是一种以树林为家的蛙类,它们的指尖有吸盘,可以在枝叶间爬来爬去或平贴在树干上。在树枝上时,树蛙的皮肤是青绿色的;到水泥地上,会变成淡绿色;如果在土地上,又变成了黄色。肤色变化很快,就像变色龙一样。它们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190种树蛙。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日本、台湾、菲(fei)律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年轻人,对事业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磨着他。直到一个夏天与他的同学尼尔尼斯乘船出海,才让他懂得了许多他曾经不明白的东西。尼尔尼斯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他的打鱼生涯已有几十年了,这个年轻人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年轻人问他:“您每天要打多少鱼?”老人说:“孩子,打多少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只要不空手回去就可以了。尼尔尼斯上小学的时候,为了交清学费,我不得不想着多打一些,现在他毕业了,我也没有多少奢望了。”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的海说:“海真的是非常伟大,滋养了世界那么多的生灵。”老人说…  相似文献   

17.
自然摄影师     
张渺 《教师博览》2014,(1):60-62
<正>倾盆大雨中,一只粉嫩的树蛙"聪明"地扛起一片绿叶躲雨。不久前,印度尼西亚摄影师拍下的一组照片在微博上走红。有网友配以文字说明:"小树蛙在‘雨伞’的庇护下岿然不动。在没有你的雨里,我等待雨停。"还有人惊呼这是"史上智商最高的青蛙","估计是王子变的,姑娘们快去吻他"。不过,这幅打动人心的图片,却让自然摄影师徐健很愤怒。他解释说,这一幕很可能是  相似文献   

18.
树蛙     
我和妈妈去玩,在一棵枯树的树皮里发现了一只树蛙,它披着褐黄色的衣服,鼓着一双大眼睛,三角形的头,尖尖的嘴巴,蹲在草丛里像一片枯叶。树蛙爱爬树,不爱游泳。我和妈妈把它放在水里,它就跳出去,只往高处爬,大肚子一鼓一鼓的,像在发火,似乎在说:“臭黄占敖捉我干啥?!”我们把它放回草丛里,它马上就爬到附近的一棵桃树上。我用树枝轻轻地打它的屁股,它就纵身一跳,跳到相邻的一根枯树枝上。好灵活啊!我爱树蛙。指导老师杨凌娟图阿方树蛙$广西桂林市李向群小学二年级@黄占敖  相似文献   

19.
尼克·胡哲喜欢运动。这个满头棕发的年轻人喜欢去夏威夷冲浪,曾经在海滩做出过3个漂亮的360度旋转动作,并因此登上了当地一本著名运动杂志的封面。不过,与以往那些四肢发达的性感男生封面照不同,尼克没有双臂和双腿,他看起来就像一尊素描课上常见的半身石膏雕像。这个冲浪高手刚刚庆祝完自己的28岁生日,但他几乎只有两岁幼童那么高。对他来说,  相似文献   

20.
马兰霞 《家庭教育》2004,(4A):34-35
和田一夫曾经是全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八百伴总裁,当他72岁时,企业倒闭,他从一个国际知名企业家一下子变成一不名的穷光蛋。很多人以为他肯定要自杀,但是他没有。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办起了一家网络咨询方面的小公司。他为什么能在旁人无法承受的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