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化的嫁接与自主是日本大学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文化嫁接主要表现为文化反思和文化主动,文化自主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和文化坚守,嫁接与自主的相互促进实现了大学文化的自我超越。后发外生型国家大学的文化使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大学教授的文化使命及面向世界的思维方式、学术权力表达机制的建构等是日本大学文化发展逻辑的基本生成动力。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是大学文化发展逻辑的必然,日本大学文化的发展逻辑对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华中科技大学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大学在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引导下,致力于为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导致大学文化的"不自觉",制约着中国大学的发展。由于大学文化内在地制约着大学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成为中国大学自主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个案,揭示了大学文化与组织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拥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文化生态场域,大学历史演变的逻辑就是大学文化治理的变迁逻辑。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是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中"人"的要素,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是"物"的表现。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乃生产、传播文化资本之所,基于"师"、"生"的二元主体将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分化为"教学文化场域"、"学术文化场域"和"管理文化场域",彰显为平衡联系、互利共生、有机聚合,表现为整体谐动、互动共生和资本转化。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正是通过位置形塑更新不同群体的惯习,循环影响群体行为策略,推动实现权利资源再分配和结构再生产。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训的生成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动态发展过程.大学校训生成的智慧与理性萌芽,对光明与自由向往的出场形态,兼具科研与实践功能的推进机理,彰显服务与使命意识的文化自觉,构成了西方大学校训生成的演进过程.中国大学校训的演进生成,蕴含了传统文化基因的气质理想,嫁接了西方现代大学校训的文化要素,留存着中国学人上下求索与革故鼎新的实践印迹,并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演进逻辑.面对新时代校训生成的诸多挑战,亟待破译大学制度文化密码.  相似文献   

5.
大学文化治理之所以可能,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本身具有"治理性"。大学文化的"治理性"是大学文化与大学治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彰显出来的独特治理属性和治理功能。大学文化与大学治理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为嵌入、制约和促进三种关系形式。当前,大学文化治理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大学学术本真精神彰显不够和大学社会责任意识功利化追求。大学文化治理的关键是要凸显大学精神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保障大学文化自觉转化为大学治理行为实践,并建构一种以参与、沟通、包容与信任为核心特征的大学治理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遗传、文化嫁接和文化创新三个视角对日本质量文化进行了基因分析,并着重研究了日本质量文化创新机制中的哑铃模型。在对日本质量文化的国内、国际生态环境分析和能力分析、竞争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日本质量文化在国际市场、国际政治和国际文化领域表现出的软实力。最后,本文还从日本召回引起的质量危机中,分析了日本质量文化的基因缺陷与自我修复机制,对中国的质量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借鉴与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文化自觉,就是自觉文化与大学的内在联系以及文化之于大学的意义,由此而提升大学自主选择、吸纳、创造文化的能力,提升大学的文化品格。今日大学的文化自觉表现为三个方面:以大学生成人为中心,立德树人,确立大学文化的目标体系;以人类优秀文化为中心,兼容并包,建构大学文化的内容体系;以创造性知识生活为中心,自强不息,建构大学文化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图式都自成体系,英语学习中,既要构建英语言相关的文化图式,又要构建汉语言相关的文化图式,即"双文化图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的授课可采用教师课堂阐述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两种主要途径,以思维方式、文化负载词、文化空缺词等为重点,帮助大学生构建"双文化图式",提高其英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理念是大学文化的核心部分,先进的大学文化理念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先导。在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大学文化理念就成为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根据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把握,大连大学先后提出了"让人人都成功"、"让人人都快乐"的文化理念,努力提炼与打造独树一帜的大学文化。本文从成功与快乐的关系、快乐的含义、如何获得快乐三方面来着重解读连大"让人人都快乐"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0.
董晓玫 《考试周刊》2014,(41):29-30
创世神话表现了人们对天地、宇宙、万物的各种想象,表现出了当时人们的一些艺术思想和原始信念,但同时也受到了各民族当时时代的历史、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民族性又使两国文化都散发出了独特光芒,特别是日本神话中的皇权思想、天皇的由来、英雄观等都展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科举制度曾短暂地存在于日本历史上,但不论是"贡举制度",还是江户时代的"学问吟味"和19世纪明治维新初期的"进士及第之法",都与中国及其他国家表现出种种差异,直到最后不了了之。日本以血统为核心的贵族制封建统治结构,以及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民族性格是科举制度在古代日本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与科举制度擦肩而过的日本社会,实用主义教育兴盛、各种文化多元并存,在面对近代化浪潮时迎头赶上,率先进入近代化国家的行列。与此同时,军国主义在日本社会泛滥开来,酿成二战祸端,这也与日本社会从来没有真正接受科举背后的文化传统深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胡钦晓 《教育研究》2024,(2):108-120
文化资本因文化而生。大学文化之所以能够生成资本,主要在于其价值增殖性和资源稀缺性。学术资本是大学最原初、最重要的资本形式。大学文化资本只有服务于学术资本发展,才能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大学文化资本在主动适应高深知识发展,引领时代发展的同时,要坚守自身的知识品性。在一定意义上,大学文化资本的独特性,决定着大学发展的独特性。文化资本既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大学发展优劣的评价标准;既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大学发展的基本保障。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逻辑来看,其产生来自大学间的文化差异;其发展来自大学内外部群体的认同;其整合是基于认同基础上的重构,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其变革既包括大学对传统文化资本的赓续和改造,也包括对他者文化资本的借鉴和扬弃。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来看,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场域的影响甚至制约,也需要行动者的主体自觉。大学文化资本乃至大学多样资本,都是行动者建构和积累的产物。正是有了大学的行动自觉,才能有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和积累,才能使大学这一历经近千年的传统组织,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网络在教育中起的作用非常大,主要表现为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网络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战略决策,并制定出专门的计划.在开放大学的内涵里,网络因素更是被着力地应用,并成其为特色之一.网络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要借助于多重环境的综合作用.开放大学在中国的发展要借助于网络环境的发达,而开放大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中国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二者相得益彰,将使我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大学是主体与客体;推进文化发展、建设和美中国,大学是"主场"、大学教师是重要推手。文化昌盛之势下,大学必须有"文化",应批评、引领文化思潮和助推文化繁荣、社会文明。文化繁盛、社会全面进步与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及其教育力、文化力、创造力关系密切,文化发展当关注、发力让教师"德艺双馨"。依法治校、推进大学善治是大学发展、辉煌的基础与保证;让社会美丽、让生活美好是大学教育、大学发展的指向、落点与功效。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人类文明思想及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大学的必然使命和本职宗旨。但大学能否完满地履行这些职责,则取决于大学的品质和素养,以及大学是否具有相应的境界和能力。我国现代大学的曲折历程表明,要让大学像大学,还须进行艰苦的努力。其需要做的主要工作为:必须对现实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进行革新,使其由"读书做官"转变为"使人成人",由"官办官管"转变为"大学自治、教授治校、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让大学是大学,而不是准行政机构或"事业单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国家的层次上改变对大学本质的认识,让大学回归其教育本位,自然地发挥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大学的文化特点主要通过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制度等体现出来,表现为救国图存的大学使命、突出政治的大学理念、崇学轻教的世俗观念和"道""器"之间的传统辩争等四个方面。这启示我们,当前大学文化建设不仅应该以人为本、传承与超越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还应在价值多样化的进程中保持主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随着大学历史的发展和大学职能的演变,教师角色逐渐转变为"高深学问传播者、科学研究者和社会服务者"。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大学,教学都是教师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对大学教师教学的评价亦成为大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逐渐实现制度化。文章从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发展逻辑出发,通过分析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要素,以Y大学为例,介绍了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成,并讨论了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多元协同——校院两级协同、利益相关者协同、部门协同。通过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制度的实施,重在形成质量文化,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发展、管理者服务水平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日本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的“传统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已将成为一个"文化创造型国家"确立为国家发展的方向。"传统与文化"教育被寄予了创建国际社会、日本社会、区域社会以及学校社会的重任。2008年修订的课程标准新增了有关传统与文化的课程内容。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传统与文化"相关内容通过展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传统与文化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这种内容组织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传统与文化"内容仅限于三年级有关区域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单元与六年级的历史单元中,而且缺乏从传统文化在今天和未来的价值、传统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这两个视角来组织,这将是日本"传统与文化"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懂得"日本文化且偏爱日本文化。这一方面表现出日本文化与周作人性格心性的深度契合,同时,日本文化对周作人来说具有更深层的意义:一是日本本土文化对周作人的吸引力;二是周作人在日本文化中看到了古老中国文化的延续;三是周作人在日本文化中看到了一种希腊精神,为其建构"全生活"的理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倾向于把创新人才理解成少数尖端人才和高度专业化人才,把创新人才培养当成少数研究性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实践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行政逻辑强力推进,以量化的绩效考核为核心,大学则以工程式逻辑引导,用工业主义逻辑精密设计,体现了行政主导式和科学主义的倾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自由人格与理想信仰的培养比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更为关键。大学教育改革,从深层次上来说就是教育文化变革,也就是超越"工程育人"的科学主义思维模式,推进到以"自由"价值取向的"文化育人"逻辑。另一方面就是改变行政主导式倾向,大学从"行政依附"走向"学术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