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个蚂蚁打败大象的故事。1977年的一个早晨,罗伯特·泰勒开车上班,灵感突然袭来。时年41岁的泰勒已经证明了自己不同寻常的创造才能和进取心。在取得斯坦福大学MBA学位后他进入强生公司销售部,在那里工作了两年。1964年他凭借3000美元的本金和一个创意建立了自己的Minnetonka公司,他深信自己能够通过销售奇特的礼品香皂挣钱。刚开始他聘请一些妇女在家生产  相似文献   

2.
生产企业的销售组织是企业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包括企业的市场部、销售部和客户服务部等部门。企业销售组织的设置要根据企业的销售管理内容来制定,要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设置,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要求,只要能适应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在日本企业.工作了8年.亲身感受到日本企业管理的一些独到之处。盖楼先打好基础。同样,要学习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最好从基本的地方入手。  相似文献   

4.
赵广兴 《情报科学》1994,15(3):45-46,25
文章针对“把企业推向市场”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特点,从新时期企业对情报工作的要求,情报在市场竞争的作用、当前企业情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就情报在企业进入市场中的导向作用,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失去了市场,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存而实亡,不但生产的产品无法销售,同时失去了继续生存的条件。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情况下,轴承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进入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后,企业要销售产品,首先要有市场。在同行业之间为了争取用户,销售自己的产品,出现了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6.
当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候,世界发达国家对管理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境界——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日本经济的崛起,主要是日本企业管理水平高。集中表现在日本企业的家族主义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团队精神。中国管理文化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美国企业文化理论1984年传到中国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兴起一股新潮流——企业文化(或译成公司文化),这一股新潮流发源于美国,遍及西欧、日本及其他许多国家。吸收、引进同外企业文化研究的优秀成果是摆在我国管理理论界的责无旁贷的任务。然而,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我国现有企业文化的特点,才能做到对西方国家的优秀企业文化理论的有效吸收和融合。因此,探析我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成了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企图就此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8.
何立兰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31-231,78
一、课题提出:进入21世纪.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热门词汇,尤其是在一些成功的跨国企业和百年企业影响下.企业文化成为各个企业通往成功之路的尚方宝剑。不仅大型企业甚至中小企业都普遍重视、纷纷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也成为企业经营主业之外的另一文化产品。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和各个目标按规划,分步骤.全面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这就需要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文化起来,我们的员工才能精神起来!经过一年的探索实施.海发环保化工公司通过创新职工的思想教育,初步形成了“我就是化工品牌”的竞争意识,“固筑堡垒.井然有序”等具有代表意义的团队精神.具有特色的班组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公司的典型文化、安全文化、班组文化以及家文化都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不仅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更好地推动了海发环保化工公司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工心脏     
张红超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4+3+2+1+12-I0006
part1.人工心脏:临床试验年内开始,两年后上市 心脏移植手术在日本国内做得极少。目前的现状是许多患者都要苦苦等待心脏捐赠者的出现。有望为患者带来福音的人工心脏终于快要进入产品化阶段了。法国医疗企业Carmat打算年内开始在人体上进行临床试验,力争两年后上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即将加入WTO,到2003年底前将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外资企业大举进入,国内石油、石化销售系统以外的经销商的顽强争抢,将给销售企业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谁主沉浮,前途难卜。加快制定终端销售营销战略、深化企业改革、全面走向市场、提升服务水平是石油、石化销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一、明确市场定位,抓紧制定终端销售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1.
浅析应收账款风险的识别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依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等传统的策略外,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为在新环境的激烈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需要做出变革,竞争优势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给企业的变革提供了思路,企业需要通过供应链协作和业务外包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给供应链的伙伴,把自己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来提高竞争力,但如何进行有效的外包和管理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从分析业务外包原因着手.阐述企业业务外包面临的分析.最后探讨了业务外包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少数达到西方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东方国家。日本的崛起曾引起西方社会的极大震动。因为在过去的40年内,日本恰恰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在许多领域打败了西方的大企业。这之中有索尼、佳能、丰田等企业。由于语言和管理体制的不  相似文献   

14.
电子贸易网络的建立使经济的运作变得畅通无阻了.各种变化对企业内部及外部关系都产生了影响.还在几年前,艺术家如果想录制自己的唱片需要租一间录音室,要有一位录音师,还要有数吨的器材才行.而在这背后,还要有无数的制造商和转包商.今天,只要有一台微型电脑,有一个网络就足够了.这种工艺技术的变化不仅影响到产品制造,还影响到产品销售:由于有了电子贸易网络,一家销售音乐或信息软件的企业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其销售额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武振业 《软科学》1992,6(2):25-29
<正> 一、技术进步与人才资源的开发日本是个岛国,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1千万。可谓国土狭小,人口稠密。几乎无什么自然资源可言,工业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曾使日本经济遭到严重打击。195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NP)仅为美国的5%,但到1955年,日本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水平,随后又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企业生产的大量优质廉价商品,如汽车、船舶、家电、照像  相似文献   

16.
<正> 重视企业人才的管理是韩国、日本企业的重要特征,也是两国企业成功的途径。其加强人才管理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合理的晋级制度 韩国、日本企业的员工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调离原企业,这除了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受到公司文化精神的教育、熏陶并得到系统全面的培训等原因外,更与韩日两国企业合理的职员晋级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内竞争国际化,国内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国际竞争国内化.即国外的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很多企业即使不走出国门.也要同这些跨国公司进行角逐。因此,企业如何通过“聚变”以发展壮大自己与国际企业抗衡.是我国很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同时.聚变后的大企业如何通过”裂变”以保持活力继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团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团队这一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依靠团队推进,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健康而顺利地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介绍了团队的概念及特征,在分析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就企业如何塑造高绩效团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群山 《软科学》1994,8(1):34-36,40
日本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创新与外向开拓江苏盐城市郊区人民政府群山日本企业研究全球发达工业国家企业成功之举.把掌握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不断它新.抢占国际市场作为战略来实施.战后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使大批企业跨人世界领先行列,其工业科技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创...  相似文献   

20.
误区一:贪大求全 中国企业热衷于搞大,但显然,光搞大是不行的,无论是理论还是事实,都足以证明中国企业若只是规模大,慢慢就会瓦解。现在有不少企业看到别的行当赚钱,便见异思迁,既不考虑是否是自己专长,也不考虑多少人已领先一步进入,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想搞,什么都搞不好。进军新领域大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今天还在宣传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成功地”收购了多少多少企业的企业家,三年后可能会感到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