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人际传播的媒介与传播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际传播的空间。现代人际传播更迅捷、范围更广、效率更高,人们交往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增强。人际传播的这种新变化,促进了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这种人际关系以平等、互利、竞争、协作、尊重个人隐私权等为特征,人际关系朝着更密切、更和谐、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新型人际关系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9)
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宿舍是学生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构建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是衡量大学生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心理成熟度等重要标准,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宿舍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冲突,影响了人际交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文章主要针对高职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人际传播的认知,大学生在微信体验中的感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传播中,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模式下的产物,其本身具有一对一的人际传播特性,也具有更为丰富的大众传播色彩,它使大学生增强了民主、平等、独立等现代伦理意识;丰富了大学生人际传播的内涵;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传播发起了挑战,需要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4.
苗雨茂 《科教文汇》2012,(36):205-206
当前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人际信任危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制度不健全、就业竞争压力大、群体约束减弱等.要重建人际间信任体系就要完善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教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并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建信任体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当前,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大学校园内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交际和个人成长,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人际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切行为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互动模式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活动规律而构建的、在一定的人际互动教育理念下实施的策略体系。构建以和谐目标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人际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心态,有效促成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6.
潘莹  李锐 《科教文汇》2013,(18):184-185,187
目的: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现状、人际关系现状,以及人际关系对自我和谐的影响状况进行研究。方法:使用两个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自我和谐、人际关系量表,对来自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五所高等院校的76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①自我和谐不良的比例为21.42%,人际状况不良的比例为6.4%。②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有显著相关。③人际关系对自我和谐产生了一定影响。结论: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以及人际关系总体良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对其自我和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潘莹  李锐 《科教文汇》2013,(6):184-185,187
目的: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现状、人际关系现状,以及人际关系对自我和谐的影响状况进行研究。方法:使用两个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自我和谐、人际关系量表,对来自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五所高等院校的76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①自我和谐不良的比例为21.42%,人际状况不良的比例为6.4%。②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有显著相关。③人际关系对自我和谐产生了一定影响。结论: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以及人际关系总体良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对其自我和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叶叶 《科教文汇》2008,(4):160-160
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它伴随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且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同时由于个体之间主观客观的差异因素,人际传播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人际竞争情报传播模式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人际竞争情报传播特性,提出人际竞争情报传播模式.信源--竞争情报传播者、传播渠道--实体/虚拟社会网络、信宿--竞争情报接受者、网络环境--社会网络结构与群体行为因素,是人际竞争情报传播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人际竞争情报传播网络受社会网络结构、个体和群体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结构是网络演化的外在动力,结构分析能有效揭示传播质量,行为分析能深入研究网络演化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纪维谦 《金秋科苑》2010,(22):199-199
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正处于这一过程中。在这段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传播表达和接收的思想观点是产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当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际传播的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际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虽然科技进步了,但是人际传播方式的更新却给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将从网络人际传播、社会化和大学生三者的关系分析开始,以社会化的内容为脉络分析这些不良影响的产生并结合原因分析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和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光正  李琼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75-176,188
人际关系网络是受贿行为的载体,利用小世界模型构建人际关系网络拓扑,通过设计个体的局部相互作用规则,首次提出利用疾病传播模型建立受贿行为传播演化模型的基本思路,为量化研究受贿行为这一复杂社会现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菲  贡艳 《科教文汇》2013,(1):190-190,192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与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存在相关,本研究随机抽取徐州地区四所高校2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收集数据。结果发现:本科生比大专生在人际交住过程中更具有优越感,因而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住。  相似文献   

13.
陈菲  贡艳 《科教文汇》2013,(2):190-190,192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与人际交住能力是否存在相关.本研究随机抽取徐州地区四所高校2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收集数据。结果发现:本科生比大专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具有优越感,因而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4.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宿舍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的匮乏、潜在的利益竞争以及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成为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如果矛盾冲突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也会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离不开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的提出,结合他们在实际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现状及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自身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对艺术类新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中,发现有54.9%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存在着一定的不满,引起新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针对"90后"艺术类的人际交往状况加以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走出人际困境。  相似文献   

17.
从人际关系网络结构和信息传播特征出发,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推导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局域世界网提出了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模型,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动态仿真研究。新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充分表现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的社区性和同配性,同时,还具备幂律特征和较大集聚系数特征,新模型的提出及其仿真为深入研究突发事件信息人际传播性质和规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秋霞  杨梅 《科教文汇》2014,(4):199-199,212
在对艺术类新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中,发现有54.9%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存在着一定的不满,引起新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针对“90后”艺术类的人际交往状况加以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走出人际困境。  相似文献   

19.
日益复杂的组织结构和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关系,要求组织具有较高的人际信任.组织中人际信任主要包括员工与同事、直接主管和高管的信任以及主管对员工的信任.在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中,完备的契约与高品质的LMX会降低其不确定性,促进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而组织政治行为会降低组织中的人际信任.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能够促进组织中人际信任的发展.在后果变量中,已形成的人际信任会影响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自立及合作技能状况,并探讨人际自立与合作技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自立和合作技能量表对66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大学生的人际自立水平和合作技能都有提升的空间,可以从多角度着手,创设更多空间让其构建自身的人际网络,进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