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要想让自己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自己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人。”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 ,我发现做让学生羡慕的老师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一、让学生羡慕老师的学识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老师知识渊博 ,上课深入浅出 ,学生学习不吃力 ,自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老师知识面广 ,在解答学生疑问时可以旁征博引 ,触类旁通 ,学生在领会了知识的同时 ,能够对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知识体系产生敬佩 ,这种影响比说教要有力得多。上你的课 ,他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拥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绝对拥有不一…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化学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化学活动过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要尽量调动学生主动的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不仅让学生获得有关的化学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沃德曾经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  相似文献   

4.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这是趣味数学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又要让学生在玩中悟真谛。 1、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知识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有些知识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加以强调,但是由于数学本来就很抽象,加之有时老师讲的时候没有注意直观性和趣味性,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开设趣味数学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学习不是你教会了什么而是你让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的这种自我发现是教学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永远难以忘记的知识掌握。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了规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体验学习知识的成就感。作为班主任如何进行学生自我发现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开放思维,自己探索和发现,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也是每一位老师需要认真探究的问题。在知识和信息井喷的时代,终生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要终身学习,必须要有自主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下,社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新课程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去学习,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自主学习。物理在学生的眼中一直是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要想学生能够学好物理,真正地掌握物理知识,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从崭新的角度去学习物理,要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老师要去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只有会提问了才能有动力有激情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老师在课上的语言是传播知识的渠道之一,老师的语言里蕴含着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期待,学生通过对老师语言的揣摩来思考,所以老师要明白自己的语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学习语言技巧,让自己的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语言中学到最多的知识。这是老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还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养。这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语文老师的更高追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如以作品为依据,深入挖掘作品美的内涵;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课外进行美文阅读等。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还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养。这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语文老师的更高追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如以作品为依据,深入挖掘作品美的内涵;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关;课外进行芙文阅读等。  相似文献   

10.
我想当语文老师,这样我就可以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了,但我要改变一下教学的方法。我要让学生们不懂就问,互相学习;我要让每个学生跨上理想的骏马,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让他们带着问号去读书、去分析、去思考、去讨论。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已具较强的求知欲、鉴赏欲、尝试欲、成功欲。他们期盼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在教学中应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己寻觅知识的真谛。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搭台”,让学生尽情表演,自己做一个好观众,在时机成熟时,进行必要的点拨,为学生表演导航,为此要做到四个“转变”。一、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要求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画什么,学生背什么;老师写什么,学生记什么。学生最终成为一个“活书橱”。老师应还政于生,归权于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相似文献   

12.
季洪娜 《考试周刊》2009,(25):74-7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与是个性的发挥。这决定了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其在自主发现、自主参与中,收获知识,感受识字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语文老师不仅要教导学生书本知识,更要"望闻问切"地针对每一位学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的做法一定是在老师的合力陪同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知识量的积累,兴趣方面的培养,以及习惯的养成。不仅要求孩子们从小打好文化基底,更要提早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4.
探究与发现     
这是一个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案例。老师的意图是想通过探究,让学生发现诗歌的韵脚。结果学生的发现,让老师哭笑不得。自从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片面理解探究性学习,认为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需要探究。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本来是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的,却偏要让学生去探究,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或者出一些很难的问题,让学生去不着边际地探究。比如古诗的押韵问题。这样的知识如果没有教学,要学生自己探究出来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必要的。我们应该知…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统一,所以我们要把语文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语文的活动中去,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分享语文学习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更好地发现怎样去学习。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辅导的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点拨。自主学习,学生们主动地学习,而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变为知识的帮助者以及辅助者,更好地给予学生适当的指点,让学生们自主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独自去探索知识。二、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环节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老师首先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一学生语法知识残缺的问题,老师要适当补充:针对学生进高一后感觉语文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的问题,老师要讲明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同时激发兴趣、调动激情;授之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课外延伸,使之综合提高。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因素。老师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刘爱云 《教师》2012,(7):52-52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模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和掌握知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  相似文献   

19.
杨丽娟 《考试周刊》2014,(62):67-67
<正>《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和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下面我将以苏教版二年级《可能性》一课为例,谈谈关于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认识。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  相似文献   

20.
教学在不断改革与发展。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我们在传授知识之余也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取知识。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还只是对假设的验证。实践告诉我们,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才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