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汉语负迁移对于英语写作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指在学习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的现象,迁移一般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外语学习中,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若盲目的套用母语规则,就会对语言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即产生负迁移.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减少负迁移提出一些建议,以此对写作教学有所提示.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指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语言迁移按其影响的效果可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的正迁移有助于外语学习,而负迁移却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对外语学习起阻碍作用。一般来说,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外语相似或完全一致时会产生母语的正迁移,反之则产生负迁移。  相似文献   

3.
欧阳升  俞红 《内江科技》2012,(8):75+161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母语语言知识影响其二语或外语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可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从而探讨应对策略,对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母语负迁移一直是影响第二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产生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写作上就是用词、写作方法、观察角度的不同。本文分析了外语学习者在写作方面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母语负迁移一直是影响第二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产生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写作上就是用词、写作方法、观察角度的不同。本文分析了外语学习者在写作方面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郑娟 《大众科技》2008,(5):158-159
母语对第二外语学习(SLA)起着正、负迁移作用,母语负迁移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外语学习中有负面影响,在翻译方面尤为明显。文章以二语习得理论为依据,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分析了其在汉英互译当中的常见错误,探讨了在高职高专翻译教学中,如何避免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也是引起争论的焦点之一。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句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都将对中国学生的写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郑桂芳 《大众科技》2010,(11):227-228,219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等层面存在些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文章从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理论、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入手,认为外语教学中应认真分析这些干扰因素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进一步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翟立伟 《科教文汇》2015,(4):165-166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话题之一,但是多数研究的重点都放在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上,忽视了母语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母语正迁移机制的研究,结合分级教学下C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以及在外语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并阐释了母语在基础薄弱班级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和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一方面,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者应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利用母语,避免滥用母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话题之一,但是多数研究的重点都放在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上,忽视了母语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母语正迁移机制的研究,结合分级教学下C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以及在外语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并阐释了母语在基础薄弱班级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母语负迁移是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重大的干扰因素,汉语与英语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词法、句法、篇章等各方面的不恰当表达以及错误。本文根据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对比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大二学生的英语习作,找出其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并加以分类描述。通过实证的数据对比分析,该研究发现母语负迁移是学生所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同时作者对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写作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夏伟英 《科教文汇》2009,(5):161-161
母语负迁移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4.
周莹 《内江科技》2010,30(1):161-161,179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而母语负迁移现象在二语习得中非常普遍。本文分析了教学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外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冬菊  王小兰 《科教文汇》2009,(31):187-187,285
由于我国中学生处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缺乏足够的英语语言环境,加之学生又处在初级学习阶段,这必然会导致母语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干扰和影响。根据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出现的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错误分析,本文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避免这些错误现象产生的对应策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写作习惯,逐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背诵式语言输入这一传统的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说明了背诵式语言输入可以帮助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增强语感、提高口语流利程度以及问文化意识,并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文章强调背诵输入在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左彦龙 《科教文汇》2013,(11):61-62
在中国,英语是大多数人选择学习的第二语言,而普遍情况下中国学生都是在掌握了母语双语)的基础上才开始英语学习的。因此,掌握的新语言系统必然会受原有汉语知识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存在着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学习。母语对英语教学有干扰的一面,但也有可以利用的一面。本文通过分析母语迁移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旨在寻找更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背诵式语言输入这一传统的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说明了背诵式语言输入可以帮助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增强语感、提高口语流利程度以及问文化意识,并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文章强调背诵输入在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母语(藏语)的迁移在藏族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学习中的迁移作用,并对藏英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语音、词语、语法等层面详细分析母语(藏语)迁移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能够减少乃至客服母语负迁移作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理论认为母语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既有干扰作用,又有帮助作用。但是,谈及“母语迁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干扰作用,而帮助作用却很少提到。其实,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现象也是不可忽略的。本文以中国人日语初学者为中心,以初级日语教材为对象,分析中日词汇学习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