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石光乾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6):55-58,63
特别说明义务是控制保险合约缔结信息披露的先契约法定义务,而我国新《保险法》在强化保险人说明义务时未对此制度履行内容和标准作出实质规范,实务中因此而产生的保险纠纷案件与日俱增。文章通过考察域外和我国相关立法学说及判例,在对该立法制度进行法理评析的基础上,总结论证了解决特别说明义务司法纠纷的归责标准。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人的告知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保险法学中对保险人的告知仅提出了说明义务,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已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保险人的告知不仅是一种先合同义务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合同义务,它已超出了以往的认知范围.保险人告知义务的实施,使保险人的相关义务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3.
因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为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知情权,法律施加给保险人说明格式条款的义务。但在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裁判者往往是只要保险人不能证明其履行了说明义务就一律判决保险人败诉。导致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利益失衡,从而违背了法律宗旨,也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裁判者应从利益衡平的角度,结合个案,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同时,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4.
投保人的知情权是指投保人获取、知悉与保险合同相关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目前,保险法上投保人的知情权还没有受到必要的重视。实际上,投保人知情权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它主要是通过保险人应尽的基本义务实现的,这里的义务包括保险人营业(财务)信息披露义务,保险人如实说明合同内容义务,保险人如实告知合同履约义务等。因此,为了保障投保人的知情权,相关的法律制度设计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  相似文献   

5.
保险人说明义务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消减保险信息不对称,维护投保人的利益,确保保险交易的正义、自由、公平和高效。对保险人说明义务制度法律价值取向的确定,有利于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保险实务中,当发生保险事故时,投保人往往因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而很难得到理赔。同样,保险人未尽到对保险条款明确说明义务,往往在争议案中陷入被动境地。如何判断保险人善尽了明确说明义务,是实务中的难点。说明方式上,保险人可以针对考虑保险条款的性质与投保人的实际交易能力,对不同条款与不同的投保人采取不同的说明方式。关于说明范围,对不负赔付责任条款、限制责任条款、涉及特定效力的条款,保险人必须清楚说明。保险人的说明程度也须达到具有一般知识与智力水平的普通保险人理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对保险法律規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保险法》中对保险人的订约说明义务规定过于模糊,实践操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的纠纷。本文试从说明义务的內涵、依据、范围、方式、标准和后果六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澄清概念,理清思路,以解决保险法规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规范保险人的订约说明义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对保险法律规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保险法>中对保险人的订约说明义务规定过于模糊,实践操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的纠纷.本文试从说明义务的内涵、依据、范围、方式、标准和后果六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澄清概念,理清思路,以解决保险法规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规范保险人的订约说明义务.  相似文献   

9.
如实告知义务是保险法诚信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投保人如有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行为,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保险金,并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权。同时,《保险法》也对保险人拒绝赔偿和解除保险合同权利进行限制,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应该给予明示,签约时向投保人详细说明保险合同各项规定的含义。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时,应该遵守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0.
李寒劲 《安顺学院学报》2012,(4):100-102,108
现行保险法对于保险人说明范围规定的模糊性,导致理论上和实践中对于保险人的说明范围认识不一。从英美保险法关于保险人说明范围的发展历程可知,确定保险人说明范围的实质标准在于,保险条款内容是否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权益有重要影响。同时,利益平衡原则和保单通俗化进程应为限定保险人说明范围的内外双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民法典》第1198条第1款将"公共场所"分解为"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将经营场所之外的非营利性场所囊括其中,存在未区分二者的义务标准和限度的问题.非营利性公共场所与营利性公共场所在责任基础上具有异质性,因此其安全保障义务的标准与限度应较低.非营利性公共场所安保义务之作为来源可分为诚信原则和服务合同关系,它们在作为义务...  相似文献   

12.
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介绍暂时性差异、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等概念,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及其会计处理基本过程和优点。  相似文献   

13.
受教育权的国际标准由多项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国际文件共同确立.受教育权国际标准的框架由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受益权、教育的自由权、不歧视与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五个层次共同构成.其中有些标准要求国家立即予以实现,有些标准允许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渐进实现.  相似文献   

14.
陈行  黄翔 《数学教育学报》2012,(3):60-62,102
《义务标准》与《高中标准》在制定上既要体现义务阶段和高中阶段各自课程目标上的特点,也要体现初高中数学学科目标的整体性和贯通性要求.《义务标准》和《高中标准》课程总目标在衔接上的问题有:两者总目标结构差异较大,对"数学素养"的要求"脱节"以及"四基"与"双基".对《高中标准》的修改意见有:在一些体现数学学科本质性要求的提法上应具有统一性;在一些关注目标点上应具有整体性和贯通性;参与制定《标准》的两个团队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The rise of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demands an analysis of standards for evaluating such accounts. Three sets of standards are detailed in this essay: necessary requirements, aspects of an explanation needed to advance falsifiable predictions concerning cognitive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sufficiency requirements, principles for assessing an explanation with respect to its relationship to relevant data; and aesthetic requirements, matters of quality which concern the intuitive power and appeal of explanations.  相似文献   

16.
判断过失的客观说主要是以"第三人"的标准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反安全注意义务。该"第三人"为法律虚拟的理性人。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判断过失上采用客观标准可按照以下步骤:存在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等法定标准时,先依据法定标准判断;在某些行业规范中规定了特定行业和执业人员行为标准时,这样的行业标准可以补充法定标准作为判断过失的依据;在寻尽以上方法后,才能运用"理性人"的标准,结合具体案件中主体行为能力、社会专业角色、有无突发情形这三种常见特殊情况判断。  相似文献   

17.
"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简称"双倍罚息",是民事诉讼法对被执行人未在法律文书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时赋予的一项法定义务。但这项法律义务在执行中标准不一,具体操作上困境重重。通过对双倍罚息应适用的法律文书范围、计息基数、利率标准、履行期间等作明确的界定,建议对某些上诉人滥用二审程序占用资金的行为通过司法解释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8.
源于古罗马法保罗诉权的债权人撤销权,现已成为当今债法中一项重要的债的保全制度。长期以来,学界对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债权人撤销权构成要件疑义颇多,导致实践中适用标准不一。根据相关学说及观点,文章提出了债权人撤销权具有形成权的性质,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因债务人行为是否有偿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