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哲学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文章主要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谈起,文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动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以及对三大难题的解决;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最后,作者指出:我们在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时。一定要结合其所出现的语句,结合表达它们的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2.
罗素从捍卫其逻辑指称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对语句结构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摹状词理论,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并给出摹状词定义及包含摹状词的语句的逻辑形式,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这一理论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相对应,向人们展示了解决哲学疑难和捍卫特定哲学立场的语言形式分析方法的范式,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曹琪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10):43-49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缘于他对迈农伪实体的解决。然而,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主要为四个难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路径,这四个难题分别是:对非存在物的明显指称难题、否定存在难题、弗雷格的同一性疑难以及替换难题。关于名称的理论研究即使以专名和摹状词的认知及其功能为中心,但两者区分的基础是基于语义外在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罗素在前人对摹状词和专名这两个概念研究的基础之上,区分了专名与摹状词,提出了自己的摹状词理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可以解决日常语言中存在的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排中律失效和存在悖论这三方面困难,引发了后来学者的更深入研究。斯特劳森从句子使用的角度、克里普克从专名形成的角度等,分别对罗素的理论进行了批评,推动了语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被公认为是"20世纪哲学发展的典范",它对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该理论的提出背景入手,介绍该理论是如何针对三大著名难题而提出的,并阐述摹状词与专名的意义、联系与区别,最后简评该理论的缺点以及在语言方面和哲学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纳南曾经提出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以补罗素摹状词理论之阙,他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完全忽略了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这是罗素理论的主要缺陷。其实,由于理论的出发点不同,唐纳南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批评并不能成立;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自足的,它完全可以经受住唐纳南的批评,从而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7.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专名意义的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介绍、评论,分析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最后得出摹状词是有意义的,专名和摹状词都既有含义又有所指。  相似文献   

8.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直接渊源于穆勒和弗雷格的对指称与含义的关系研究。罗素从解决"存在"等哲学问题的目的出发,将摹状词在命题中化解为具有精确含义的命题函项,并以之为武器为他的哲学服务。尽管受到一些批评,但是,摹状词理论的思考方向和哲学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罗素认为,摹状词与专名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并不指称某个对象,因此不应当像对待专名那样来对待摹状词,即不能根据有无指称来判定摹状词的意义。在斯特劳森看来,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脱离语句的具体使用场合来谈论语句的真假或其中的某个语词的指称,把语词的意义与它的指称混为一谈。无论是专名还是摹状词,就它们本身来说并不具有指称某个对象的作用,像罗素那样把"是否指称某个对象"作为划分专名与摹状词的标准是错误的。此外,与罗素运用"自我中心词"的概念将摹状词截然二分不同,斯特劳森认为就所有的摹状词的"所指"都与说话者的语境有关而言,它们都可以看作是"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而"不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则可以作为当"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的指称对语境具有最小程度的依赖性时所发生的极端情况来看待。  相似文献   

10.
摹状词理论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有罗素、斯特劳森和唐纳兰。文章通过对三人摹状词理论的分析与比较,发现罗素主要是从语义角度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斯特劳森则是从语用学层面研究语词的,唐纳兰关于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罗素和斯特劳森观点的发展,特别是对斯特劳森的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阐述,分析了罗索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指出了该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便于理解限定摹状词真正的指称作用,唐奈兰根据限定摹状词在使用功能上的两重性,从而将限定摹状词归结为具有归属性用法与指称性用法的观点,来批驳罗素及斯特劳森关于限定摹状词方面的相关著述。基于这两种用法,唐奈兰就罗素关于限定摹状词这种用法常常带有"某个东西适合那个摹状词"这样一种预设或蕴涵的理论,指出如果限定摹状词确实具有指称作用的话,它就会发挥这种指称作用;但是否明确尚未界定清楚,因而,唐奈兰试图对限定摹状词是否具有指称作用进行区分,同时,明确指出罗素和斯特劳森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在意义与所指这个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上,摹状词理论坚持简单明了的指谓理论,解决了指谓理论所面临的疑难,成为哲学典范.本文通过阐述限定摹状词和专名的区别揭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如何解决指谓理论的一些疑难.同时也谈到了其理论的影响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 ,其理论内核是摹状词无指称 ,它的意义由组成它的语词的意义而定。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指出它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二十世纪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罗素从解决“存在”等哲学问题的目的出发,将摹状词在命题中化解为具有精确含义的命题函项,并以之为武器为他的哲学服务。但也应该看到,罗素认为逻辑句法可以消除哲学问题则是错误的,仅仅凭借逻辑技巧并不能解决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斯特劳森与罗素在摹状词理论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意义问题、句法问题和专名问题三个方面,其中句法方面的分歧是决定性的。斯特劳森基于日常语言的句法对摹状词理论所作的批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合适的。摹状词理论强调的是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日常语言的句法是它批判的对象。通过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理论,摹状词理论解决了某些因日常语言句法的混乱而引起的问题,但它的重要性不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而在于在哲学研究中对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分析方法的倡导与示范性应用。  相似文献   

17.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提出以来,对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来源及内容的介绍及其评述,其不容忽视的科学价值,肯定的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罗素利用现代逻辑对包含摹状词的语句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它们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的逻辑形式.与对罗素哲学的传统看法相反,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初衷,既不在于解决存在悖论,也非对其<数学原则>中所谓迈农式的实在论观点作自我批判,但其目的仍在于消解此类实在论观点所引进的多余形而上学实体.与其早期指谓理论相比,该理论显示了逻辑分析对于解决哲学问题的重要性,标志着分析哲学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9.
罗素于20世纪初首次提出摹状词理论以来,在摹状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既受到西方语言哲学家的支持和赞扬,也受到不少西方语言哲学家的批评和指责。通过美国哲学家斯特劳森《论指称》一文,对这两种摹状词理论进行一定的比较和分析。斯特劳森对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批评是日常语言学派与人工语言学派相互对立的一种表现,也是人工语言逐渐向日常语言转化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20.
克里普克为了枇判弗雷格和罗素的名称摹状词理论提出了三粪论证,即模态论证、认识论的论证和语义的论证。一些人认为,唐纳兰关于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即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克里普克的语义的论证和模态论证。其实,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的区分是不可能挽救名称摹状词理论的,克里普克的论证是站得住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