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郡王 《上海集邮》2007,(11):13-13
国家邮政局邮政文史中心归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后,将所属中国邮票博物馆与原邮电博物馆的邮政部分合并,成立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址在北京东城区贡院西街6号D座的邮政综合楼内(东单邮电局,100005),拥有4层共75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600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和近万件邮政文物、200多个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2.
秦汉竹简、魏晋家书、盛唐鱼符、宋元急递、朱明驿馆、大清龙票、苏区珍邮、名家画作、集成档案……我国邮政历史源远流长,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是我们了解邮政文明史的宝库,她拥有近万件邮政文物、数亿枚中外邮资票品等馆藏资源。邮政文物以实物和图片形式展示了我国从古代邮驿到邮政3000多年的变迁史,无声地诠释了"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真正内涵。邮票与她的母体邮政相伴而生,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它记录了人类发展长河中的辉煌业绩。本刊将陆续介绍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藏邮政、邮票文物,将厚重的历史、经典的回忆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3.
秦汉竹简、魏晋家书、盛唐鱼符、宋元急递、朱明驿馆、大清龙票、苏区珍邮、名家画作、集成档案……我国邮政历史源远流长,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是我们了解邮政文明史的宝库,她拥有近万件邮政文物、数亿枚中外邮资票品等馆藏资源。邮政文物以实物和图片形式展示了我国从古代邮驿到邮政3000多年的变迁史,无声地诠释了"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真正内涵。邮票与她的母体邮政相伴而生,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它记录了人类发展长河中的辉煌业绩。本刊将陆续介绍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藏邮政、邮票文物,将厚重的历史、经典的回忆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4.
秦汉竹简、魏晋家书、盛唐鱼符、宋元急递、朱明驿馆、大清龙票、苏区珍邮、名家画作、集成档案……我国邮政历史源远流长,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是我们了解邮政文明史的宝库,她拥有近万件邮政文物、数亿枚中外邮资票品等馆藏资源。邮政文物以实物和图片形式展示了我国从古代邮驿到邮政3000多年的变迁史,无声地诠释了"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真正内涵。邮票与她的母体邮政相伴而生,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它记录了人类发展长河中的辉煌业绩。本刊将陆续介绍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藏邮政、邮票文物,将厚重的历史、经典的回忆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藏品中,以1941年冀南抗日邮政总局发行的"冀南抗日邮政邮票"的收藏过程最为传奇。今天,想了解这套邮票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可以查找集邮工具书或借助便利快捷的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每年的3月20日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早在一百多年前,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办邮政的奏折上朱批"依议",由此宣告了大清邮政官局的诞生,标志着近代国家邮政的正式开办,在中国邮政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2015年3月20日,中国近代国家邮政开办119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通史》编纂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选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启动《中国邮政通史》的编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以及中国邮政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对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建成开放,邮政文博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蒙古邮政史》邮集近年参加世界集邮展览和国际集邮展览,先后获得国家大奖、国际大奖、荣誉大奖。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和《集邮博览》杂志于2012年8月联合举办中国当代集邮家藏品展,展出了《蒙古邮政史》邮集,还特别展出了邮票博物馆馆藏珍品唐努乌梁海实寄封,使蒙古邮政史以及西藏邮政史、新疆邮政史等中国早期边疆邮政史题材得到集邮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22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馆,成为行业龙头博物馆,标志着我国有了国家级邮政邮票专业博物馆。2007年8月22日,《集邮博览》杂志复刊,拥有25年历史的邮刊重获新生,成为国家级权威集邮期刊、中国第一本全彩邮刊。  相似文献   

10.
资讯     
《集邮博览》2013,(11):90-91
10月2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样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丕征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路甬祥希望邮政做到企业多元化、服务多元化、管理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蒲实 《集邮博览》2016,(4):10-11
2016年3月20日,是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的日子,为铭记中国邮政120年的沧桑巨变,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办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图片展(1896-2016),展览没有设置开幕式,没有举行隆重的庆典,只有一幅幅图片串连起历史的难忘瞬间,一如邮政120年以来的风雨征程,无言却始终见证,无声却持续发展,无语却甘于奉献。邮政通信作为人类社会的通信方式之一,历史悠久。在中国,起源于殷商时期的邮驿通信,历经3000多年,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2.
黄勇 《集邮博览》2014,(12):8-8
2014年11月18日,为期14天的"波兰邮政支持文化"邮票展览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幕。这是为庆祝中波建交65周年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波兰驻中国大使塔德乌什·霍未茨基、中国邮政文史中心主任李高照、相关单位领导及集邮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 在致辞中,波兰驻中国大使塔德乌什·霍未茨基希望借助邮票这个重要的文化载体,能让中国观众了解波兰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促进中波人民的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3.
朱彤 《集邮博览》2009,(2):10-10
2007年8月22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开放,为此中国邮政专门发行了纪念邮资封(JF88)一枚,邮资封主图是别具一格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馆徽(图1)。馆徽的中心图是一个博字,由于它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集邮博览》2008,(3):4-4
P12走进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成百上千件文物、仿真微缩的模型、丰富翔实的图片、精美惟肖的景观……邮政展厅将这些元素有机组合,展现了数千年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邮驿邮政发展历史。一件件展品无声述说着一段段故事,将观者带入历史长河之中,使观者体味到邮政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感受到邮政这一  相似文献   

15.
邮政日戳盖销邮票的目的本来很简单,所以在大清邮政、中华邮政时期;对盖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新中国邮政建立以后,在发行的纪特邮票中,人物邮票占相当比重,主要是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史伟人或名人等。对这些伟人名人邮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08,(9):9-9
2008-14T海峡西岸建设 -1闽江胜景 福建福州6月18日,省政府和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邮票、邮资封首发式在福州金山展览城(主会场)、东街口(分会场)举行。同时举行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邮票珍品展和省现代集邮展览(至20日)。呼振源在现场签名。  相似文献   

17.
对发展集邮业务的理论思考一、集邮业务的属性集邮是以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集邮源于邮票、邮票又源于邮政通信收费方式。邮政开办集邮业务是适应社会需求顺理成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邮政就开办了集邮业务,是一件很有远见的举措。邮政办理集邮业务有两大好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22日,座落于贡院西街六号D座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正式开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新生等为博物馆开馆剪彩。全国各省(区市)邮政公司经理及广大集邮爱好者同聚展场,一时间人潮鼎沸。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安东到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视察,认为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办出了特色,具有较高的水平,希望博物馆不断完善展陈建设,  相似文献   

20.
《集邮博览》2009,(3):5-5
本刊讯新年伊始,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对部分展品进行调整与更换。邮票主展厅系列展出了清代时期、民国时期、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发行的部分邮票;这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香港与澳门回归祖国后,特区邮政发行的邮票;此外,主展厅还展出了一部介绍世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历史的专题邮集《飞向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