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2011年我国主要新闻传播学期刊的文章为基础,概括了当年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12个较为新鲜的话题。这些话题可以划分为宏观的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国家公关与网络问政、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本身发展的话题,以及一些由时事引发的学界讨论。作者认为,2011年新闻传播学界关于新鲜话题的分析深度不够,经验性评价较多。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在业界变革与新媒介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一路前行,出现了较多的观念碰撞,反思与批判意识颇为强烈。关键词一:媒体融合这年经济危机的大背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影响。由此引发广电业界与新闻传播学界关注传统媒体的发展路径问题。关于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研究更多是细化研究,与3G、数字化等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19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被长沙公安局在广州跨省拘捕,由此引发了国内学界和业界的竞相声援。但随着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陈永洲在看守所承认自己受他人指使发虚假报道的视频,使得整个事件舆情发生逆转,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声讨陈永洲及其所工作的《新快报》,由此也引发了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媒体舆论监督职权的讨论。针对这一事件,笔者窃以为可以从新闻专业主义所要求的真实、平衡、客观和独立几个原则来予以考察,从而反思西方的新闻自由主义理念在我国新闻传播中的实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刊》2005,(1):15-15
有责任感的业界人士对新闻传播中的显性失实比较警惕.也很注意防范;受众对于新闻报道中的显性失实,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业界和学界对此多有研究,已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相对而言,业界人士对新闻传播中的隐性失实则认识不足,缺少防范意思;受众往往不予深究且予以认可;业界和学界对此也少有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闻教育的发展需要学界与业界合作.我国早期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业界人士参与新闻教育,当前则有学界与业界全方位共建、项目合作、定制培养、双向交流等模式.新媒体的发展为学界与业界的合作提供了新动力,未来可以从共同坚持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根基的新闻伦理道德观,合作培养企业家精神与变革者意识,学界积极发展新闻理论、适度超前研究技术,业界主动滋养新闻教育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6.
2004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力丹 《新闻界》2005,(1):9-12
刚刚过去的2004年,虽然没有像2003年那样发生较多的涉及新闻传播的重大事件,但是社会变迁依然对我国传媒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要求新闻业界不断改革创新,要求新闻传播学界作出理论解释。这里谈到的话题也许不能完全概括这一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全景,但是值得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俄罗斯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及其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兼论俄罗斯业界及学界关于社会化媒体在新闻工作中作用的认识。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化媒体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目前,俄罗斯社会化媒体已经对新闻生产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社会化媒体不仅成为大量消息的来源,由用户生产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被传统媒体所采用,此外,社会化媒体的广泛普及还重构了新闻记者搜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目前,俄罗斯业界及学界人士关于社会化媒体的普遍看法是,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已成趋势,但二者之间并非是竞争关系。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职业记者与专业媒体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12年中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社会层面讨论的当前话题做了回顾.这一年内,中国报纸改版、卫视变局,多种报道事项引发传媒报道模式的重大变化,以及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带来新闻传播学理的调整,还有传媒和自媒体伦理问题等等,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讨论.在反思遭遇到的各种问题之时,中国学界已经意识到需要超越功能主义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杨毅 《传媒》2020,(10):60-63
VR技术与传统的新闻传媒业态的结合,给新闻传播带来新的体验方式,让新闻传播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引发了传媒业界的深刻变革。《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传媒巨头,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最早进军VR新闻的纸媒之一,在建立VR新闻平台、制作VR新闻视频等方面都有大胆尝试和投入,为业界提供了丰富经验。本文以《纽约时报》的VR新闻探索实践为例,阐述其具体措施和影响,以期为我国VR新闻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12,(36):90-91
辜晓进是以《走进美国大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闻名的,那时他是新闻传播业界的一员,后来他还有不少著作出版,但这本书是奠基之作。现在他转到新闻传播学界,再出新著《当代中外新闻传媒》,值得祝贺。这部书稿与传统的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的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一系列传媒事件的发生,2006年新闻传播学界探讨实际问题的热情有增无减。本文试图对其中讨论较多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借此勾勒出这一年新闻传播研究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Convergence是当今新闻传播学中最重要同时又语意模糊的概念。本文通过追溯该词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历史演进,阐释了不同传播语境下该词所表达的6种不同涵义: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inMediaTechnology)、媒体所有权合并(ConvergenceofOwnership)、媒体战术性联合(ConvergenceofMediaTactics)、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ceofMediaOrganization)、新闻采访技能融合(ConvergenceofinformationGathering)和新闻叙事形式融合(ConvergenceofNewsStorytelling),并简介了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业界及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管理学科中,案例分析是一个引人 注目的领域,牵涉到经济学、营销学和管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也是实务运作、理论联系实践的必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这样一个领域引入新闻传播学,一直是学界和业界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此类问题由于传媒在当今世界日益占有重要地位的事实而显得特别紧迫,尤其是,近10年来,国际传媒业发生了戏剧性的重新组合,其  相似文献   

14.
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萌发的新技术革命驱动的世界传播大趋势,今天业界学界人士将其粗线条地表述为: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国的突发事件较多,新闻传播业界也经常出现新的情况,其中不少还引起社会的关注。因而,这一年新闻传播学界随着这些问题的发生讨论了不少热点问题。但除了少数几个问题外,总体的研究深度仍然有限,人们忙于解释、说明新问题,无暇深入做学理研究。看来,我们的研究人员需要有较为明确的分工,以便两方面都顾及到.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媒体记因采访被打、遭遇“封杀”的事件层出不穷,并由此引发社会各界、新闻学界、业界对记“采访权”的讨论。本试从学界对记“采访权”的阐释出发,结合有关事件和现象,对“采访权”内涵作新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业界转入学界构建传媒共同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文通过作者自身经历,畅叙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两年来的实践和感悟,并对其中的利弊得失作了客观分析,进而提出充分认识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以及构建新闻学界业界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意义,认真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三界"融合力度,把新闻传播教育的这...  相似文献   

18.
刘超  金柔雅 《新闻世界》2012,(3):170-172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公民新闻始一出现就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本文从公民新闻的概念展开,从传播学视角对我国的公民新闻及其发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方迎丰 《新闻界》2006,(6):57-58
一“、主流媒体”概念从何而来?近几年,无论是新闻学界还是业界都异常关注一个热点词汇:“主流媒体”。在学界还在为“到底何为主流媒体”争论不休的时候,业界早已躬身力行、全力打造“主流媒体”了。有意思的是,新闻研究者和新闻实践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似乎并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编辑部于2014年2月推出于,汇集新闻传播学界学者名家,问题进行集中、及时的深入探讨。"名家聚焦"栏目。本栏目的宗旨在对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重点和热点2013年10月底上海报业集团成立,2014年元旦新闻晚报停刊,2014年1月中旬又传出上海报业集团拟巨资打造新财经媒体平台的消息。本期"名家聚焦"栏目邀请三位知名学者,共同探讨上海报业新动向,及其对中国传媒业转型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