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入手,分别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论述了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王磊 《未来与发展》2011,(4):9-14,8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为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实践。针对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再生资源的低水平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不经济"3个问题,应用减物质化理论和方法,在深刻剖析循环经济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从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中总量指标的设立,环境压力视角下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和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物质循环利用的行为选择3个方面对循环经济关键问题展开深层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方向,以期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京津冀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河北省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河北省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由之路。工业企业作为社会细胞和市场竞争主体,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遵循复合生态系统的原理与原则,规划、设计并实施生态工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微观路径选择,也是实现工业企业与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模式。本文总结了天津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成就,分析了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滨海新区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以泰达生态工业园、大港化工生态工业园为中心,以功能产业区为主线建立和完善了各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运用健全制度、市场化运作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动态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区域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该区域面临发展空间受限、资源消耗过量、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还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提升该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在阐释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模式及运行模式,最后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需从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城市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3R原则进行探讨,确定城市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分析城市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层面、区域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主要对象及相互联系,提出了3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涵及特点;结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各种驱动手段,探索城市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驱动及间接驱动机制,提出各种驱动机制的协同作用方式,为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梁日忠  冯之浚 《软科学》2006,20(5):35-37,4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经济发达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框架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保障体系。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在对浦东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的基础上,设计了浦东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设计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总体框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目标是获得一个具有可比性、敏感性、综合性等特点的综合指数;在评价思路,以“活动—压力—反应—绩效”为分析框架,描述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确定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方法等进行探讨。根据本文设计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框架与思路,对江苏省循环经济进行了描述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经有明显的阶段性;对分项指标的分析表明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表现,即在减量投入和污染减排这两个方面做的比较好,在循环利用方面有待加强。最后,文章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一些促进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与区域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探索性地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进一步论证了实施的内在原因与三个阶段的战略部署。针对我国区域发展问题的差异性,提出了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和平  毕军 《资源科学》2006,28(6):20-27
循环经济要求的是资源效率与效益化原则,对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及指标体系设计也必须贯彻这一根本原则。物质流分析(MFA)方法为资源、废弃物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决策支持工具,也为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常州市武进区为例,在阐述物质流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巢式等级理论,构建了适合于研究区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拟定了区域循环经济评判模型,并对其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①本文构建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及指标分级标准对于本研究区是适用的,其评价模型也完全可用于相关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雏形; ②武进区2004年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处于IV级水平,即基本不循环状态,其下属的3个功能指标的评价结果表现为: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③从各个具体指标的评价结果看,资源生产率、废弃物排放强度、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城市中水回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是其中最为薄弱的几个环节。文章最后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予以了展望,为区域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广西百色市经济发展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县 《资源科学》2007,29(6):199-205
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粗放使用能源和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西部一批新兴的资源型城市迅速兴起,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百色市经济发展模式,指出百色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和矿产资源(主要是铝土矿),属于传统的"线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百色市经济增长对有限矿产资源的过分依赖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日益尖锐,并以循环经济耦合链的设计为切入点,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角度对百色市经济发展模式作了设计,提出建立不同区域层次的横向一体化、链接不同产业环节的纵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模式、集群式循环经济产业区模式、工农旅游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墨  朱坦 《未来与发展》2011,34(2):8-11,28
当前,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虽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原因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有效促进循环经济良好运转的机制和体制有待完善。本文通过研究经济行为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化和自运行动力,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制度体系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循环经济综合管理制度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浩  王青  宋阳  李广军  李连德 《资源科学》2008,30(2):192-198
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是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依据。本文从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资源投入产出、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综合指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能值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辽宁省1990年-2005年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需要购买的能值总量较少,资源基础相对雄厚,总能值用量中74%以上来自不可更新资源消耗,且逐年上升。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虽然废弃物能值增长幅度滞后于总能值用量与GDP增长幅度,说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排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作用,使废弃物总量持续增加状况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下降。因此,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要立足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合理使用,降低废弃物排放,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文豪 《科教文汇》2013,(25):149-149,151
发展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需求,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文章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内涵、特征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循环经济及与其相近的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等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最佳经济形态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的循环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晓东  杨玉凤 《资源科学》2011,33(6):1126-113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因其效益的不定、循环不经济、非环保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经济收益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效益问题,指出了确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循环度问题,以及探讨了循环经济度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及循环路径等问题。最后指出循环经济度测量应从循环强度、循环尺度、循环时间等几个方面考虑;影响因素是技术、政策、物流和经济环境等,并受各因素共同影响;循环路径的延伸,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也改变了最优循环度的确定。本文分析研究循环度与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循环度,对于避免循环经济的盲目性,提高循环经济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和效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将充实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