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文规定了各级党报发行量的最低限额,达不到标准的要撤销刊号,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可适当放宽标准。报纸发行工作事关报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一张报纸发行量的多与少,覆盖面的大与小,一方面体现了报纸的办报质量、办报水平,读者对这张报纸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影响到这张报纸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广告市场,  相似文献   

2.
郝雅婕 《青年记者》2016,(32):67-68
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媒介市场的变动,媒体融合进入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即内容、技术、模式等多方位、全面化的融合.笔者认为,报纸影响力是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的综合体,并将融合背景下报纸影响力概念具体分为报纸新域、领域、跨域的"三域"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工作的一部分,新闻报道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都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呈现单一化。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河池日报》中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其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农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我国少数民族农民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初步的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由于少数民族农民媒介素养的相对低下,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鸿沟"与"经济鸿沟"呈现扩大的趋势。应该以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媒介素养为突破口来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面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生态及民族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如何改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生态,挖掘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建立一套积极、理性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强化民族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报纸的发行是出售"注意力"的话,那么,报纸的生产经营就要靠"影响力"了.在西方,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一定是影响力最大的报纸.要把"注意力"有效地转化成"影响力",首先需要我们对"影响力"进行一下界定.在文化领域里,"影响力"指的是"文化活动者以一种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因此,在本质上"影响力"是一种控制力,即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方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作用.顾名思义,媒体影响力就是通过传播新闻信息而实现的一种影响力.传媒影响力的本质就是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家媒体的影响力参照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传阅率.发行量通常由发行量稽核机构来认证.主动阅读率是指主动购买、订阅报纸的读者人数在整体读报人群中的比重.传阅率指的是印刷媒体平均每期被传阅的次数.而具体到我国媒介生存环境和媒介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公信力、权威性、接触率、可信度、指导性、贴近性等等.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7,(7)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媒介对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建构与传播问题。现代性的一个主要表征是媒介技术的空前发达,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概念在当代已经部分地成为了现实。现代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少数民族社区,这种影响力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深层次上也塑造和改变着少数民族社区群体认知外界以及自我认知的态度,重构了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空间。同时,通过媒介的表达和传播,少数民族社区在公众的视野里成为了镜像化的他者。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现代媒介对少数民族社区的影响是一种文化深层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策划——报纸发展的航向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秀丽 《今传媒》2012,(4):82-83
从产业化运作的角度看,读者定位是报纸实现市场占有的基础。一方面,读者是报纸的消费者,一张报纸只有为读者所消费、所认可,才有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报纸等媒介"双重出售"或"两次出售"的特殊经营方式,又使报纸的读者定位与报纸的广告效益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一家报纸的读者越密集,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就越大,也就越能获得更多的广告量。  相似文献   

9.
史晓东 《新闻知识》2012,(3):104-105,95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媒体市场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创新经营理念,适时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形态、不同规模的大型活动,提高收听率收视率,扩大影响力,增加广告创收的渠道。媒介经济实际上是建立在注意力基础之上的影响力经济,大型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对于提升媒介影响力的作用有目共睹。本文分析了媒介影响力的渠道、要素和发生机制,并以陕西电台坚持9年的大型活动——"听评月"活动为例,论述了大型活动有利于提升媒体影响力,促进媒介品牌的打造,提高媒介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传播时代,传播生态为其庇护下的各类媒介发展提供环境。但是,由于地理因素的差异却时常造成传媒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也反过来影响当地传播生态出现失衡。现代传媒研究中,媒介和地理的关系日趋复杂。针对媒介的城市集聚现象、东西部媒介发展严重失衡现状和媒介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不良传播效果问题,本文以甘肃为例,从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受众媒介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媒介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提高传播效果的几点意见,希望媒介作为大众认知社会的窗口,能充分考虑地理因素,成为传播生态平衡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或群居、或散居,其居住区域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搞好当地经济建设、提高区域经济总量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介生态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严重失衡,制约了区域内大众传媒积极作用的发挥,也在某种程度上滞碍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优化民族地区媒介生态,对于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正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党报自身存在的弊端让其在边缘化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体制改革的滞后和市场转型的艰难,令城市党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之中,城市党报的社会影响力持续下降,其发展也进入了"寒冬期"。根据最近相关的中国媒体品牌指数排行显示可知,不管是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是在入选数量方面,城市党报与其他类报纸都有着很大差  相似文献   

13.
梁伟 《记者摇篮》2005,(3):24-24
关于媒介经济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觉得其中比较贴近的是“眼球经济”.无论电视还是报纸.所有的努力行为都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听了人民大学俞国明教授的一番论解,我对媒介经济有了新的看法。媒介的产品比较特殊,它的价值实现有一个过程,不仅要吸引眼球。更要吸引受众的心灵、思想,最终产生消费行为。确切地说。媒介经济是一种影响力经济。所以,要提升媒介的价值。就是要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就要从影响力发生的各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下文简称"三州地区"),相继创立了《阿坝日报》藏文版、《甘孜日报》藏文版和《凉山日报》彝文版三家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作为自治州级党委机关报,它们是三州地区少数民族新闻的主要传播渠道。跨入新世纪,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三家报纸发展迅速,并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但同时在多元共生的传媒生态中亦面临生存危机。本文试图对新世纪以来四川省三家少数民族文  相似文献   

15.
报纸靠什么提升影响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耀华  周志懿 《传媒》2005,(6):50-52
当前国内报业市场,报纸"影响力"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专业人士衡量报纸生存状态的标准.报纸的"影响力"是指报纸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对受众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决策等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认识报纸影响力的决定力量、形成过程及怎样使影响力转化成有效生产力是当前报人首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田萌  蒋乐进 《新闻知识》2006,(1):66-69,7
随着近年来都市报的兴起,学界对都市报的关注越来越多,然而对于都市类报纸的定量研究却并不多。报纸影响力是媒介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在西方大众传播研究中影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拥有大的影响力之后才有最佳的传播效果,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媒介影响力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媒体内在运行规律所决定的 ,是媒体本质特性的外在表现 ,是新闻传播机构存在的价值和目的。本文阐述了媒介影响力的概念和理论 ,并指出媒介经济的实质是由媒介影响力大小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媒介影响力可分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两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媒介融合给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信息传播、文化繁荣与保护带来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方法】文章借助文献计量方法,以中国知网收录的245篇相关文献研究为样本,对少数民族地区媒介融合研究的主体脉络、知识演进与新兴热点进行系统性审视。【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1)少数民族地区媒介融合研究虽然并不属于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中心议题,但学术生命力较为旺盛;(2)该学术领域研究者局限于西部地区,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该领域学术健康发展;(3)该学术研究领域主要由进程研究、效果研究、地域研究、技术研究四部分议题构成,具体表现为对媒介融合研究路径演变与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结合程度不断加深的讨论;(4)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介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亟须通过媒介再转型和深度融合以保持党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赵婕 《新闻世界》2014,(8):252-253
本文对甘肃三个特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考察,探寻新的媒介环境下,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有少数民族受众生活中的媒介烙印,以及媒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鹏  孔德钦 《新闻世界》2009,(12):159-160
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使报纸生存举步维艰。2005年中国报业已经进入拐点,而2008年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则将报纸进一步推向崩溃边缘。而跨媒介集团可以通过大信用、高影响力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获利,并以此解决媒介本身的高投入问题。跨媒介集团还可以通过集团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对广告市场的占领,并实现媒介内部的管理标准化与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