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文秀  陈果  岑咏华 《情报科学》2017,35(11):55-60
【目的/意义】网络社区已经成为用户分享知识和信息、交流互动以及发展人际关系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 式。揭示网络社区的用户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特征对提高其知识交流和共享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 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可视化方法,在构建并分析“经管之家”用户关系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讨论该用户关系网络中 用户知识交流和共享的行为特性。【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处于结构洞的活跃用户、强弱关系的合理结构比例,以及 用户动机等是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向希尧  蔡虹 《科学学研究》2011,29(1):97-105
 跨国知识交流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经由实物形态的产出和人员交流,即有形和无形的流动渠道得以扩散。基于我国电力系统专利的引用、合作申请以及共同发明人信息,分析和对比了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跨国溢出与创新扩散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显性知识溢出网络和创新扩散网络相对比较分散,且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性。而基于发明人交流的隐性知识流动网络结构明显不同,不仅为组织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渠道,而且缩短了知识的传播距离并降低了核心节点的信息控制作用,有利于网络中知识传播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协同信息行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在使用社交网络应用过程中的信息需求与包括信息查询、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内容创作、知识共享、信息交流等的协同信息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社交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分享与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查询、获取、内容创作及知识交流分享程度较高;但从其协同情况看,部分大学生倾向于自己独立完成搜索、获取,不太愿意将私有信息与网友分享。分析了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并对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交网络服务给予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任和惩罚机制影响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重要机制,而目前研究大多只重视信任机制的作用或是将两类机制割裂开来讨论,无法全面反映两类机制同时存在并相互匹配对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两阶段八类知识交流网络的仿真模型,综合分析两种机制在知识网络交流不同阶段的互动匹配产生的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研究发现,(1)知识交流初期阶段,紧密的临时任务型知识网络具有最高的短期知识交流效率,松散的临时团队型知识网络具有最低的短期知识交流效率;紧密的临时任务型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快速增加,再逐渐持平,其他短期知识网络的知识效率则呈现先逐渐下降,然后逐渐持平的变化规律。(2)知识交流发展阶段,脆弱的情感型知识网络具有最高的长期知识交流效率,牢固的交易型知识网络具有最低的长期知识交流效率;脆弱的情感型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不断增加,其他长期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逐渐降低。(3)知识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在上述不同信任和惩罚机制匹配的知识网络交流效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从短期和长期展现了信任和惩罚机制动态匹配影响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全貌,对提高不同阶段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机制设置有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
吕鸿江  吴亮  周应堂 《科研管理》2018,39(8):151-160
信任和惩罚机制影响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重要机制。目前研究大多只重视信任机制的作用或是将两类机制割裂开来讨论,无法全面反映两类机制同时存在并相互匹配对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了两阶段八类知识交流网络的仿真模型,综合分析两种机制在知识网络交流不同阶段的互动匹配产生的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研究发现,①知识交流初期阶段,高初始信任机制和高短期惩罚机制匹配的紧密的临时任务型知识网络具有最高的短期知识交流效率,低初始信任机制和低短期惩罚机制匹配的松散的临时团队型知识网络具有最低的短期知识交流效率;高初始信任机制和高短期惩罚机制匹配的紧密的临时任务型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快速增加,再逐渐持平,其他短期知识网络的知识效率则呈现先逐渐下降,然后逐渐持平的变化规律;高初始信任机制比高短期惩罚机制更有利于提高短期知识交流效率。②知识交流发展阶段,高持续信任机制和高长期惩罚机制匹配的脆弱的情感型知识网络具有最高的长期知识交流效率,低持续信任机制和低长期惩罚机制匹配的牢固的交易型知识网络具有最低的长期知识交流效率;高持续信任机制和高长期惩罚机制匹配的脆弱的情感型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不断增加,其他长期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逐渐降低;高长期惩罚机制比高持续信任机制更有利于提高长期知识交流效率。③知识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在上述不同信任和惩罚机制匹配的知识网络交流效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避免了以往割裂地分析信任和惩罚机制的片面性,弥补了过去缺乏对分阶段动态过程探讨的不足,从短期和长期展现了信任和惩罚机制动态匹配影响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全貌,对提高不同阶段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机制设置有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调研并分析了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团队知识交流的Watts-Strogatz网络模型;研究了在四种知识交流对象选择偏好下,关键知识员工离职对团队的知识增长率、知识交流充分度及知识交流相关度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研发团队的知识交流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2)关键知识员工离职影响团队知识交流成效,影响程度因对象选择偏好不同而不同;(3)"就高选择"条件下,知识交流成效的稳健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究学科内部的知识交流可以促进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知识传递,优化学科知识结构,促 进学科良性发展。【过程/方法】本文根据图书情报档案学学科作者的互引情况生成作者互引网络,利用 Louvain社 区检测算法划分专业。在各专业间,引入平均知识流量与知识转移比率来测度专业间知识交流的活跃度以及专业 间受彼此影响的程度。【结果/结论】从专业间知识交流活跃度来看,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计量知识交流活跃度最 高,网络信息生态链研究知识交流活跃度最低。图书馆学、目录学与文献学相较于情报学来说,和各专业间知识交 流相对滞涩。从专业间受彼此影响的程度来看,除却智能信息处理、检索与推送技术和竞争情报分析等四组专业 对彼此影响严重不平衡,六组专业受彼此影响较不平衡外,其他专业对彼此的影响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8.
陈晓剑  刘智  熊宇 《科学学研究》2008,26(2):318-321
 本文旨在研究面对公共危机,危机决策者如何安排一种有效应对危机的决策治理结构,这种安排能够使知识包外的危机信息迅速转移到知识包内,危机信息已进入知识包内的,决策者能够高效处理危机。笔者首次将危机信息分为三态,提出了对于不同态的危机信息灵机安排危机决策治理结构。同时在选用网络治理结构时提出,治理结构各成员知识包的知识可交流性程度越高,公共危机治理结构就越倾向于松散型,如果可交流性程度越低,治理结构就趋向契约式紧密组织。  相似文献   

9.
通过讨论网络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信息角度对网络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交流模式、行为、规则、知识共享等领域,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田梅 《现代情报》2012,32(5):88-91
Folksonomy有着分类方法自由、信息组织的适时性与灵活性、信息揭示的多面性、简单易用、存在群体效应等诸多特征优势,对于个人知识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实施个人知识管理,对Folksonomy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从利用Folksonomy高效获取知识信息、利用Folksonomy有效组织个人知识信息,建立个人知识库、利用Folksonomy实现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分享3个方面对Folksonomy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预印本平台从诞生伊始便被学界赋予了对抗学术垄断,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使命,其在发展的流变中逐步确立了“去中心化”的科学交流体系。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结合传播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探析了预印本平台对科学交流体系的影响。研究认为,预印本平台弥合了科学交流的时滞鸿沟,打造了符合学术共同体共享愿景的信息空间,但其过度开放可能引发科学交流的信任裂痕,产生新的数字鸿沟。未来,预印本平台需调和即时性与信息质控,资本化与科学公共性,资源整合与期刊利益之间的矛盾,推动科学交流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李荣 《现代情报》2010,30(2):32-34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医院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保障。医学数字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为知识组织增加了难度,需要不断创新知识组织工具,提高获取知识的效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医学领域本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医学信息资源知识组织,对本体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This analysis of informal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emphasizes the communication which occurs among public sector agricultural researchers. While the formal channels and the informal channels constitute the two mutually dependent elements of this communi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ormal channels is often ignored. The inform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examined utilizing a survey of randomly sampled U.S.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listed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Information System (N = 1431). Particular individuals in the inform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e viewed as important sources of influence for a variety of research decisions such as choice of problem, methods, key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However, informal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ppears to occur infrequently, and to be primarily limited to one's own discipline. Scientists report communication with scientists outside their department, clients and extension staff is limited to less than once a month. In addition, the nature and frequency of the informal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criteria utilized in establishing research agendas and the publication products. However, the use of and reliance on particular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may affect scientists and their research in different and sometimes contradictory ways. Consequently, it is important to view the informal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ocesses and products of science as inextricably bound together in a mutually interdependent social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专利分析的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通信制造业代表中兴通讯为研究对象,通过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信息可视化方法对中兴通讯专利数据集进行可视化,采用历年专利数量分布、高被引专利分析、德温特手工代码和技术主题4个维度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并归纳从技术研发投入、技术研发规模、技术研发质量3个角度构建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灰靶理论评价模型展开实证分析,通过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分析识别出中兴通讯及通信领域内的技术热点,可视化企业在全球范围通信领域内的竞争态势,从专利信息分析的视角把握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现状。将实证分析结果与专利计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十九大报告关键词为中兴通讯战略决策提出建议,以期为通信领域企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信息交流、协同工作的作用,对多个校区的网络互连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几种VPN技术,提出了利用GREOVerIPSecVPN技术实现多校区网络互连,同时又能保证内部保密数据安全地网络中进行传输。设计了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了网络实验平台,配置了GREoverIPSccVPN,最终对配置的结果进行了验证。为多校区校园网互连提供了一种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群体传播中,非正式信息特征之一的信息长度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对信息传播规律进行研究,正确引导网络群体传播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BBS论坛这一非正式信息为研究平台,选取专业类论坛、综合类论坛及灌水类论坛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相关数据,运用合理的信息传播程度评价指标,对不同长度下非正式信息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价,探索网络传播的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肺炎防治的科研信息报道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极易引发网络信息泛滥和社会公众恐慌。如何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网络舆情走向成为重要课题。[方法/过程] 本文选取"双黄连事件"作为研究案例,在新浪微博上分别爬取原始话题和回应话题下的发帖、转发和评论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方法讨论科研信息报道的社会热度和公众态度,分析官方媒体和权威专家的回应对事件舆情发展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公众高度关注科研信息报道,并表现出较为极端的情绪;而官方媒体和专家的权威回应会影响到事件的话题热度,进而影响公众情感取向。官方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公众获取科研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官方媒体-权威专家-普通公众"三方协同的管控机制,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所引发的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8.
杨小凤  冯向春 《现代情报》2017,37(6):130-135
以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图书馆为例,从学科服务、科技查新、专利信息服务三方面深入调查与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服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与科研管理职能部门开展合作服务,联合学科专家等多方人力资源开展服务,利用多样化通讯平台与工具加强与用户的实时沟通联系,重视购买资源的整理与特色资源的建设与积累,加强图书馆之间的科技查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努力面向校内外用户开展嵌入式的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信息查询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科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资源选择与查询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科研人员查询障碍的克服与行为过程优化和对科研人员信息查询结果予以改善,揭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的一些重要信息行为特征,为提高科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利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的含义与范畴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技术控制的分类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线,集相关信息技术于一体,把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分析,并依据各种网络技术控制对象和特点的不同,结合控制理论,构建出多种同构模式,进行评价与比较,并归纳总结各种控制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发展趋势。旨在对网络信息及网络传播控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理论体系的建设和网络信息有效控制与利用,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