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晓军 《现代语文》2011,(1):130-130
生活是写作的直接源泉,有生活的地方必定有作文的材料,但是学生的生活空间太小,太窄,若要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另人满意的作文来,那的确是有些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2.
阿培  巴桑 《西藏教育》2011,(9):59-60
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突出特点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学生回家周期时间较长,食宿在学校内完成。对于西藏寄宿制学校来说,交通不便、教学起点不高、基本设备不全、学生管理难度偏大等。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更是困难多多。要克服困难,把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取决于个人(Personality)和他的环境(Environment)的函数(B=f(P,E)),儿童的行为是其个性特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生活空间或场都存在相反的力,在整体的水平上,改变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比单独逐个改变个体更有  相似文献   

4.
我们认为,学生作文成绩的好坏是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我们还认为,学生写作的技能技巧不是读一篇好文章或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就可以培养起来的,而是要通过老师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词汇和写作知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使学生得到不断锻炼而培养起来的。既是这样,教师就必须细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进行指导,才能收到实效。以前,我们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是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够全面的。由于教师心  相似文献   

5.
心理效应是建构教学互动心理场的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场或心理生活空间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人脑功能是有限的。人的不同社会分工决定了所需的不同知识组合。知识结构不是知识的散乱堆积,在以自学为取得知识途径的人当中,知识会有多余的积累(狭义上的)。学校教育是集中人的某一阶段的时间和精力积累知识的阶段,在工业化社会里其基本要求是在集中的有限时间内,高效率地积累知识。所谓高效率,就是要把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按一定的组织、计划、程序交给学生,使学生形成一种知识体系即知识结构。这种体系或结构,应能使学生在给定的社会分工范围内从事专业工作时达到某一水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现阶段中学生由于课程时间紧张、各个学科的课业任务较重,学习时间较长,导致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只想放松,不想预习或自主学习,缺乏自主学习及提前预习的学习积极性,使得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无法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开展培养学生语文课前深度预习能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人是时间与空间的二维存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村落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定生活空间,这一生活空间的建构总是遵循着民族的文化个性。就白马藏族的村寨而言,白马部族聚居空间的历史性、聚族而居的族群意识以及"血缘—姻缘"并重的传统伦理价值规范,共同构成了白马藏族村落建构的文化逻辑所在。  相似文献   

9.
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led)或心理生活空间(mental life space)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场决定的。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真实的校外生活之间的连续性与交互作用是生活德育需要探讨的问题。学生所置身的不同生活空间之间的价值规范差异乃至冲突是当代社会价值多元的表现。生活德育因不同生活空间之间的支配关系而具有批判性。学校生活空间因具有公共性和共享生活空间特征而在学生的生活德育中起一种协调作用。对学生所置身的不同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持一种"批判的理解"的立场。这一立场要求不同生活空间之间的对话,促进学生对自己置身的各个不同生活空间的批判和理解,在拓展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1.
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led)或心理生活空间(mental life space)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场决定的。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构成。  相似文献   

12.
对于同络的虚拟性,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为了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网络生活空间.在学校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学情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可知性、可变性和多样性。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的相应素质,增强学生的相应学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关注学情,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相似文献   

14.
人格代表的是人的品格。如今,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朝鲜语文教育应该将人格涵养放在首位。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站在民族基础教育最前线的师范生的人格涵养教育是朝鲜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人格涵养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慢慢持续培养的。即便如此,如果要指出培养学生人格涵养的捷径,那就是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拓扑心理学的心理生活空间的角度,具体分析了空间指示词"来"与"去"的指示自我中心性与指示映射现象,揭示了个体当时的心理生活空间对个体选择某一具体言语有决定性的影响。指示映射现象体现了语言与人与环境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兴趣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较长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进行,并富有成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课文篇幅一般较长.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文章大意,领会文章思想,学会有关的语文知识并非易事。学生学习语文就如大海捞针,很多时候往往不得要领。兴趣是学好功课的动力,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袁红芳 《教师》2014,(18):25-25
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作为学生,他们的生活天地比较狭小,无非是学校和家庭,以及一些狭窄的社会层面,有着明显的空间局限性。他们又极少或没有离开过脚下的土地,因此其生活空间又有较强的地方性。他们在这个局限的空间里,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乡土风情的感染,只是他们身在"庐山",很难意识到这种存在,抑或意识到了这种存在,只是不善于发现值得写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丰富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刘燕敏 《课外阅读》2010,(11):53-53
一、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层次性,激发学习热情和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相对而言,在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资源教室的作用是由具有任职资格的辅导教师配合被辅导学生所在班的任课教师,在课表规定时问或课后指定的时间内,对理解、掌握某方面学习内容有困难的特殊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指导,使其逐步克服困难,跟上一般的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