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民族文化传播学及其理论研究是对于民族群体承载并传递民族文化信息、物质的传播行为、相互交往行为活动规律的理论建构,也是创建中国特色传播学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传播与文化信息交往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学与民族文化遗存形态关系研究;人作为文化的媒介,成为传播的终极介质研究.用现代传播研究方法,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传播方式、传播初识、传播行为、传播介质的研究.同时研究这些介质本身保留的民族文化.创建民族文化传播学,同西方大众传播学的规律性研究不同,它更加关注对于民族生活化传播行为的研究,并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视角进行传播内容的文化分析,以沟通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方早期的文化传播研究,是一道文化人类学的命题。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我国文化传播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应该成为我们研究文化传播学的出发点,而文化传播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应该是一个立足于传播学的分支学科。由此出发,我们可以界定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即主要研究的是人文知识、文学、艺术、新闻、娱乐等内容,重点关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出、图书馆、博物馆、文物考古等领域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播的世界里,一方面接受着来自各种各样渠道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一方面又以各种方式传播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传播的行为是伴随着人类而诞生的,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初始便从未停止过。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学极其关键的一环,对它的研究可以说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一样长。作为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美的艺术,其发展自然离不开传播,离不开专属于艺术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本文以传播效果的理论为基础,按照艺术传播活动的构成因素,从宏观上把握艺术的传播属性,着重分析研究艺术传播效果的诸理论、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影响艺术传播效果的内外在因素,以期能提高艺术的传播效果、加强艺术传播学研究和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播的世界里,一方面接受着来自各种各样渠道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一方面又可能不知不觉地以各种方式传播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传播的行为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开展伊始便从未停止过。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学极其关键的一环,对它的研究可以说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一样长。作为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美的艺术,其发展自然离不开传播,离不开专属于艺术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本文以传播效果的理论为基础,按照艺术传播活动的构成因素,从宏观上把握艺术的传播属性,着重分析研究艺术传播效果的诸理论、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影响艺术传播效果的内外在因素,以期能提高艺术的传播效果、加强艺术传播学研究和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朱志敏 《莆田学院学报》2014,(6):F0003-F0003
<正>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孟建煌教授主编的《妈祖文化传播导论》一书,2014年6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22.8万字,内容丰富,装帧精美,是迄今为止从传播学理论研究妈祖文化的第一本专著,具有开拓学科的重要意义。正如该书"前言"所说:"从传播角度研究妈祖文化,运用传播理论和人类传播规律解读妈祖文化传播现象,将开辟妈祖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和新天地。"妈祖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民俗、建筑、文献、文学艺术、体育、医学、军事、外交、航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影视片作为传播媒介,其属性是不存在争议的。从传播学角度对其信息传播的特点于以关注和阐释是很有意义的。与其他形式的人类学信息载体比较而言,人类学影视片在信息传播中表现出可信度高、传播性强、易于反馈等特点,很好地起到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课桌文化的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桌文化作为一种校园亚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大学校园中。文章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从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文化解读。课桌文化的内容大体包括学习、生活、爱情、交际和其他等五方面。其出现的原因除了匿名效应外还与社会、学校、同辈群体、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密切相关。运用文化人类学的传播理论、功能主义理论以及阐释人类学理论等分析课桌文化,认为课桌文化是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能够满足大学生心理宣泄等文化功能,具有大学生群体认同的私密空间等标示意义。必须正确认识并采取其他方式取代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英国传播学派是文化人类学中传播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史密斯为首的英国传播学派在反对古典进化论的同时,把传播学派的理论推向了极致,宣扬一元的文化起源说和"埃及中心说".这一学派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有其形成的阶级土壤,同时德奥传播学派也为其形成英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传播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传播学与社会学具有天然的理论可通约性: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构成了社会学考察社会变迁深层原因的基本要素;社会学作为传播学形成的重要基础,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分析传播机制的理论背景。两者的融合既拓展了传播学研究的理论空间,也为社会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中国传播社会学研究刚刚起步,它既是理论创新的结果,也是理论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作为传播学研究对象的人类传播活动具有无限丰富的多样性,从面对面的交谈到书信往来,从大会报告到公众演讲,从政治协商到商业谈判,从新闻发布到文艺演出,从影视演播到读书看报,都在传播活动的范畴之列。无疑,成人教育也是传播活动中的一种。就传播的内容而言,成人教育属于专门性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教育传播。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成人教育,也会得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结论。传播学中的核心概念“传播”是从英文单词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其基本含义是“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尽管这几年在国内发展很快,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学科建设远未走向成熟。而文化传播学作为其分支理论,更由于“文化”本身内涵的深厚和其外延的无限伸展性,其学科建设的困难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如果我们能立足于文化传播学的文化特性,紧紧抓住相关“研究内容”这一现实“耕作”的土壤,以突出的研究成果去拓展、巩固文化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则必然能大大促进本学科的成熟。按照学科建设的这一思路,则预先确立文化传播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就显得较为迫切和重要了。以下笔者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我认为…  相似文献   

12.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浙江人杰地灵,民俗风韵浓厚,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浙江自古以来与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正以开放的态势向世界展示自己,准确、恰当地翻译浙江民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阈对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第一个以"文艺传播"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艺理论家,把文学艺术问题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加以研究和把握,是洛文塔尔文艺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方法论基础.正是由于在文艺研究中采取了批判传播理论这一全新的传播学视角和方法,才使他超越了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双峰对峙的理论困局和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传播研究界最著名的代表",洛文塔尔"从批判理论的立场出发对批判传播研究提出了一种真正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使批判理论、传播理论与文学社会学融会贯通,从而建立了一种至今还在文化研究领域发挥着重大影响的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同时它又是一门国际性的社会学科。作为近代科学的文化人类学首先发源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随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他们发现了世界上存在着与欧洲人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发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当时的英国、法国、奥地利、美国以及美洲大陆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开始对不同种族和民族进行研究。各种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相继出台,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进化论、传播论、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中,有一种信息传递、交流、发散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结果是使人类扩大认知和视界,从而形成社会、人际的网络。这种现象及其功能,拉丁语谓之Communis,是共同分享某种东西的意思,英语借用其意谓之Communication,中文意译为“传播”。这“传播”二字的特质自然很明白,其一是“传”,传递,传送;其二是“播”,乃辐射、扩散之意。这应该说是人类对“传播”这一现象及其功能最原始的认识。待到近代,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诞生,人们便对传播赋予了理论化、具象化、应用化的内容,于是…  相似文献   

16.
网络田野考察——网络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网络传播研究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我们需要引进网络田野考察的方法进行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田野考察是一种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但人类学学者已经将此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分支--"网络人类学",这和网络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发生了交叉.因此,网络传播学今后可以利用网络田野考察的方法关注网络舆论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理论追求男女平等、体现女性价值、崇尚人类和谐的哲学理念自诞生以来就在教育与传播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直以来为改善女性的不公平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同样应该关注女性主义理论,并加强教育传播学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本文对女性主义理论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对教育传播的价值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人类学是由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相嫁接而成的交叉性学科.虽然它吸纳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些理念和研究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着多重交叉的密切联系,但是两门学科的学科背景、学术视野、研究对象、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化人类学以"文化"为研究的主题,对人类创造的文化与人的发展相关的一切问题进行研究,它侧重于对人类文化的描述,以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审美人类学以人类精神文化中的艺术现象和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文化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存活于民间的"活态的"审美经验.审美人类学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取跨学科,多元方法的并用,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9.
何小红 :周老师 ,您好 !据我所知 ,您是国内较早从事传播学的系统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之一 ,对推动该学科在国内的展开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您能给我们《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读者朋友们简要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基本情况吗 ?周晓明 :当然可以。人类交流传播的历史与人类自身历史一样长。但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学 ,作为一种具有自觉意识的学科 ,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至今不过百年左右的历史。传播学 (我本人更倾向于称之为“交流传播学”) ,作为研究人类交流传播活动、交流传播现象的科学 ,其形成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19世纪末、2…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研究在国内还没有成熟,但在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研究已被纳入到大众传播学研究之中。传播现象是与人类俱来的、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人类长期没把它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进入信息社会之后,好象一夜之间发现了传播在人类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奋起研究,传播学应运而生。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中被世人最为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在西方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