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虹  孙宇科 《出版广角》2016,(20):75-77
公益广告对于传承社会优良传统,改善社会不良风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媒体为公益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传播优势,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方面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如何进行公益广告的创新,加强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从而有效发挥公益广告的社会和谐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令人关注的课题。本文聚焦于目前处于传播劣势的广播公益广告,针对广播的特殊传播方式,扬长避短,从主题创新、表现形式创新、编排创新等方面讨论了新时期如何有效发挥广播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此外,也讨论了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广播与网络的结合将创造广播公益广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张雨欣  罗健 《今传媒》2023,(10):105-108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公益广告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公益广告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社会风尚、体现主流价值观,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融媒体环境,对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与公益广告间的接触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移动场景中网络公益广告的相关发展策略,提高公益广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率,旨在助推我国公益广告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作为Web3.0时代的主要传播载体,承载着强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任.但同时,新媒体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时也面临着传统传播方式效果弱化、西方文化冲击等多种困境,由此重点要强化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优势以及科技发展,以蕴含更大发展潜力和接受性更强的公益广告形式,拓宽传播途径,扩大传播主体,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更好传播...  相似文献   

5.
公益广告是一种借助于广告载体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形式,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国家,公益广告已被广泛运用于传达政府意识、疏导社会心理、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是“使社会变得更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职能,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精神追求的公益广告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内化于人心的民族心理必然会影响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公益广告只有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研究其传播机制,增强对传统文化心理运用的系统性对于公益广告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文化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了传播观念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建构着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格局,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新媒体为主流媒体的公益广告传播提供了新途径、新平台,主流媒体公益广告传播与新媒体融合,能够让受众在互动中接受公益广告的人文观念,能够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够带来优秀创意的不断突破。  相似文献   

8.
从吉林省目前公益广告传播生态环境以及作品来看,吉林省公益广告传播活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地方特色的完善、稳定的公益广告运行机制。面对中国全面发展地域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层文明建设态势,研究和构建具有吉林省地域特色的公益广告传播生态环境运作机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从吉林省目前公益广告传播生态环境以及作品来看,吉林省公益广告传播活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地方特色的完善、稳定的公益广告运行机制。面对中国全面发展地域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层文明建设态势,研究和构建具有吉林省地域特色的公益广告传播生态环境运作机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广告是文化使者,公益广告有益于传播正确社会价值观,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播技术的革新发展,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给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带来挑战与机遇。我国的公益广告应当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探究我国公益广告在新媒介环境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播提出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罗娜 《东南传播》2018,(4):132-135
作为重要的电视媒介仪式,央视春晚肩负传播中华文化的国家责任,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也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功能,通过饱含中国元素的表达,春晚在全国观众以及全球华人群体之间形成重要的情感纽带.具体而言,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包括具象的中国元素和抽象的中国元素,它们具有重要的社会整合、文化认同以及情感凝聚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方媛 《新闻爱好者》2012,(15):55-56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出现危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式和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公益广告,在实现国家认同构建并以此来教育国民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结合我国具体公益广告案例,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公益广告中进行国家认同构建的方式方法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有人这样说:看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与人文精神,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数量上就能有个大体判断。公益广告是比较适合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的载体,它能潜移默化地向大众灌输公共意识与人文精神,承担着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几年,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发展迅速。然而,尽管新闻工作者已经做了很大努力,也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公益广告,比如“妈妈,洗脚”“青年跑步时助人”等,但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公益广告与今天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还远远不够。公益广告数量少,已…  相似文献   

14.
廉政公益广告是我国新时期建设廉政文化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纵观相关研究文献,我国作出的关于廉政公益广告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了可以有效实现对廉政文化的宣传,积极实施和推进数字化时代的廉政公益广告势在必行。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廉政公益广告的视角出发,以数字化时代为发展背景,通过结合廉政公益广告的主题特点和社会功能,以及廉政公益广告在数字化时代下的传播过程及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现状,并以此为基石,详细阐明基于数字化时代下的廉政公益广告的实施路径,以便营造廉洁社会氛围、促进弘扬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公益广告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作用下,大幅度增强了在传统媒体和户外媒体的传播力度,带来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伴随着数字媒体与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社会动员与治理理念的改变,以及公益广告在出资方匮乏、表现媒介局限、传播动力性不足等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局限,公益广告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提出公益广告在形式、内容和机制等三个由表及里层面进行创新的有关思路,以供有关部门、各类媒体和从业人员批判性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黄蝶 《新闻世界》2013,(2):70-71
公益广告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詹姆斯·凯瑞"传播的仪式观"为基础,探讨仪式观视野下公益广告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传军 《青年记者》2017,(17):100-101
近年来,公益广告在众多的电视节目形式中异军突起,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凝聚和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公益广告在“四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因此,对新时期公益广告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进行探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益广告是指为公益行为、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的,以推广有助于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宣传互动。①公益广告并不追求社会效果上的立竿见影,而是营造出范围广、程度深的舆论环境,以整体的、综合的氛围来影响公众,在潜移默化中以鲜明的舆论导向来引导和激发公众。在新媒体时代,面对众声喧哗的信息环境,电视公益广告要继续发挥其“社会清新剂”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各种聊天工具和交友工具使得人与人的交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对传统交友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的一种冲击,对于传播媒体有着重新洗牌的影响,使得人们对于人际交往的思维和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新媒体的出现是得到了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机等便携移动通信的支持。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新媒体有着更好的目标性,能够对于信息进行及时的推送和传达,并且具有很好的表现能力,能够对于新媒体的不同受众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本文根据新媒体的特点结合社会公众需求,针对传播策略提出四点建议,以期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锦  张秋玲  衡轶 《青年记者》2012,(17):19-20
广告,顾名思义,是“广而告之”的含义.丁俊杰教授对广告的定义是:“广告是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推广商品和服务,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博得广告主预期的效果.”丁俊杰教授对广告所下的定义主要是对商业广告下的定义.广告在类型上大体分为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现今许多媒体上投放的广告绝大部分是商业广告,只有少部分是公益广告.据统计,中国的公益广告在所有播出广告中的比例不到5%,而在这很少一部分公益广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做的公益广告,其中或多或少夹杂着商业因素,不是纯粹的公益广告.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带商业因素的公益广告对企业和社会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