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的混配消毒剂。84消毒液广泛用于餐具、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桔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等,并能杀灭肝炎病毒。为了观察84消毒液在不同浓度下的漂白、消毒杀菌效果,并测定84消毒液中有效氯的含量,我们用爱特福84消毒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类新型的两性表面活性剂-3-[N-(3-烷氧基-2-羟丙基)-N,N-二甲基铵]-2-羟丙基酸性磷酸酯甜菜碱(AHDHPB)的物化性能,包括两性特征、泡沫性能、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临界溶解温度。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在pH=4.0~7.0范围内显示两性特征;在pH=5左右具有优良的发泡力、泡沫持久性和室温下优良的水溶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γcmc)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要低,属于高效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原理出发,具体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农业、日用品三个方面的应用,同时也对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次采油(EOR)成为一种在一、二次采油之后有效提高采油率的重要技术,而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中表面活性剂驱和三元复合驱(ASP,即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则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三次采油技术。本主要介绍和概述了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性能、应用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堆肥中筛选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然后对筛选得到的菌种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生物表面活性剂.同时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进行萃取、柱层析等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得到较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一种较好的提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然后采用液质联用对提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堆肥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  相似文献   

6.
用四乙烯五胺、环氧氯丙烷、硬脂酸制备聚合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其水溶液的电导率,表明它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上存在差异:聚合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单分子胶团;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预处理步骤op-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等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对黑鸭绒漂白效果的影响.实验选用的温度为50℃,氧化时闻为1h,H2O2用量为9ml/L,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的助漂作用较好,得到的鸭绒白度最高、损伤最小.  相似文献   

8.
根据石油开发过程的方式,将石油开发分成三个阶段: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在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需要进行三次采油。三次采油主要有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驱和微生物驱。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是化学驱中的一种重要驱油方式,本文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分类、驱油机理、技术要求、注入参数和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同时对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种类和性能,及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和其改性产品在化妆品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和蛋白质作用的方式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结构、浓度和其理化性质有关。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多种类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氟表面活性剂及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以蛋白质-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特征为出发点,综述了该体系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包括二者作用时所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理论,复合物的吸附机理及其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总结分析了蛋白质分别与各类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过程中作用力特征、相行为、作用机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表面活性剂辅助乳化微萃取(SAEME)-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水中酞酸酯实验项目。该项目以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为基础,表面活性剂代替该技术中的分散剂,对比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分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取得了较好的萃取效果,同时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高效低耗,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2.
唐世华  郑忠 《天中学刊》1995,10(3):22-28
在汇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制备亚砜类表面活性剂的三种方法,列出了其表面物化性能数据及在有关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pH=4.5的HAc-NaAc介质中,痕量硫氰酸根能阻抑以2,2’-联吡啶为活化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炕基苯磺酸钠 (SDBS)为增溶剂,银催化过硫酸钾氧化天青(Ⅱ)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测定痕量硫氰酸根的阻抑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方法.该法检测限为2.0×10-2mg/L;线性范围为0.02-0.20mg/L.用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尿液中痕量硫氰酸根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新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醇双氧乙烯基乙酸为原料,与二乙三胺反应合成了咪唑啉环,进而合成了乙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临界胶束浓度,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HLB值之间的关系,引用戴维斯的HLB基数,对决定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关键因素HLB进行了讨论,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产品开发、实际生产、综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界面张力对三次采油中的表面活性剂驱具有重要意义,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使表面活性剂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是在三次采油中关注的问题,在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矿物离子,并测量其界面张力,分析了矿物离子种类和浓度对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液体洗涤剂中的应用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体系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洗涤剂去污率变化的分析,根据正交实验数据优选复配比例,配方选用环保型洗涤助剂作代磷试剂,并对液体洗涤剂中甲醛含量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考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有效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提高体系活性。目标产品洗涤性能良好、温和、安全和绿色,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液体洗涤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PVP在水中溶解时间较长,本实验是在PVP溶解时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按10﹕1或20﹕1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得PVP的溶解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测定密度、粘度、沸点、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六次甲基四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加速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解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加速了PVP的溶解;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PVP复配液的密度、粘度有影响,而对沸点、紫外吸收光谱并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吸附过程的疏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金本 《天中学刊》2000,15(2):26-31
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烷基三甲溴化胺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数据。讨论了疏水效应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从水溶液中吸附到活性炭表面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室温下表面活性剂的烃链尾巴自水中移出时总伴随着大的熵增和接近于零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也为一负值,由处理结果得到了分别来自水分子建构和开辟空穴贡献的热力学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性能及其应用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类、性能、应用等各方面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对研究实用化工科研人员深入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和作用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