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何种地位。”学校应该是一个读书的场所,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的榜样和导师,藏书、读书,理应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素养。阅读,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职业品位,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为积极倡导教师阅读的良好风尚,为广大教师的阅读提供服务和帮助,本刊近期新辟“读书”栏目,并拟与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等联合举办“读书”征文活动,来稿请紧扣“读书”这个话题,或推介,或述评,或感悟,或指瑕,要求观点鲜明、行文流畅、短小精粹。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与。让我们与书为友,以书为师,享受精神富有的欢乐,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其中特别要求“读整本的书”。课标还要求高中阶段“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课外练笔就是自由写作,正如老舍先生告诫初学写作者“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把阅读与练笔紧密结合起来。读书练笔,是指学生以所读的书为话题自由写作。只要与书中内容有关的都可作为写作内容。如对某个词的用法分析;对一个人物或几个人物的看法;对文本写作技法运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这些哲人哲言中,我们可以感受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有多种形式,“立体阅读”应该是较为时尚的提法了。所谓“立体阅读”,是指借助多种手段和形式,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选择不同阅读平台,对读物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型阅读。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离不开阅读能力的提升,“立体阅读”克服了课堂阅读局限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热情。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旁观者,要及时进行学情收集整理分析,针对性加强方法技巧点拨指导,并对学生“立体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矫正。学生“立体阅读”能力提升,必定为语文学习带来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面对琳琅满目的儿童文学图书市场,“成人应该如何为儿童选择读物才是最适宜的”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为儿童选择文学读物有三个原则:使儿童快乐、洋溢爱与情感、引领儿童成长。因此,成人应抛弃自己的阅读成见。尊重儿童读书的兴趣,让儿童参与决定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方式,让儿童在书中“读”出乐趣、“读”出感觉、“读”出美妙、“读”出人生的韵味,在爱与情感中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阅读名著是中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说明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由于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再加上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名著阅读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6.
潘玲英 《广西教育》2013,(25):9-9,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刚刚能够借助拼音和字典进行浅显阅读,因此,他们会在内心深处带着一些新奇和渴望,尝试通过阅读去了解大千世界,以不断丰富和增强内心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1.树立爱读书的榜样,让阅读成为家庭休闲方式。2.多朗读。和孩子们一起朗读书中的片段和对话。3.某些章节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细读,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和钻研精神。4.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读物。5.如果孩子表示喜欢某个作家,推荐他阅读此作家的其他作品。6.循序渐进,先看连环画,后看经典读物。7.可以通过杂志、CD、有声读物等来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8.不要迷信文学名著,假以时日,孩子的阅读品位会自然提高。9.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一直有阅读的乐趣。法国《读书》杂志给家长的关于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莹 《现代语文》2010,(7):42-42
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阅读总量应在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深入扎实地开展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所谓“劳于读书,易于作文”,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7-9年级学段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10.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源泉.由于它主要在课外时间进行,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教师在场,因此,要获得成效应主要采取以下策略:提供驱动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创造条件,确保读物的落实和足够的阅读时间;强化指导,授之以“渔”,促使学生自能读书.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本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调查结果,课题组在中职学校落实“读物管理”的实践中,确立了“以阅读为核、以活动为轴、以引导为翼”的“读物管理”总体思路。即引导为主,以语文学科融入为切入点,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用具体实践扎实推进,结合自媒体,开展了以“一月读一书”(整本书阅读)为主线,以学生的读书笔记为展示方式的一系列阅读活动,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以创设书香校园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终助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12.
何捷 《教师博览》2023,(32):30-3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立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明确提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还要学习阅读方法,做到会读书。新课标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按照学段递进,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达到基本的阅读量的要求,落实“多读书”和“读好书”。例如第一学段,多读浅易的图画书,多朗读优秀的儿歌,自由阅读童话书;第二学段,多读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儿童文学名著、中国古今寓言和神话传说等;  相似文献   

13.
房兴和  匡吉 《现代语文》2002,(11):31-32
大语文教育观使得阅读理念有了新的突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如人意的。有人根本就不爱读书;有人读书只是为了猎奇,趣味甚低;有人读了不少书,可只知道“书云亦云”,自己的大脑成了作者的跑马场。对高中生的阅读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试图抓住主要矛盾,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以下三方面。一、从人生高度确立阅读意义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考试得分。这大概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读书与人生意义之间的关系。一个高中生的阅…  相似文献   

14.
“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确.读书能益智.读书能养性.阅读可以使人及时接受信息.获取知识.更可以体味人生.陶冶性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人一生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是增长见识的手段。读书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为例,对初中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语文教学策略,提出了优选读物、巧用方法、日积月累、学思践悟的思考与建议,旨在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一、试题 1.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读书生活,抒写读书情趣;可以总结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可以畅谈读书体会,感受读书快乐;可以对读物  相似文献   

1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黑发不知勤学早,自首方悔读书迟。”这一句旬读书名言如一颗颗闪烁的繁星充斥着我们的耳鼓,那么隽永,那么深邃,它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阅读多么重要,一日也不能荒废。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读书交流会,是初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借助读书交流会,精心选择阅读读物,设计交流话题,不断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书缘40年     
我是一介书生,40年多来,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我想与刚出道的青年教师聊聊有关“书”的事。 1.爱书 “一个教师,要热爱读书,并懂得怎样读书。”这是我经常与朋友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渎整体的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就和人的身体发育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物质营养一样,滋养心灵的精神营养同样要丰富而全面。由此可见,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