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对酸碱概念认识的发展,总结了酸碱理论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性的主要理论和观点,并对各种理论的优缺点做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系统介绍了皮尔逊的软硬酸碱理论及其新发展,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该理论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化学的发展历程中,酸和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对酸碱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对酸和碱的系统研究是近两三百年才开始的。随着对酸碱认识的深入,化学界先后形成了诸多理论,如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Cady-Elsye酸碱溶剂理论、Bronsted-Lowry酸碱质子理论、Lewis酸碱电子理论和软硬酸碱理论等[1]。中学阶段对酸碱的教学主要基于酸碱电离理论展开,其实酸碱质子理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4.
介绍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的软硬酸碱原理,用它定性地解释了自然界中矿物的存在形式、络合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并指出它在选用有机试剂或掩蔽剂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考虑了酸碱滴定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基础上,按照实验测定的步骤,使用DelPhi语言,设计了一款计算酸碱滴定不确定度的软件,并对该软件的理论基础和程序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该软件拥有友好的界面,易于使用,可用于教学过程中各种酸碱滴定法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  相似文献   

6.
介绍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的软硬酸碱原理,用它定性地解释了自然界中矿物的存在形式、络合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并指出它在选用有机试剂或掩蔽剂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将《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一章中酸碱理论的内容提到盐类水解的前面介绍,统一了盐类水解与溶液酸碱性的公式,并与后续课程《分析化学》中酸碱滴定部分的内容前后一致,保持了连贯性.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化学变化都属于酸碱反应,掌握酸碱反应的本质和规律,研究酸碱理论是化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很早以来,人类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酸碱理论开始产生,并逐步被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有机物酸碱性的比较是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高校强基笔试的重要考点,每年的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中都会从酸性比较、碱性比较、碳正离子稳定性等角度进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酸碱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物质的酸碱性.目前主流的酸碱理论包括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软硬...  相似文献   

10.
酸碱质子理论中有丰富的辩证内容,以充实有关酸碱质子理论辩证关系的理论,本文对质子论中的辩证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使用酸碱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和终点误差公式,讨论了多元酸碱滴定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方法简明可靠,用于多元酸碱滴定教学中,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酸碱理论是化学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从广义的酸碱理论来看,在化学中绝大多数的化合物都可看成是酸碱加合物,所有的化学反应,除奇电子分子的自由基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外,都属于酸碱反应。因此使学生系统地、历史地掌握酸碱概念和酸碱反应的实质和规律,是从理论上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酸碱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世纪。随着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酸碱概念也得到不断的变革和扩展。本文拟对过去近三百年来酸碱慨念的演变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软硬酸碱原则是在路易斯酸碱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路易斯酸碱形式多种多样,它们的反应也较复杂,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量的理论使之连贯起来。人们在发现它们存在软硬酸碱两类的同时,也发现了它们之间反应时的一个经验性规律或原则,这就是软硬酸碱原则。这个原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  相似文献   

14.
判断Lewis酸碱强弱的标准主要根据形成酸碱加合物的稳定性及酸、碱取代反应进行的程度;通过找到影响酸碱强度的因素及测定Lewis酸碱强度的方法,可使Lewis酸碱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对生物金属离子软硬酸碱标度的三种方法,讨论了软硬酸碱规则在无机化学,特别是生物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酸碱理论是随着人们对化学中一些反应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末 W·Ostward 和 Arrhenius 提出酸碱的电离理论: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碱,这一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按照这一理论,离开了水溶液就没有酸和碱的反应,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表现出有酸碱性物质也不一定有 H~ 和 OH~-离子。1923年 J·N·Brsted 提出酸碱质子理论。凡能释放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并提出了共轭酸与共轭碱的概念。这一理论扩大了酸碱的定义和反应,并使酸碱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酸碱理论发展历史,自然比较了各理论优势及缺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软硬酸碱的定义、分类、理论基础及酸碱软硬度的探讨,指出软硬酸碱原则对定量研究一些化合物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机化学理论内容繁多,具有很鲜明的学科性,例如C~(IV)结构理论,游离基、亲电、亲核反应理论。而无机化学中的重要的氧化还原及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并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这当然与有机化合材料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反应千变万化的客观因素有关,同样也有人们对无机化学理论在有机化学中应用认识不够的主观因素。本文仅对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广泛应用做一抛砖引玉的综述,力求做到把酸碱理论真正与有机化学的结构和反应理论结合起来,进而说明更多的有机化学的问题。1 酸碱理论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经典酸碱理论的基础上,劳伦斯,路易斯相继提出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将酸碱概念推广。从而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范围,再不局限于含氢元素存在于水溶液中的一类物质。有一些特定的因素说明酸性的强弱,本文仅讨论影响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因素。 影响无机含氧酸强弱的因素,目前许多文献上都没有统一解释,各持己见.因都有一定的实验基础,也能解决一定的问题。许多事实说明,无机含氧酸的结构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当然,外部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