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构主义的澄清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近几年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对建构主义的批评和误解也有增无减.首先,本文追本溯源,从当代建构主义的时代背景和一般特征出发,回答了"为什么说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或实证主义相对应的认识论".其次,从理论发展方法的"演绎法"视角,阐释了建构主义与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典型案例--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观对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的影响,以揭示建构主义给教育教学理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反思建构主义在教育实践中的困境.本文期望通过在认识论、方法论、实践三个层面系统理清与反思建构主义,促进人们对该理论的深层次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航 《文教资料》2009,(9):177-178
建构主义理论给予高职教育许多启示: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意义建构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包含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搭建桥梁、组织协作、展示成果和反思过程六大基本要素.我们要汲取建构主义的理论精华,不断实践、探索,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类课程模式,论证主动性课程建构的理念以及如何处理好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复杂关系的方法,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层面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意涵、理论基础及流派的梳理入手,对建构主义所倡导之"自我的知识"和"自主的学习"进行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悖论进行批判与反思,指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尚有发展与改善的空间。在对建构主义理论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本文亦尝试从建构主义与它理论的兼容、建构主义内部各流派的融合两方面,为其未来发展前景给予建议,以期让建构主义真正为教育实践所用。  相似文献   

5.
从建构主义理论入手,围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提出建构翻译教学的新模式,即:布置任务,发现问题,自主钻研,合作交流,评价反思。  相似文献   

6.
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类课程模式,论证主动性课程建构的理念以及如何处理好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复杂关系的方法,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层面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类课程模式,论证主动性课程建构的理念以及如何处理好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复杂关系的方法,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以上外版<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Big Bucks the Easy Way一课为例,根据笔者与学生进行的自主教学与自主学习实践,针对建构主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如何发挥教师主动性、赋权于学习者、营造协作互动、进行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开龙  韩立萍 《教师》2011,(14):81-82
笔者对布鲁纳建构主义与叙述的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评价,并从关注知识的建构、依靠背景知识建构、建构主义的学生观等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举例说明建构主义与叙述原则在医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大学—区域伙伴合作关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其内在的理论基础。从教师专业发展层面来看,作为社会生态转变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植根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脉络和实践反思,对构建大学—区域伙伴合作关系提出了内在要求;从组织层面的多元主体合作来看,系统理论和资源依附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大学—区域伙伴合作关系构建提供了系统与资源协同的理论支持;从个体层面的交往互动来看,对话理论和交往行动理论为我们理解教师主体能动性提供了有益启示;从大学—区域伙伴合作的"共生关系"属性来看,从社会交换理论走向共生哲学理论,以建构文化融合视域下的伙伴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于建构主义的很多片面理解与误读仍然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存在,这对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无疑产生了诸多影响和障碍。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体系中去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挖掘是对建构主义思想形成更加深刻和正确理解的一个重要研究路径。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产生于经验主义向传统理性主义的挑战过程之中,并通过调和理性与经验而得以产生;其核,心内涵体现在认识结构的确立、自由精神的彰显、理性认识的不可能性以及有价值知识的辨析等四个方面。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表明:建构主义应定位为认识论而非本体论;人不能超越自身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知识,知识的建构是有方向性和标准性的;建构主义不是一种实践方法的标签,而是一种指向人的深层认识及其机制的理论解析,更是一种判断各种流变不居的教学实践方法的价值准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其在工程制图中的教学和实践.用建构主义指导工程制图的教学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建构主义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在教育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 ,在科学教育上指出了科学知识学习的困难性。但激进的建构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根本上有悖于科学理性 ,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科学学习的困难性夸大为科学知识不可传授 ,这给教育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混乱。在我国进行科学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 ,在应用建构主义原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 ,应注意防止激进的建构主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建构主义教育领导观的思想基础,对建构主义领导的含义和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建构主义领导的基本主张,这对于改善学校领导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导结合"123"模式,是由中山电大探索形成的面授和多种远程教学手段混合使用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6.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下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具体应用角度出发,探讨运用支架式教学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对翻译教学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和改进,在本质上和建构主义的核心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具有趋同性。在建构主义视域下,个性化阅读可以被定义为:学生个体在自身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以文本的语言符号为建构对象,在阅读共同体中建构意义的学习型阅读。教学实践中,个性化阅读主要存在教学可行性的困惑、教师的角色困惑、教学设计的困惑这三方面的困惑。为消除困惑,本文分别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等加以理论应对。  相似文献   

18.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下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具体应用角度出发,探讨运用支架式教学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对翻译教学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为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文章论述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大学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新启示,结合本科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该门课程教学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该门课程的实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从理论基础、选题原则和选题实践几方面,对开发化学CAI教学课件的内容选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