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浑是晚唐一位优秀而颇受争议的诗人,不少诗家认为他“气体卑弱”,实属不当。许浑诗歌无处不充满“气”,其中包含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声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缜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  相似文献   

2.
试分析南宋江湖派诗人接受借鉴许浑诗歌的原因,以及江湖派诗人对许浑诗歌的具体接受。  相似文献   

3.
试论许浑七言律诗的艺术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浑,字用晦,是晚唐时期一位比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别是他的七言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整练工致、风格清新,思想性与艺术性都比较好。宋代范唏文《对床夜语》云:“李、杜之后,七律当学者,惟许浑而巳。”虽未免偏颇,但许浑七律有着一定的成就却是无疑的。 首先,在七律至“中晚而始备”的过程中,生活在晚唐早期的许浑对七律形式的发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上,探讨晚唐诗人许浑写作咏史怀古诗的直接动因及诗歌的内在含蕴,并对其诗歌定式之弊端给予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气”是方东树诗歌批评最重要的审美范畴。方东树认为诗歌必须有“气”,有气才有生命,才能活;在诗歌章法上,方东树提出“气脉”之说,要求诗歌“气体高浑”,血脉灌输,又要曲折变化,往复顿挫;在诗歌风格上,方东树强调了“气势”,尚刚健之风,反对“气骨轻浮”。  相似文献   

6.
许浑是晚唐诗坛上最有争议的作家,后人对其之评价可谓毁誉参半,本文从当时名流对许浑的推许,许诗心态气质之时代特色,对偶声律之精七工稳,以及气象局促,语意重复之弊病等方面作了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无论从褒许还是贬许的角度来看,许浑都堪称“晚唐正变之首”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林逋与许浑皆好佛学,崇陶诗。相近的思想性情使林逋与许浑诗作有趋同倾向。林逋对许浑诗歌的接受表现为两点,一是在字词的选择上承袭许浑;二是诗风同宗平淡闲适,在艺术上相近却不相犯。  相似文献   

8.
在晚唐诗歌发展史上,许浑是最饱受争议的一位诗人,从唐宋学人对许浑的批评中可窥见一斑:褒扬中夹杂贬抑。许浑的诗,在获得极高评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否定的声音。唐宋对许浑毁誉参半的评论,拉开了长达千年的许诗优劣之争。这反映了文学风气的转变,以及文学思想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早在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并将文章称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气”之文学现象,的确普遍存在于历代作品中,窥其作品,可知其人心性。诗歌自然也不例外,及至大唐。可以诗取仕,诗歌地位可谓至高.唐之帝王们自然也留下不少诗篇。“气”质竞为不同.略谈之。  相似文献   

10.
钟嵘“气之动物”之“气” ,并非如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是指“气候”、“节气” ,而是指万物以此生 ,万象由此始的元一之气 ,即“元气” ;钟嵘的诗歌生成观 ,也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亦本前人之说”、“本于旧说” ,它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史上 ,是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曹丕的诗歌独具个性的内在之“气”,有着丰富的含蕴,它具体地体现在作家及其作品的“真情”、“个性”和“风力”之中。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诗人许浑终身半仕半隐。许浑的仕途没有走向显赫,并非如其时的其他一些怀才不遇的才子那样,由于时代衰败,进身无门,遭受压抑打击,而是其自身的选择。本文认为佛教禅宗思想以及心灵世界难解难分的隐逸情结让许浑徘徊于林泉与魏阙之间,同时造就他诗歌水意象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吕海龙 《现代语文》2007,(12):110-111
晚唐诗人许浑在其诗歌的现存数量、诗歌发展史上的作用、对诗人创作的影响以及后人对其评价等方面都足以证明,他是一颗被尘埃蒙蔽的明珠。  相似文献   

14.
许浑,是与杜牧、温庭筠、李商隐齐名的晚唐诗人,其律诗创作贴近现实,取材广泛,风格多样,“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继承并发展了唐诗优秀创作传统,标志着唐代律诗已发展到纯熟的新阶段。本文以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为视角,紧扣许浑“生涯半别离”的仕宦经历,就其怀古伤今的咏史诗、独辟蹊径的边塞诗、各具特色的山水诗等几种题材的律诗创作,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概略地论述并充分肯定了许浑律诗创作的成就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许浑诗歌清新浅切、丰润秀丽,其诗句法表现出稳固、少变化、重复的模式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许浑诗歌具有偶对精切、格律工稳、诗风浅近的特点,许诗的特点符合韦庄重审美、轻功利的文学思想。加以二人同处晚唐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在师承上皆受杜甫、白居易的影响,故此韦庄甚为推重许浑,在其诗歌创作中接受化用许诗的艺术手法非止一端。  相似文献   

17.
许浑诗歌多水 ,客观方面的原因是他一生足迹所至 ,居住地多是水源丰富之地 ;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原始意象 ,诗人运用水的意象抒情言态。与此对应 ,许浑诗中的水分为两类 ,一是自然原质之水 ,一是诗人意象之水  相似文献   

18.
《全唐诗》中的一首误收诗--《三十六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康熙四十二年开编的《全唐诗》,是有史以来最大,收一代诗歌最全的诗歌总集,但《全唐诗》编者因“迫于王命,匆速草率,未及遑暇”,前后仅用一年半时间即告完成,故其中不少舛误纰漏。从相关古书有无收录和诗人风格两方面来考辨《三十六湾》一诗,其作者应是南宋著名诗人姜夔,而不是许浑。《全唐诗》误收了此诗。  相似文献   

19.
曹丕的《典论·论文》作为我国较早的文学批评专著,它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开创了以“气”论文的先河,深刻影响着后世的文学理论家。曹丕的诗歌创作深受文学理论的影响,“气”之概念在其诗歌创作中有多重反映。其诗歌之“气”,既表现出帝王的阳刚之气,又有文人才子的细腻情思。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既有阳刚,兼含阴柔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诗歌的百花园中,题叶诗不失为一朵艳丽的奇葩。题叶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题诗方式,由来已久。白居易的“闲拈旧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许浑的“晚收红叶题诗遍,秋待黄花酿酒浓”等句,表现了诗人题诗于叶的一种潇洒浪漫的闲情逸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