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雷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2):101-105
1916年袁世凯帝制覆亡后,北洋政局有向和平发展的可能,实力派和非实力派在约法问题上的反复争论,反映了这种走向。国民党、进步党急于分享反帝制果实,一味要求无条件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段琪瑞为实现南北统一而作出让步,《临时约法》再次恢复。  相似文献   

2.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从前清官僚转变成中国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后又成为正式大总统,但是对于这,他还是不满足,最终走向帝制复辟的道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度,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杨度参与洪宪、丁已复辟及其思想根源,作一初步探讨。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总统。1914年末,袁的御用造法机构“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3人,将其姓  相似文献   

4.
杨度,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杨度参与洪宪、丁已复辟及其思想根源,作一初步探讨.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总统.1914年末,袁的御用造法机构“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3人,将其姓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以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而告败。袁世凯在内外反动势力支持下,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不仅如此,袁世凯又玩起复辟帝制之火。于是,群起而攻之。不久,袁世凯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袁世凯死后,除大  相似文献   

6.
林增平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一书,引用了下述一条史料: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国务院”的名义通电全国说:“袁大总统子本月六日已在京因病薨逝,业经遗令遵照约法第二十九条宣告以副总统黎元洪代行中华民国之职权。”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打倒封建帝制,并终于以暴力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在短短三个月内,他颁布了三十多件有关维护民主权利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法令措施,还用他的名义公布了《临时约法》。  相似文献   

8.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舌,袁世凯成为中外瞩目、决定中国未来政治走向的关键人物。革命党人希望他成为中国的华盛顿,拥护革命;清政府和一切反对革命的人们则希望他成为曾国藩,荡平起义。袁世凯经过权衡利弊,选择了共和,因而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民国改元后,封建统治的社会根基仍很牢固,在民国和国民之间还存在客观距离。袁世凯利用社会上的复辟思潮,在群小的包围下,悍然帝制自为,背叛民国,最终众叛亲离,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试验修订本)上册第9页介绍护国运动时写到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宣布取消帝制 ,但还想继续当大总统。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不久 ,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学生们就发问 ,护国运动到底是怎样结束的?袁世凯是死了 ,领导护国运动的那些将领是怎样结束军事行动的呢?而课本和教学参考书都未提及。下面就这个问题简单介绍一下。1916年6月6日 ,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6月7日 ,黎元洪依法就任正式大总统 ;29日宣布遵守《临时约法》继续召集国…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主持制定,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公布施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和颁行,是中国制宪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笔者所见最具权威及影响力的两部《中华民国史》,于其在临时参议院通过的时间或语焉不详,或注释有误;而那部治民国史者案头必备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在收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却对其通过日期做了不准确的说明,或有必要做一辨正。  相似文献   

11.
冯一下 《历史学习》2006,(11):40-40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而由临时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政治体制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87页写道:“革命派企图用《临时约法》来限制袁世凯独裁,以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国立国之初政体混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时有"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表述。中华民国立国之初,孙中山先生先取总统制共和政体,进而又改用责任内阁制。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后,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一度还因复辟而出现短暂"帝制"。袁世凯帝制自为失败后,又恢复了责任内阁制。政体形式的反复变化,折射出了民国之初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共和革命的艰难困苦。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的相关表述不规范、不准确,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现象。基础教育涉及面范围广泛,影响较为深远。因此澄清事实,辨别真伪,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高考》2009,(1)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相似文献   

14.
袁世凯成败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成为中外瞩目、决定中国未来政治走向的关键人物.革命党人希望他成为中国的华盛顿,拥护革命;清政府和一切反对革命的人们则希望他成为曾国藩,荡平起义.袁世凯经过权衡利弊,选择了共和,因而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民国改元后,封建统治的社会根基仍很牢固,在民国和国民之间还存在客观距离.袁世凯利用社会上的复辟思潮,在群小的包围下,悍然帝制自为,背叛民国,最终众叛亲离,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15.
这一节教材讲了三个问题,"袁世凯的卖国和复辟帝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一 "二次革命"1913年的"二次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其经过、结果如何?教材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被刺和善后大借款来叙述"二次革命"发生的背景.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北洋军阀掌握了中央政权和直隶、河南、山东、江苏、东三省等省的政权.但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有十几万军队和南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任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从这时开始一直到袁氏帝制自为失败郁郁而终,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这期间却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袁世凯在这段时期,对政府机构的许多方面做出了比较大的改动,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的整合上。  相似文献   

17.
1920年至1924年的联省自治(简称联治)运动,湖南推行最早,时间较长,在全国引起的反响也较深。本文试就湖南联治运动加以评介,提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一湖南联治运动的由来民国成立以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通过临时参议院制订的一部具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临时约法》,曾有约束封建专制独裁的作用,遭到袁世凯的反对。他悍然撕毁了《临时约法》,解散了依据《临时约法》所成立的国会和所起草的《天坛宪法草案》,另外召开所谓约法会议,制订一部有利于他专断独裁的《新约法》。并借此由总统登上皇帝的御座,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复辟。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政体形式系根据1911年11月公布并于1912年1月又修正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行政首领“有统治全国之权”,显然采取的是美国式的总统制。及至1912年3月,在孙中山即将辞职、袁世凯即将上任之际,南京临时政府参议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终又废除总统制而改行责任内阁制。短短二个月的时间,国家政体作如此变化,而且对这一重大变化,以往一般著述仅一笔带过,鲜有论及。本文试就这一转变,略陈固陋,尚蒙赐教。  相似文献   

19.
李佳白是活跃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舞台上的著名传教士。他与袁世凯相识于维新时期,视袁为维新人士,格外推崇袁世凯在新政中的政绩。袁世凯积极拉拢传教士,向外界昭示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以获取列强的支持。李佳白则极力支持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并为其专制行为和复辟帝制辩护。李佳白与袁世凯的关系折射出庚子事变后中外关系的变化,也反映了传教士对袁世凯和辛亥革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在窃取民国临时大总统后 ,就开始逐步谋求复辟帝位。与此同时 ,由他操纵的“地方自治”也在积极筹备进行 ,其中京兆地方自治首当其冲。 1 91 4年 7月 ,以京兆为特别区域 ,首先推行地方自治 ;设立京兆地方自治筹办所和京兆自治研究所 ,指导自治运动的开展和培养自治人才。但是这次地方自治 ,实际上只是袁世凯为了达到称帝目的而施放的一颗烟雾弹 ,随着复辟帝制的失败及袁世凯的死去 ,京兆地方自治也草草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