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扬州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剧《白衣圣人》继获得江苏广播剧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二等奖后,又获全国二等奖。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再次听了广播剧《白衣圣人》。短短的几十分钟,笔者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被带进那茫茫的帕米尔高原,带进那一个个神奇的故事。随着剧情的波澜而跳跃,随着剧中人  相似文献   

2.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许许多多“战地记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最前沿,发回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向武汉陆续派出了近两百人的报道团队,让我们看一下在战“疫”一线的“逆行者”们的身影吧。蒋晓平:我们与白衣卫士并肩作战。“过去的半个月时间,一直和我曾经学习、工作了11年的城市战斗在一起,真正同呼吸、共命运.每每回想起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热泪盈眶,愿武汉挺住,世界祥和!”  相似文献   

3.
赵:许多人大概都还记得,最近几年来,医务工作者收取红包、误诊伤人、见死不救、为获取高额回扣开大药方等现象在某些媒体频频曝光,有的媒体在一些批评文章中甚至把医务工作者称为“黑衣天使”和“白衣狼”,使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变得非常委琐甚至丑陋。  相似文献   

4.
贵在深入     
反映东北三省卫生改革情况的一组三篇报道:(《“死水”化“激流”的启迪》、《白衣上的“污迹”透视》、《“规矩”与“方圆”的思考》(见1月5日、7日、9日“新华社新闻稿》),在内容上先是谈改革给我国医院注入活力,再是谈目前医院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讲到完善医院改革必须采取的措施。纵观这三篇采访札记,不难看出记者采访作风十分深入,工作态度严肃认真,调查材料严密周全。目前在我们社会里有这么一种情况,记者要给他歌功颂德,他会热情接待;如果你要反映了解他的问题,他便冷眼相待,处处刁难。据这组报道的  相似文献   

5.
近期。一些媒体刊登的一则《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毒”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报道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将名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写得惊心动魄,生动感人。但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回事。完全是罗贯中老先生的杜撰和张冠李戴的拉扯。  相似文献   

6.
1994到1996年,是内地乐坛白衣飘飘的年代,以老狼、高晓松为标志的校园民谣,在第一时间将青春的温度直送到千家万户后,旋即伴着互联网的兴起,恐龙似的消失。时隔十年之后,2006年,又被称为了“民谣年”。从2月到12月,中国的北方到南方,在各种民谣音乐节上,新一批的民谣人抱着吉他坐到了人群面前。却不再白衣胜雪。他们面目苍凉,穿暗色布褛,戴旧毡帽甚至靠着盲杖,他们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是野草一样坚韧并蔓延着的真正的城市民谣  相似文献   

7.
白衣观音图像有密教和本土两个系统。目前我们所常见的均属本土系统,其产生时间大约在盛唐,其形成与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文化渊源和民众的信仰心理需求有关。白衣观音图像区别于其他观音图像的突出标志是其头冠之上披覆袈裟或头巾,这种造型源自南北朝着"覆头袈裟"的禅定僧形象,后过渡到初盛唐着"披冠通肩式袈裟"的一般菩萨形象,不久白衣观音的形象得以确立。盛唐著名画家吴道子可能描绘过白衣观音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  相似文献   

8.
1994到1996年.是内地乐坛白衣飘飘的年代.以老狼、高晓松为标志的校园民谣.在第一时间将青春的温度直送到千家万户后.旋即伴着互联网的兴起.恐龙似的消失。 时隔十年之后.2006年,又被称为了“民谣年”。从2月到12月.中国的北方到南方.在各种民谣音乐节上,新一批的民谣人抱着吉他坐到了人群面前。却不蒋白衣胜雪。他们面目苍凉.穿暗色布褛,戴旧毡帽甚至靠着盲杖.他们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是野革一样坚韧并蔓延着的真正的城市民谣。[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毛德胜 《传媒》2015,(6):78-80
关系框架理论认为,人际传播的主体会基于各种传播因素的感知,去激活“支配—服从”或“亲近—分离”的关系认知框架,以理解和判断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调适传播行为.虚拟人际传播中,多种支配因素的消解和情境的模糊化,导致传播主体头脑中的“亲近—分离”框架会优先于“支配—服从”框架的激活,并因为“差异突出”而对后者激活进行压制.在此基础上,双方涉入程度会不断加深,会使“亲近—分离”框架得到“一般强化”.这种独特的传播机制会使虚拟人际传播呈现出更多非理性和情感化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称,尽管决定推迟股东提名董事会候选人的截止时间,但能够拯救雅虎避免"落入微软虎口"的"白衣骑士"还没有现身.  相似文献   

11.
崔敏  兆卿 《记者摇篮》2004,(9):42-42,47
被人们和报刊热情歌颂的广大医护工作者。是抗击“非典.攻坚战的先锋战士。在人们谈“非典”而色变的时候。在危险和考验面前.是这些白衣天使义无所顾,坚强果敢,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忠实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做驱走SARS、保护健康的忠诚卫士.使患者的生命因她(他)们的无私奉献而更加精彩。新闻记者们则以浓墨重彩赞颂白衣  相似文献   

12.
《高明的生活方式》的封面,是身着白衣的作者发型上梳的面容,给读者的感觉是任何时候都和蔼可亲。本书的腰封上写着:“年逾九十的医师给你的赠言”。作者名叫日野原重明,是圣路加国际医院的理事长、名誉院长。现在,《高明的生活方式》一书正在畅销中。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浙江的“鼠疫”防疫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存灵 《浙江档案》2003,(5):40-40,44
今春以来,突如其来的“非典”的确闹得国人人心惶惶,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政府防疫能力问题。60年前的浙江大地,也正是鼠疫等病菌横流肆虐,弄得人人自危。不过,那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一群披着白衣大褂,干着与医生天职相反的罪恶活动的恶魔——日军细菌战部队人为制造的灾祸。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是如何进行鼠疫防疫战的,这也许对我们今天的抗“非典”斗争有所借鉴。鼠疫,俗称“黑死病”,又被称为“一号病”,是可怕的烈性传染病。14世纪,这一“黑色疫魔”的足迹曾踏遍了欧洲大地,夺走了2500万人的生命,占…  相似文献   

14.
乡镇卫生院,这个医疗卫生网络的前哨,在相当长的时 期里,担负着我国数亿农民的医疗重任,一度也有过 大红大紫的辉煌。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个一度辉煌的“白衣部落”, 却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资金紧张,医疗设备陈旧简陋,从医人员素质偏低,即使学有所成也难以施展才华。 伏牛山区某乡卫生院,组建于1966年,肩负着全乡近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媒体还会发生变革,本文提出“七大猜想”,聚焦媒体变革. 猜想一:媒体秩序.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区分,会在融合媒体的概念之下,实现整合、统一.在融合媒体的形态下,会诞生出以内容或服务的差异化进行分割的媒体品类. 在融合媒体的形态下,媒体大与小、高与低的影响要素会发生变化.以往媒体秩序下的一些媒体价值要素,会显得不再重要.媒体的“去行政化”将更彻底,“媒体级别”的高低,将不再是媒体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赵金 《青年记者》2012,(19):30-33
如果媒体不揭黑,社会将会是什么颜色 曹保印 只要揭黑,就必然会存在风险,有时甚至是巨大的风险.而风险的剑锋所指,并不是只有少数的“揭黑者”,还会有更大多数的“看揭黑者”以及由“制黑者”、“揭黑者”、“看揭黑者”共同组成的社会.而所谓“黑”,既可以是道德问题,也可以是制度问题,还可以是法治问题、政治问题、历史问题、游戏规则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用智能ABC输入含有英文的中文句子时.使用Ctrl+Space切换中英文输入状态十分麻烦。其实在智能ABC输入拼音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输入英文.可以不必切换到英文方式。键入“v”再输入想输入的英文.按空格键输出就可以了,英文字母就会出现.“v”不会显现出来。比如输入“vWindows Media Playei”按空格.就会得到“Windows Media Player”。在智能ABC中“v”也可输入图形符号。  相似文献   

18.
陈建栋 《青年记者》2017,(12):90-91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推出“小明AI两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全国两会报道,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并在网友中产生热烈反响.两会期间,网友通过“小明AI两会”查询两会信息达到1828万次,被查询的代表委员超过2900人. “小明AI两会”的主要功能 “小明AI两会”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提供个性、精准、高效的新闻信息服务为目标的融媒体产品,通过光明日报客户端和“光明日报小明”微信服务号对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陈昌清 《青年记者》2016,(23):124-125
在数字化大潮的迅猛冲击下,曾经盛极一时的纸媒似乎正步入“寒冬”.面对这一现实,一直在纸媒中处于弱势的“农”字报的明天在哪里?有人说,网络化对乡村的渗透有“滞后效应”,对“农”字报的影响会有段“时间差”.这一说法在实践中似乎也得到印证.放眼全国,“农”字报面对这股报业“寒流”仍保持表面上的平静.笔者在“农”字报深耕十多年,已察觉这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站在这一时代节点上,“农”字报人应迅速把握“时间差”,加快转型步伐,早转早主动,迟了就被动.如果不动,冬天也会很快到来.“农”字报未来该如何转型?笔者认为,做“联通城乡”的桥梁和使者,是“农”字报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若顺利转型成功,它们将迎来一片新的“蓝海”.  相似文献   

20.
如同说到金庸必然会说到梁羽生一样,说到梁羽生,必然会提到金庸.原因无他,概因两人承前启后,同为“新武侠小说”奠定了基础.用梁羽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化名“佟硕之”的文章所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两人写了10年后,在香港和东南亚一带均名声大振.武侠世界历来讲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讲究个江湖一统.现在,江湖上居然出现了两个“高手”,有论者便将二人比作周瑜和诸葛亮.三国是大“江湖”,有瑜亮相争之说;武侠世界虽小,也是“江湖”,梁、金二人相争之论鹊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