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宣传中的评论与鉴赏夏德元作为图书宣传手段的鉴赏,包括书评、导读、作者专访、作者自白和幕后新闻等,可称做图书宣传的最高层次。对于尚未购买图书的读者来说,鉴赏可以帮助他们作出更切合实际的选择;对于已经购买图书的读者来说,鉴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2.
一、书评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出版工作的改革千头万绪,有许多事情亟待去做,但有一环节很容易被人们忽视,那就是书评。其实,搞好书评,对出版工作的导向、选题的制定、信息的反馈、图书发行和图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编好、印出、送到书店,并不表明出版者已完成其史命,因为还存在读者能否接受,怎样引导读者,图书质量如何,图书将产生怎样社会效果等问题。这就要通过书评扩大影响、宣传引导、反馈信息以沟通出版者、读者之间的交流。出版者可以通过书评了解读者对图书的反映,以修正选题计划和提高图书质量;作者通过书评  相似文献   

3.
从海量的网络图书评论中分析出评论的主流观点,了解读者的反馈,能够更好地指导编辑工作。对网络图书评论的有效分析体现了大媒体环境之下编辑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一种能力。文章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为例,抓取了该书在当当网上的相关读者评论,借助ROSTCM软件对评论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了图书在不同生命周期中评论数量变化特点;对评论中的高频词进行统计,用高频词描述评论中的主流观点;对评论情感倾向进行评估;分析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的读者评论特点。建议编辑从中评估图书质量及其社会反响,获取选题策划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刊有天津马晓声先生《论导读性书评》一文。读后有一些想法,写出来与马先生商榷,也请方家赐教。开首马先生把书评分为四类:以介绍图书内容为主的评介性书评;以评论、判断图书内容、形式等价值为主的评价性书评;以深层次探讨图书内容及其得失为主的学术性书评;以引导、辅导和指导读者阅读为主的导读性书评。将书评分类研究很有必要,这  相似文献   

5.
读者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读者对图书封面设计信息的识别和接受是在其认知过程的制约下进行的。图书封面设计方式如果不能与读者的认知过程相匹配,就会影响读者对图书封面信息的识别、理解和记忆,进而影响读者对图书的取舍。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导读对馆员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是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方法。它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图书馆产生之日起 ,图书馆馆员就担负着阅读顾问、检索文献、指导阅读、推荐图书等古老而传统的职能。随着社会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文献信息剧增 ,读者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阅读范围和阅读类型日益扩大 ,这就使图书馆的导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馆员必须把握导读的基本原则 ,探讨了解和分析掌握读者需求、阅读规律、阅读能力、阅读类型、阅读心理 ,以指导读者树立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减少读者阅读的盲目性。目前 ,区级…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宣传导读工作是为了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宣传图书。指导读者的阅读而开展的一项读者服务工作。导读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开展宣传导读工作的意义、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图书品种的增多和图书宣传媒介的增多,读者对图书宣传的选择性大大增强,对图书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图书宣传必须讲究艺术,由单一的书评、书讯向全方位、多载体、立体化的方位发展。下面列举10种。1、竞争式宣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平时难以使读者感兴趣的信息,在竞争状态下,读者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如某出版社与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面向社会的有奖书评活动,动员广大读者参加图书评论。于是很快收到一大批书评稿件。读者在评论图书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该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师范类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行为分析及导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Unicorn系统的报表功能对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分布,图书借阅量,不同身份、年级和专业的读者人数和借阅量的统计分析,分析读者的借阅行为和心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导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休闲图书读者导读的五点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做好读者咨询服务工作,论文简要分析了影响读者选择休闲图书心理需求的相关因素,着重了满足读者心理需求的五点导读技巧。  相似文献   

11.
王萍 《新世纪图书馆》2002,126(4):29-30
为更好地做好读者咨询服务工作,论文简要分析了影响读者选择休闲图书心理需求的相关因素,着重阐述了满足读者心理需求的五点导读技巧.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张蕾  张阳  戢妍 《信息系统工程》2011,(7):71-73,43
网上书店除了提供品类繁多的图书外,还为读者呈现出丰富的在线评论。如何从海量书评中提取对网上书店、出版社或消费者有用的信息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的工具之一中文分词技术对图书在线评论的文本内容进行处理,基于词频统计结果提取文本关键词,从而发现读者阅读特征、评论关键要素等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以当当网的14197条图书在线评论为例,运用该文本分析方法,以评论标题和评论正文内容、图书种类、所有评论和有用评论三个维度对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也谈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往的读者服务工作或侧重读者,或偏重服务,深化读者服务工作应两者并重,本文从研究读者心理,导读,咨询,宣传图书,宣传图书馆等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书评按照其功能,可以把它划分为:以介绍图书内容为主的评介性书评;以评论、判断图书内容、形式等价值为主的评价性书评;以深层次探讨图书内容及其得失为主的学术性书评;以引导、辅导和指导读者阅读为主的导读性书评。  相似文献   

15.
袁亮 《出版史料》2009,(2):81-88
六、我国新时期图书评论工作的引领者 图书评论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是宣传图书,引导读者阅读的重要方法,是贯彻出版方针,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武器,是促进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许力以同志一直重视图书评论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在新旧图书馆搬迁、馆内格局调整、图书编目、图书入库、图书借阅的过程中产生图书丢失、图书错库、图书漏编、图书信息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给读者和图书馆管理者带来不便,对读者而言,增加图书检索和查找的错误率;对管理者而言,不能准确把握图书的实际资产和馆藏。图书清点系统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开发的软件,通过这一软件的应用,将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读者检索、查找图书的准确率和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建立图书资产账目。  相似文献   

17.
尹丽春  王悦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2):106-117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从大量在线商品评论数据中挖掘影响读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的方法,并深入探讨各个影响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和影响程度,进而为图书出版企业、电商平台持续改善读者满意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 一方面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将读者的情感进行分类。另一方面对评价文本中的高频名词进行聚类,发现影响读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大程度减少不确定性的原则对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以京东人工智能类图书评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包括内容、价格在内的六个因素可以极大地反映出读者的满意度(83.2%)。因此对于图书类商品,可以通过对大量历史评论数据的学习,找出影响读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据此设计出简化的读者评论框架,以增强读者参与评论的积极性,提高评论的质量。"图书内容"是影响读者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当读者对图书内容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时,其他因素对读者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和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当读者对图书内容表示满意时,89.2%的总体评论是好评,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价格是导致中评和差评的最主要因素;当读者认为图书内容一般时,评论趋向于中性,读者对服务和物流更为关注;当读者认为图书内容不令人满意时,影响读者满意的因素依次是包装、服务质量和价格。基于不同影响因素对读者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和影响程度,图书出版企业和电商平台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改善,以提高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图书要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进入读者的选购范围,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首先要把读者的需要,购买水平,接受水平和审美兴趣纳入装帧设计的全部过程之中,读者对装帧设计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图书的销售。所以装帧设计者要想读者所想,供读者之需,不仅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心理需求,而且要注意引导时代审美新风尚,使读者在对书籍设计认同、内化的过程中,产生购买欲望,引发购买行为。从而使图书增值最大化。读者在图书选购过程中,首先关心的是书名、作者及定价,但这些因素要靠书籍设计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如果传达不力,那将会使好的选题大打折扣,最终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图书评论的性质试析如下: 一、信息性信息是音信、消息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指消息、情报、资料、知识等,信息常常是存在于物质载体的,而书评就是信息的载体。书评最初向读者介绍被评论的书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首先让读者对所评之书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就是一个书的信息。所以,信息性是书评的前提;书评信息量如何,也是书评质量好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面对许多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存在低质图书这一不争的事实,图书馆界应本着读者至上理念,创新机制,依靠读者力量,采集运用读者的图书评价信息,构建图书综合评价机制与书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剔除低质图书,让读者共享优质图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