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析电子文件收集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难,收集电子文件更难”,这是多数从事档案收集工作人员的共识。电子档案收集难问题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化和档案信息数字化的深入开展以及人们对电子档案利用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文件收集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档案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软肋,成为影响档案工作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档案所蕴涵的社会价值意识、档案内涵及其形态演变的连续性、档案学研究的理论需要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档案”概念的客观适用性,意在强调当前对电子文件的研究中,应倡导“电子档案”的使用,不能单纯以“电子文件”取代“电子档案”,含“电子档案”而不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档案的大量产生,电子档案的保密问题比起纸质档案尤显重要。章从实践出发,把电子档案的保密问题置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中,对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与保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都是档案大家庭的成员,完全能够和谐共存。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集成化管理,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服务,为用户提供融档案信息检索与档案提供为一体的一站式全程服务。  相似文献   

5.
加快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推进电子档案单套管理是当前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当前企业固投项目档案归集在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其中电子档案归集困难、数字化归集管控能力不足等现象较为突出。应建立“三点合一”“多规合一”“智慧归集”的企业固投项目电子档案归集模式,实现档案管理中业务、技术和资源逻辑的同频共振,业务规范域和档案规范域的有机衔接,推进电子档案归集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电子档案信息保存生命周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别论述了电子档案信息保存生命周期中的“木桶效应”理论,电子档案信息载体和软、硬件系统的技术生命周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叶晗 《山西档案》2005,(3):13-15
美国《信息自由法》是规定美国联邦政府各机构公开政府信息的法律,其地位近似于档案法,它不仅奠定了美国公民的档案意识。对其它国家的档案工作及档案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后保管模式”思想是在档案理论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电子件数量的增多与使用的普及而出现的,该思想对于电子时代的档案工作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本具体介绍了《信息自由法》对“后保管模式”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档案数据的备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绘 《中国档案》2004,(10):46-46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化后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这些数据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如果遭到破坏,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是资产,备份最重要”,及时有效的备份是保证档案数据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9.
电子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是开发利用人们经过智力劳动、研制成的新型的、形式多样的高级的电子档案信息产品,创造了电子档案信息的新的内涵与新的功能,赋予了电子档案信息的组合性增值,创造了电子档案信息新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迈进了以电子档案为主的后保管时代;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关于记忆的档案化理论对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管理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从档案形成者角度提出的“原始信息档案化”,从电子档案形成主体和原始信息两个源头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其本质是对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标准化管理,关键是法规遵从性机制与透明化体系的契合,目标是形成真实、完整、全息的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档案信息化进程加快,传统档案归档模式下收归困难、流程繁琐、时效性差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快速处理,提供信息支持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电子档案生命周期视域下以电子档案“生成、捕获、长期保存”为管理分期,从具体企业业务出发,结合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案分类方案+N个业务标准的电子档案归档模板创新,在档案管理规划、业务设计、运行流程、工作标准几方面达成统一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电子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电子档案提供利用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电子档案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工作中我们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位设计人员急需某张图纸,满怀希望地在我们电子档案库里查找,结果找了半天才发觉这张图纸没有归档,满怀希望而来,悻悻而去,大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所以“保证电子档案归全率”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提供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社会。以电子计算机连成网络为特征的信息传输系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次飞跃,把人类带进了信息社会,自然也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电子件和电子档案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处于初始阶段。由于电子档案的出现,使整个档案工作处于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即由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向现代型的网络化管理过渡的时期,档案管理呈现“双轨制”。件的来源和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纸质档案,电子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使企业档案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是馆藏内涵发生变化,电子档案体现出资源数字化和空间虚拟化,使得档案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内涵丰富,质量提高,档案图声像并茂。二是技术服务的变化。保管电子件必须考虑物理归档方式与逻辑归档同时兼顾,并考虑到电子件的支持软件、管理数据库、存储格式、特殊的专业应用的软件支持等。三是档案工作的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不仅是以保存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员,而是担负着支持企业高效运行职能的重要工作人员。电子档案的服务对象及用户需求扩大,档案工作可通过网络联结构成一个巨大的信息档案网,档案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检索、应用。由此,档案馆不仅是单纯的实体保管机构,还是一个监控各部门电子档案、面向广大用户提供开放的档案信息。四是企业档案部门还要出档案信息产品,围绕企业需求研究信息创效的途径、形式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王协舟 《档案时空》2003,(10):18-19
一、电子文件的产生对传统理论的冲击电子文件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伴生物。虽然产生时间不长,却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传统的档案理论及档案管理实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电子文件主要有如下特点:非人工识读性、系统依赖性、信息的易传递性、信息的可变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信息的可操作性、载体性质的不稳定性等。这些特点使得电子文件成为与传统文件完全不同的一种文件形式。电子档案的降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挑战”,也是“必须跨越的颠峰”。既然如此,以下的许多问题则成为我们现在难以…  相似文献   

17.
“新千年与信息社会中的档案”是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这充分说明了档案与信息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电子文件管理和利用?档案学应如何发展?档案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等等是档案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原始性问题 档案的基本特征是原始性、真实性。而电子档案恰恰有可能不具有这两个特征。其理由是:电子档案的信息可以反复修改,可以任意覆盖,可以无限复制,可以任意篡改而不留痕迹。这样一来,电子档案的信息就容易改变、容易丢失,电子档案的原始性难以确认、电子档案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和检查。  相似文献   

19.
在对电子档实行“双轨制”管理的体制下,归档电子件系统、科学地排列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涉及到电子件本身的科学管理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双轨制”下的电子件其他版本的科学管理和利用问题以及电子件和其版本的“一致性”关系管理问题。为此,笔认为:一、归档电子件的排列须在分类方案的指导下进行;二、归档电子件的排列应当适应电子件存储及光盘信息组织结构的要求;三、电子件的排列应兼顾归档电子件的其他版本的保管要求;四、电子件的排列应满足电子档案的利用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电子档案”在我国档案界甚为流行,已成为档案人士的热门话题,研究文章铺天盖地而来,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档案”时代。对此,笔者不揣冒昧,反弹一曲,就教于档案界同仁。 一、“电子档案”说法简介 何谓“电子档案”?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据笔者所及,关于“电子档案”,除有极少数的“定义”外,多数都是简释性的。兹引数例如下,以供比较。 1.我国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GB/T17678.1—1999)对“电子档案”定义为:“电子档案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