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杨洋 《东南传播》2021,(6):101-103
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下,期刊行业正探求多样化渠道,寻求数字化发展.研究以高印量的传统期刊和高播放量的期刊有声阅读内容为观察对象,提出数字阅读时代期刊有声出版过程在传播符号、传播功能、传播速率等方面的特点,直面期刊有声出版整体弱势、内容娱乐倾向、版权保护困难等问题,探讨从有声出版的读者定位、专业内容生产和版权监管保护等方面促进数字化时代期刊的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本科相区别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材出版正在经历被动编印教材(“做教材”)、主动参与课程规划(“做课程”)、数字化出版转型(“做资源”)的发展历程.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高职教材出版也正在或即将经历这一过程.与此相适应,高职教材策划亟须实现从“做教材”、“做课程”向“做资源”的转变,以满足高职院校师生对于教学资源的深度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数字出版的新情况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数字出版 经历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等概念,新型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科技对于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新发展,最终可以用"数字出版"来概括.1.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数字出版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①在这个大范畴下涵盖了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博客、在线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等多种业务样态.  相似文献   

4.
吴颖 《新闻前哨》2021,(2):103-10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期刊出版工作基本已经告别了传统的纸质工作时代,逐渐地实现了期刊的数字化建设。而且随着各种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在线阅读也成为了当下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的社会职能和角色的定位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笔者结合数字化时代期刊编辑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析期刊编辑在期刊数字化时代职能的变化和编辑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为期刊编辑的发展寻求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新趋势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计算机、互联网为科技期刊奠定了新型的出版形态——数字化出版。科学工作者由阅读传统的纸质本科技期刊转变为通过网络搜索、选择、获取、在线阅读、引用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越来越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实现了知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建共享。笔者认为,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期刊本身也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期刊的形式、类别等被弱化,而论文的内容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不同的期刊共享相同的传播方式;论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查询、获取、阅读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基于数字技术的复合出版、跨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业态方兴未艾,传统期刊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乃是大势所趋。国防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期刊是指由国防装备研制、教学和使用等相关单位主办的期刊,既包括军队科技期刊,也包括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办的期刊。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要包括船舶、  相似文献   

7.
赛树奇 《传媒》2015,(2):38-39
期刊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期刊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途径把期刊内容传播出去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具有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和传播网络化等特点.随着网络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电子终端的不断发展,逐渐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持续下滑,传统期刊赖以生存的根基开始动摇.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内涵、现状及转型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靖 《编辑之友》2011,(11):77-79
目前,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出版业。它是继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方式之后的又一种新型出版形态,是传统出版形态和样式的全方位变革,将对期刊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数字化出版的内涵目前,出版数字化、数字化出版、  相似文献   

9.
科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途径有2种:原生数字期刊和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我们认为后者更能发挥传统期刊内容的优势,将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主力军。分析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媒体化转型的特征和必然性,并以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为例,介绍优先数字出版、独家出版等数字化、媒体化转型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消费类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明显的数字阅读趋势,期刊的数字化发行正在成为期刊业的新选择。数字化发行是指将数字化的出版物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和销售。消费类期刊的数字化发行模式有四种类型,为适应数字出版趋势,拓展期刊发行渠道,我国的消费类期刊出版机构还需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相应的发行模式,满足读者的数字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公开出版到"网络化生存":我们的自然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郝晋 《编辑学报》2003,15(3):210-21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的一种内部出版的期刊因缺乏活力而停刊,后办的一种期刊改为公开出版后获得了生机。出版工作一直与本行业的科技发展息息相关。今天他们又一次面临挑战甚至是生存危机。在可预见的将来,传统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进程是新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需要,是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生活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从网络下载电子书或杂志,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阅读,数字出版也随之兴起。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使传统出版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传统出版的转型已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3.
石应江  齐国翠  李哲 《编辑学报》2014,26(5):506-509
互联网、App、iPhone、iPad的发展是推动数字化出版的主要力量。实践表明,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出版是学术出版的发展方向,并且正在成为美国出版商的创办新刊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收入来源。数字化出版具有流通、获取和阅读便捷,有利于提升论文的影响力。Springer最早开始数字化出版的探索,并已经通过SpringerLink平台出版62种数字化OA期刊。  相似文献   

14.
姚晟  张婷  田方斌 《出版科学》2016,24(4):62-66
最近十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数字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的步伐加快,期刊出版的形式逐步从传统的纸质出版向数字化转变。期刊数字化研究也成为期刊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期刊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路径、期刊数字化的盈利模式、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等方面。本文力图从这些角度着手,对近十年来期刊数字化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5.
<正>互联网期刊出版产业概述1.传统期刊互联网出版商的总体情况互联网期刊出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并在互联网上出版;另一类是期刊在线数据库出版。顺应时代与市场的需求,传统期刊正在经历数字化,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光盘、磁盘等形式出版的数字期刊已逐渐被网络出版所替代,大多数期刊在线数据库已转变为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挥平台集成性优势向消费者提供海量内容与定制化服务,因此大多数期刊选择在互联网期刊数据  相似文献   

16.
受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策法律和数字化浪潮的影响,2014-2015年国际出版业有喜有忧:喜的是新兴出版业态风生水起,电子书市场向好,自助出版渐成气候,众筹出版闪亮登场;忧的是传统出版市场发展艰难,生产规模压缩,销售数量下滑,实体书店遭遇唱衰,读者的阅读状况喜忧参半.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国际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相继调整战略目标,纷纷进行资本重组,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着力开拓海外市场,以求在出版市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是基于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流媒体技术,融合传统出版内容,强调出版流程数字化、内容加工数字化、传播载体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从选题策划到印刷发行,从内容生产到载体设计,从定价机制到阅读方式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身处其中的传统编辑提出了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李晓晔 《传媒》2009,(2):50-51
20世纪9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字化给期刊社原有的编辑、出版、管理、经营模式带来了重大影响。数字化期刊已经进入到人们的阅读生活之中,并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其表现为:一是大部分传统期刊已经分别加入不同的网络传播平台,以网络期刊的形式满足日益增强的网上阅读需求。二是新的网络原创版期刊以多媒体形式向众多读者传播信息。三是市场规模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趋普及,推动传统出图书版向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出版行业的必然趋势。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迅速,给我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就我国当前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
赵艳红 《传媒》2016,(6):46-47
当前,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的期刊数字化可以提升期刊出版的效率,从而减少期刊出版所需要的时间,让读者便于获取,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期刊数字化也可以加强期刊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因此,期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