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市场的三种价值竞争与渠道依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已经迎来了传播过剩时代。信息的海量堆积和渠道的无所不在使得信息对于人们而言不再稀缺,而变得日益易得。相反,倒是人们的注意力选择却成了市场追逐的稀缺资源。  相似文献   

2.
金钱心理学     
金钱、银子、钞票、现金,这些词汇在字面上都只有一个简单的意思,但它们却似乎带有一种神秘的心理力量。研究显示,经常思考与钱有关的词汇似乎会让人们变得更加自恃和不太愿意帮助别人。更怪的是:只要人们手里有钱就可以不再被社会拒绝,金钱甚至还能减轻身体的疼痛。  相似文献   

3.
图书选题策划应当引入"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题策划与"注意力经济"有什么牵扯 1997年,美国的Michael H,Goldhaber在《注意力购买者》一文中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过剩的信息资源,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互联网上,可以说谁赢得了网民的注意力,谁就能赢得风险投资者和股票投资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人们越来越为一个事实所困惑: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我们所能掌控的信息却似乎越来越少;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却最终丧失了行动的能力.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的悖论让受众措手不及,然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媒介在争取"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的竞争中似乎找到了最大的制胜法宝--娱乐,从而使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间的矛盾愈益加深.  相似文献   

5.
写在边上     
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当今世界,金钱的魔力不断在扩张,既造福人类,又困惑人类,有时甚至戕害人类。在金钱万能的日本社会,伴着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竟一再出现父母为金钱而残害亲生骨肉的恶性案件。这篇千字文的国际通讯作品,就报道了一起叫人震惊又令人发指的"生父杀女儿"兽行。事情虽已过去10年,今天读来仍使人深深地感到"金钱猛于虎"的阴森可怕。这也正好印验了著名哲学家塞缪尔·巴特勒的一  相似文献   

6.
李昂 《青年记者》2016,(2):74-75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传播方式和途径的便捷化使当下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越来越趋向分散.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正是利用了当下人们碎片化的时间而成为一种成功的传播媒介.而微电影广告就是这种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中外出版品牌创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新 《出版经济》2004,(11):34-39
在人们感慨:"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发行行业要想发展壮大,创建和延续自己的名优传统品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有位企业家出资数千元,招徕新闻界为其树碑立传。重偿之下,必有勇夫。某记者欣然前往。在工厂采访了一天,又翻阅一些材料,于是洋洋洒洒的一篇报告文学就在刊物上发表了。结果,刊物和记者生财有“道”,大获“丰收”。不知从何时起,有少数人把新闻当成了商品,搞起有赏新闻。一方出线买名,一方撰文获利,各有所得,皆大欢喜。但是,后果却不堪设想。在商品生产社会里,记者要生活,当然要用钱,自然需要钱,但却不能一味追逐金钱,做金钱的俘虏。金钱的诱惑力,也有二重性,人们往往只看到金钱的魅力,却常常忽视它的腐蚀力。金钱有可能扭曲记者的性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2日,主题为"引爆新注意力"的2014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拉开帷幕。17位来自国内外的媒体先锋人物共同探讨了在移动互联、社交化、机器人撰写以及在传统行业跨界的趋势下,媒体行业将如何再度抓取人们注意力等话题。用户注意力的变化根据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网络媒体总编辑陈菊红称,新媒体时代,用户的注意力呈现出两种变化趋势:1.注意力切换频率加快;2.媒体已经覆盖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在富媒体资讯的背景下,用户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暂。统计显示,用户在每分钟大约会切换36次应用,这意味着平均不到两分钟就会切换一次应用。因而时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高德哈伯(Michael H.Goldhaber)指出:经济是由稀缺的东西所决定的。信息时代人们以有限的注意力去应对无限增长的信息,注意力便成为稀缺资源,具有了经济价值,"注意力经济"由此产生。畅销书的出版最讲求抓住人们的"眼球"——注意力,与注意力经济有诸多契合之处。根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传播媒体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信息杂多而浩繁,人们沉浸于信息之海而无可躲避.与此同时,人虽身处信息之海,却变得思想空泛和观念缺失.他们既成为虚拟的信息主宰,又倏而成为现实中的信息奴隶;信息之"量"的无度摄取,却难以积累至"质"的飞跃,从而关闭了思想与观念的大门.因此,有必要反思康德关于"知识限度"预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永胜 《湖北档案》2000,(4):35-36
这是一套1965版"军用代金券".简洁构图和色彩,只标明了票券发行时间和面值,却没有发行的国籍、军籍,人们只能从券面的"军用代金券"和券背上的"仅限内部使用、禁止市场流通"等字样中感到一丝神秘.对于我们收藏这套"钱币"的真伪,有人曾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形态的变化,电视媒体正在遭遇新媒体的冲击。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具有在电视机面前等待某个节目或者某部电视剧的到来的习惯,消费者在"家外"的时间越来越多,电视的竞争也因此变得激烈,不仅仅是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如今已经演变成为电视与其他新媒体之间如何抢夺注意力的竞争,这也导致依靠电视台一种类型的媒体包打天下的营销传播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相似文献   

14.
定价:29.80元作家出版社2012年6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到今天,国家富强了,人们富裕了。但当我们忙忙碌碌了一天、一年以至几年坐下来小憩的时候,往往觉得金钱的富足并没有使我们过多的愉悦。究其原因或许是,作为有思想的人,在有物质享受的同时肯定会有对生活品位的追求,"文化"应该是很好的对象。本书以"人生感悟""情感体验""精神追求"及"文化品格"四  相似文献   

15.
久居大都市的人们常有这样的尴尬从城南到城北、从城东到城西,倒车换车,花了大量的时间不说,还得随身携带一份地图,怕找不着地方了。城市变大了、变得漂亮了,生活住其中的人们却感到不方便了。  相似文献   

16.
张雷 《新闻界》2005,(5):91-93
网络被称为全球性的媒体,我们的关注也是全球性的.但是,出于自身的需要,我们对来自世界各个不同地方的信息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在关注哪些国家?我们想关注这些国家的什么问题?我们的媒体和记者让我们关注谁?它们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何方?没有有效的资料和统计工具,要回答这些问题非常困难.但有了网络,问题的解答变得不再那么艰难.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受众注意力的流向非常值得研究,因为注意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信息对注意力的流向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7.
广告配音为什么要营造"意境"?原因有二:一是时长和画面有限。可利用配音来营造意境,发挥人们的主观想象力,从而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望。二是注意力缺失所致。如今的电视观众是"伴随收看"。人声,尤其是有特点的声音可唤起人们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自从哈苏推出了135超宽画幅的Xpan机型后,不少发烧友为此神魂颠倒。被其不多见的超宽视角所迷,不惜倾其所有迎进家门。其实有了数字技术后,Xpan所能表现的视角根本不算什么。我们先来看一幅长城的图片。图1和图2是我在司马台长城拍摄的两张照片,当时感觉长城的景色有一种苍劲的美,但如果用广角镜头去拍,远景会变得太小,与人眼所见的透视关系不同。我们在拍摄名山大川时常有这种感觉,眼睛看着很雄伟,一旦用广角镜头将其全部收入照片时却变得矮小猥琐,那是因为广角镜头的透视与我们人眼有很大差别。所以我就用了与人眼相近的透视焦…  相似文献   

19.
个人观点品牌,是个存钱罐,将金钱成本、时间成本投入进去,才能为品牌增值,品牌在无形中才能变得有价值。唯有如此,本土品牌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条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8,(5):50
古语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以为不过是个谎言。我们每天都只有24小时。但我们的收入却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赚更多钱和工作更长时间没有必然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超时工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