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犯罪的国际性和跨国性需要国与国之间开展国际司法协助,但是我国在惩处外逃罪犯、打击跨国犯罪以及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却存在着制度层面的障碍,中加刑事司法协助面临着同样的制度困境。开展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对指导中加刑事司法协助立法和司法实践,破除中加刑事司法协助制度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刑事司法协助是一国司法权的有效域外延伸,具有重要的外交和司法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犯罪的增多与国家间交往的扩大,使得作为打击跨国犯罪主要合作手段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不过也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6,(6):55-60
当今国际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日益频繁,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不应将目标局限于反恐合作,还要推进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多领域的司法合作。这不仅是由于几种类型的国际犯罪相互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更是由于国际法律机制需要一个完整的自洽性结构以提升组织自身的运作效率。因此解析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与其他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共生关系,基于现有国际反恐警务合作机制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机制的基础之上,寻求更为完善的全面反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制定了一系列刑事司法原则以及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以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为中心目的,为世界各国构筑了国际合作的法律平台。根据我国的有组织犯罪的情况,我国应当在吸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加强有组织犯罪预防、完善打击有组织犯罪立法、加强司法制度建设及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积极探索,从而在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主动应对。  相似文献   

5.
西部流动人口呈体力劳动比例高、青壮年比例高、法盲比例高、知识化水平低的“三高一低”特征。西部流动人口犯罪也具有经济犯罪集中、暴力犯罪突出、跨国犯罪猖獗、性犯罪频繁、法盲犯罪普遍的特点。预防和治理西部流动人口犯罪必须根据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从制度建设、社会保障、法制宣传、警力及司法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国际司法协助等诸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逃贪官大限将至 8月27日,全国人大批准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公约》主要针对有组织犯罪集团,洗钱、腐败和妨碍司法四大类犯罪。《公约》除了强调国家与国家间的司法合作,还明确提出“引渡”的义务。这个《公约》将于9月29日生效,它将对外逃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腐败分子外逃现象猖獗,加拿大等国成为逃犯的首选之地。但是由于各国司法理念、司法制度等存在诸多差异,给司法协助和引渡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为了有效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应从国内立法、国际合作两方面构建资产追回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从经济根源上切断犯罪分子的后路,迫使犯罪分子尽快返回中国接受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许多油田企业遭遇涉油犯罪后主动进行民事追偿的意识不强,不利于有效遏制此类犯罪。为此,需要检察院积极发挥在民事追偿中的功能,除了传统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外,检察机关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但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等途径,协助、敦促受害方积极起诉,实现对涉油犯罪分子开展民事追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立功是一种正义的行为,立功行为有助于司法机关揭露犯罪、查证犯罪、惩罚犯罪.尽管犯罪分子犯了罪,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但是其协助司法机关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具有正义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犯罪分子对其所犯罪行悔悟,应当给予鼓励.因此,刑法规定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给予从宽处罚.但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立功条件的规定存有值得反思之处,而目前关于这些反思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从此角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对跨国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研究不是很充分,但该问题在当前跨国犯罪屡见不鲜且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显得非常突出。尽管跨国犯罪因跨国因素的复杂性而有多种表现,但在死刑适用上必须遵守刑法第48条第1款的规定。而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少杀、慎杀"死刑政策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凸现了其中所蕴含的限制死刑的法治目标,因而也应当贯彻于跨国犯罪案件的死刑适用过程中。据此,需要对跨国犯罪的国际影响区别对待,将国际正面影响作为对跨国犯罪适用死刑的酌定从宽情节予以考量,但不宜将国际负面或者恶劣影响作为死刑适用的考虑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侵占罪是修订后的《刑法》增加的新罪名,即第二百七十条和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本文通过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简要分析了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continues to show that the public holds misperceptions about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The media influences the public in many of these misperceptions, often shaping beliefs and ideologies. Higher education gives criminal justice majors the opportunity to gain much more accurate knowledge than the general public. Nonetheless, it is the public that heavily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t is important, therefore,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criminal justice education. Criminal justice majors and non-majors in a Midwestern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 with regard to demographics and perceptions of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iminal justice majors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erceptions about criminal justice issues than non-major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ng the public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贿赂的范围规定为包括"性贿赂"在内的所有不正当好处,各国立法中也将"性贿赂"等非物质利益纳入贿赂类犯罪的调整范围。而中国现有刑法规定的贿赂的范围只包括财产性贿赂,不符合国际潮流。结合当前立法趋势与社会现实,"性贿赂"入罪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性贿赂"入罪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在可操作性层面也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教唆未遂涉及到教唆犯和未遂犯两个刑法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刑法学界一般认为刑法第29条第1款所规定的教唆犯存在未遂形态,而对第2款所规定的教唆犯属于何种犯罪形态则存有争议。本文拟就教唆未遂的犯罪形态略陈管见,探讨“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含义,指出刑法第29条第2款所存在的缺陷并对该款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受贿罪立案依照贪污罪以5000元为标准。根据1999年《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4000元以上情节较重的也予以追诉。以数额作为受贿罪的主要标准存在易惹争端、不符合刑法基本原理、不利于司法操作以及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稳定性等缺陷。与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采取相同的立案标准也不符合受贿罪的罪质与特征。因此,应当取消具体立案数额标准,依据《刑法》第385条关于受贿罪行为犯的内涵,采取非量化的立案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腐败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化,犯罪所得资产的转移和藏匿也变得多样化,使各国打击腐败犯罪有了新的重要意义。同时,建立有效的资产追回机制,全面追回境外腐败资产势在必行,但在实践中却因法律等方面的障碍,追回腐败资产面临重重困难。《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五章确立的“腐败资产追回机制”,为腐败受害国破解追回腐败所得资产难题提供了重大转机。我国作为腐败犯罪的一个重要受害国,应当加紧研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有关制度,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有效利用“资产追回机制”追回外流的资产。  相似文献   

17.
聚众斗殴罪系从修订前《刑法》规定的流氓罪分解而来。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犯罪行为,该罪的设立对打击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司法实践中对该罪如何正确界定尚存不少争议,本文试对该罪在司法认定中易产生争议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罪刑法定的司法化是通过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司法运作来完成的。同其它部门法司法运作相比,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司法运作表现出对刑法正式规则、显型规范的巨大期待。这种期待表现为立法者对法典编纂的热切和司法办案人员对成文法的强烈渴望和绝对的依赖。但是,纯粹的正式规则、显型规范治理的理想主义模式是不存在的。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的司法运作,或言之,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运作同样需要非正式规则、隐形规则的介入,这是由刑法正式规则、显型规范的局限性及法律运作的规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尽管世界各国在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出现了趋同化的趋势,但是各国之间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民族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国际刑法作为各个主权国家意志协调的产物,其中必然蕴含了各个国家对于一些危害全人类利益的严重犯罪行为的共同认识。然而如何将这些共同认识从刑法理念、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三个层面个性化地融入我国刑法,对于增强国际刑法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只有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性控制策略,把道德自律、制度约束和司法惩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遏制职务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