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那个时候的中国,顽固是一种社会病症,仅仅把它归于守旧官僚的可恶是不够的。因事及人,新政的遭遇不可能不带累新政的主持者。奕讠斤排行第六,又力倡洋务,于是被目为"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则有"丁鬼奴"之  相似文献   

2.
严复借助社会进化论的世界观背景向中国介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因而其自由主义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严复从社会进化的结果和国家富强的要求两个角度说明自由主义的合法性,同时他将自由理解为作为终极价值的个体自由和作为达成富强目的之工具的国群自由,并在近代中国面临的深重危机面前努力维持国群自由与小己自由之间的动态平衡。如此,严复的自由主义却存在很强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表现为国群自由对个体自由的压制甚至是"消解",而其根本成因则是进化主义优胜劣汰的强权法则与自由主义平等自由权力观的难以调和。  相似文献   

3.
作为闽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传播西方的进化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严复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翻译的《原富》一书中,经济自由主义是严复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他的这一主张有着更为深层的思想内涵,就是他所信奉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通过对中西文化在行为、思想、价值观的差异对比,严复认为,个体"活力"的释放与禁抑,是中西方富强与贫弱的根源。而自由是个体"活力"得以无约束发挥的环境与条件,这才是严复自由经济的深刻内核。此外,严复自由贸易的思想,对于当前开放型经济建设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严复宪政思想的终极目标究竟是救亡图存还是寻求富强,抑或两者之外的其他目标?更进一步,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实,严复的目标并不限于救亡图存,而试图在寻求富强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保持富强的最好的方式,追求一种长治久安的“治道”。在严复看似保守和迂腐的背后,潜藏着严复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认识和对“治道”实现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5.
与西方现代化的自然演进不同的是 ,中国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霸权威胁下展开的。所以追求国家富强尤其是经济现代化成了所有中国人的愿望。留学英国的严复受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 ,认为中国要实现富强 ,则要以市场为基本法则 ,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人深感国家一定要富强起来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新政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由江楚会奏三折构成,所提出的变法措施集中在兴学育才、整顿中法、采用西法三方面。新政思想体系包含有戊戌思潮的基本思想成分。立宪要求以一种新面孔充实进新政思想,并显示出其具备了起到中坚作用的实际价值,从而将新政思想升华到它所能达到的时代最高点。清末新政思想吸纳丰强思潮、洋务思潮、戊戌思潮、立宪思潮中的合理成分,它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快步向近代化方向前进,引发了政治也必须近代化这一社会变迁的关键性活动。由于新政思想的最高点是保留“满人”皇帝前提下的君主立宪,所以当辛亥革命胜利已成定局时,新政运动再怎么搞也挽救不了清政府垮台的厄运了。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作为晚清洋务派的重要官僚之一,他的洋务思想自成体系,对晚清王朝的政治决策,以及洋务运动的发展,曾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他的湖北新政,为其洋务思想体系的典型体现,影响较大。本文拟就张之洞洋务经济思想的爱国性,谈点个人浅见,就教于方家。 一:“开辟利源、杜绝外耗”是张之洞洋务经济思想的核心 当时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扩大的严峻形势,张之洞从维护清王朝统治,维护自身地位和保护黎民出发,提出了“经国以自强为本”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只有“自强”才能抵御外侮,与帝国主义相抗衡。而“自强”的根本是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强大,即洋务派们所说的“必先富而后强”。为此他主张:“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湖北进行了一系列的洋务建设,一跃而成为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其中主要有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险恶局势时,严复结合自身会通中西的理论优势与实践经历,指出破除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教育和“牛体马用”洋务教育观的长期桎梏,肃清其流毒,实施科学教育,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这一理性化的思考与启蒙对开启民智,拓宽国民的视野,克服虚骄浮夸的陋习和形成国民新思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革新和进步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晚清新政,包括洋务新政、甲午新政、20世纪初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互相联系而叉逐步递进的过程。在晚清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最初以下放给督抚事权的方式推进改革,最后又力图通过集权来加强中央权威。所以,晚清新政的历史,就是中央与各省不断调整关系的历史,也是中央权力与各省权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还是晚清中央集权体制不断衰弱的历史。总结这一历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现代化教育思想。一、教育是国家“富强”之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强调教育是强国之本。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  相似文献   

11.
本认为郭嵩焘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关于教育地位,他认为“新政之源”在学校,欲举办洋务新政,必须革新教育;关于教育目的,他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德行陶养最为重要;关于教育内容,他提倡实学,包括西方科技知识,也包括中国传统学句,关于教育制度,他设想从通商口岸开始逐步普及新式教育,借鉴西法,变通旧的学校章程,关于留学教育,他建议仿效日本,多遣子弟留学欧美,郭嵩焘的教育思想属洋务教育思潮中激进的一翼。  相似文献   

12.
那年七月从川外毕业之后,我到深圳一家高尔夫杂志面试,从众多面试者中胜出,实现了从事媒体工作的梦想。而这次成功获聘与其说是仰赖知识技能,毋宁说是依靠诚实赢得了工作机会。诚实比能力更重要?这似乎跟深圳所崇尚的丛林法则大异其趣,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坚守诚信原则的个人或团体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晚清社会文化秩序上的失范,促使近代学人从价值理念的角度深层次地探讨中国贫弱、西方富强的原因以及如何拉近中国与西方先进文明的距离。严复的社会学思想在学理上深受斯宾塞等人的影响。他坚持社会进化论,主张社会有机体论。严复社会学思想有其应用理论形态,即“从物理到政理”及“国民素质论”,并用于解析中国近代社会,有实践品格。时代变迁的急速导致严复未能很好地消化而直接将西方社会学思想用于解析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思想家。在同代人中,他的伟大之处是:超越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和改良派的“托古改制”,大胆地引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成果,从哲学认识论、方法论高度阐述了只有建立近代科学、理性的认识方法,才是国家富强、学术昌盛的根本出路。所以,严复站在近代科学方法论的  相似文献   

15.
严复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阐发自由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他建构了一个囊括政治、经济、伦理和思想言论自由等诸多内容在内的自由主义理论系统。严复在肯定个体自由的终极价值的同时,主张群体自由与个体自由的平衡与协调,认为群体自由与个体自由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二者应有所侧重或有先后之分。出于救亡图存的现实考虑,严复主张国群自由优先于个体自由。严复对国群自由与小己自由两种价值的关怀与思考,表征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独特的问题意识,即珍视个人自由与追求国家富强的内在困境。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和个性特色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规定了大致走向,基本确立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范式。  相似文献   

16.
严复建立在社会进化论基础上的政治哲学理论使他有力地解释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但这一理论的内在逻辑又不断削弱着严复寻求强国之梦的努力。沿着自己的政治理论,严复一方面在思考社会变革、人功作为、社会进化、社会生活的可知性方面时满怀信心,但同时他也得出了中国社会实行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人功作为在天演规律面前的无奈以及社会进化对人道的背弃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维新运动兴起之际,中国思想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仍占主导地位,即使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理论也未真正突破这一框架的束缚。严复则在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了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弊端,强调自由与民主对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在理论上给“中体西用论”以致命一击。然而,严复在变革的实践上又未能突破“中体西用论”的框架。他思想中激进与保守、现实与空想的双重因素,矛盾地交织在一起,这实际上是由清末社会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日本两国大体上在19世纪60-90年代先后迈出了早期现代化的步伐,而两国发展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日本的维新是由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主动在全国推行,明治政府为了集中政府权力,成立了专门负责引进、移植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中央机构。这些中央机构,都以"激进改革派"人士执掌。而中国只是由地方上的几个大员,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其他对洋务有兴趣的总督或者巡抚在他们的辖区办理。洋务新政时期,未能建立任何一个推动资本主义改革、引进西方学术和技术以及机器设备的专门机构,没有一个机构来设计、制定有关推动洋务新政的方针政策。在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方向上,中日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中国,洋务新政初期引进的军事工业,全部是官办,此后开设的民用工业项目,大多是官督商办,民办企业极难生长。清政府没有提出促进民营企业的任何政策。日本则实行了两个并举:引进资本主义企业与引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举,举办官办企业与鼓励民营企业并举。尽管两国都具有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但与真正的现代化进程相比较,尚有距离。洋务新政与明治维新,实际上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难以作真切的比较。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逐渐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日本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这些改造刺激了日本社会自由民权运动的发生,推动了日本社会向资产阶级宪政国家的转变,从而促进了日本产业政策向自由资本主义方向转换。这个转换,标志着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可见,落后国家只有转换国家体制,才可能全力推进资本主义的产业政策和文化政策,才可能赶上现代化的潮流,而中国在19世纪内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很难迈出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调色盘     
除了母亲,家里没有一个人对我画画这件事有一点赞成的意思,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艺术———在我们家里,还挂着一些山水画呢。问题出在一件不幸之事上。就在我对绘画萌生出浓厚兴趣时,我那位在新华社工作的堂兄不幸在北戴河遇难,而他在外面的身份就是一位画家。虽然他遇难与他是一位画家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在我们那个偏远而闭塞的乡下,原本就没有多少文化的大人们就认为他遇难就是因为他是一位画家。出于对我的一种保护,他们反对我走当画家这条路,好像我一画画就会成为一名破画家似的。他们始终主张我好好念书,将来能找个工作有个饭碗端就行…  相似文献   

20.
严复分析内治与看待外患,均从当时世界战略格局的大势或中外国家关系出发。他是当时中国最具有国际眼光的战略观察家之一,从不单纯立足于中国的内部因素来论中国。国际的视野、长时段的历史维度、软实力的开掘方向、走向世界的制度设计、自由与富强的未来引领,是严复在甲午至戊戌时期明显的思想特征,也贯穿于其一生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