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湖州。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做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当时朝中政敌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此时,沈括还出来告密,说苏轼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章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令苏轼倒…  相似文献   

2.
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我国文学史上诞生了一位独具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堪称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有《东坡文集》、《东坡东府》等。苏轼二十一岁时随父亲苏洵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二十六岁踏上仕途。三十岁时,因苏洵病故,回乡守丧。三十四岁再到汴京,判官告院。此时,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之时,苏轼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存在分歧,他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神宗,反对王安石变法。元丰二年,苏轼…  相似文献   

3.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提出的这一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王阳明指出:“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如果自恃才高,仅凭主观臆断而妄论是非,即使像苏轼、王安石这样的文坛巨星,也会因“自以为得其实”,而贻笑于大方之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赋和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间流传着一则他误改王安石菊花诗的轶事。有一次,苏轼去登门拜访宰相王安石,适逢王安石外出。他正要离去,偶见书案上放着一篇王安石尚未完成的咏菊诗稿,其中有这样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思忖:唯有秋季才会常刮西风,西风起处,万木萧疏,群芳凋谢;但菊花恰能独傲风霜,显现出与寒冷抗争的不屈品格,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赞美,你王安石怎么这样孤陋寡闻,竞写出西风吹得菊花四处飘零的诗句呢?  相似文献   

4.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在诗、词、散文诸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战守》这篇策论,是他的政论文的优秀代表。嘉祐五年,苏轼在准备“制科”考试期间,写下了《进策》二十五篇。苏轼在他《感旧》诗引中也说:“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由于这组《进策》写于苏轼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因此  相似文献   

5.
一宋仁宗嘉祐六年(1601),苏轼应制科试,写了《御试制科策》,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全面地提出了自己的革新主张。仔细考察苏轼的这篇制策,我们可以发现,它和王安石的变法,有不少相似之处,尤其在富国强兵这一点上,二者的意愿和指归是相同的。苏轼指出,北宋军队是“盗贼攻之而不能御,戎狄掠之而不能抗”,将不专兵,军纪松驰,兵士骄惰,已成积习。对此,苏轼提出改革的办法是“定军制”“倡勇敢”,  相似文献   

6.
据《宋史·苏轼传》记载: (苏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何正言(臣),摭其表语,并谋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这段不足八十字的正史,记叙的是距今九百多年前的北宋神宗朝,杰出的文学家苏轼“坐作诗讪谤罪”,被御史台关进监狱,酿成我国历史上闻名千古的文字狱“乌台诗案”[1],只是,记叙太简单了.乌台诗案的档案材料,南宋蜀人朋九万手录付刻,成《东坡乌台诗案》,其他还有周紫芝的《诗谳》,清人张秋水编纂的《眉山诗案广证》,今人陶道恕著的《乌台诗案新勘》等书,才使乌台诗案的真象,得以大白于天下,流传至今. 起因:新旧党争,种下祸根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一位文学天才,同时也是一位关心人民疾苦,较稳健的政治革新家.正因为如此,他的政敌才从他的文字入手,有意陷害他.乌台诗案的起因是较复杂的.宋神宗赵顼,是一位希望自己有所作为的国君.熙宁二年(1069年)他任命王安石为相,实行变法.苏轼早在宋仁宗时,就曾上书言事,提出改革吏治的主张,但他与王安石的新法主张有所不同.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神宗针对新法,提出不同政见,王安石非常不满,支派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从此,苏轼与变法派结下不解之怨,受到变法派的排斥.由于在朝中十分孤立,苏轼请求外放,先后出知杭州、密州和徐州.在这段时期,他长期亲民,深知民间疾苦,在执行新法时,“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政绩斐然.同时,他对于新法的弊端,又寄物托讽于诗文,“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于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宋神宗由变法转为改制.但是,混入新党的一批奸佞小人,仍然窃据要津,他们把变法改制蜕变成专门打击陷害异己的政治角逐,对政绩昭著的苏轼,唯恐其还朝受重用;对苏轼嘲讽新政的诗文,更是恨之入骨,因此,这批奸佞小人,常思伺机报复,置苏轼于死地.应该说,政治上苏轼为政敌所不容,文字上又授人以把柄,这便是乌台诗案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政治生涯一直是坎坷不平的。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在神宗和哲宗两朝。作为神宗时期的持不同政见者,他对王安石变法采取独特的批判态度;加之他直言敢谏,得罪了不少权贵,而他洋洋横溢的才华,也每每遭到一些只会靠玩弄权术取媚君王的小人的嫉妒;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对司马光等全面废除新法又不同意;尔后又成为帝党与后党之争的牺牲。所有这些,使得他一生颠沛于仕途。在“身行万里半天下”的宦海浮沉中,苏轼与淮阴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更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祜年间进士,一生仕途坎坷蹭蹬。在王安石执政期间,他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曾以“作诗毁谤朝廷罪”被远谪到黄州团练副使的任上。当时苏轼年届四十五岁,由于黄州的生活又十分艰难,国家的一点薪俸对这位失意的京官来言,无疑是杯水车薪。所幸的是,他在那儿结下了一个名叫马正卿的朋友,朋友豪爽慷慨,解囊相助,  相似文献   

9.
重读王安石     
王安石是一个诗人;王安石是一个词人;王安石是一个散文家;王安石是一个政治家;——王安石是一个怪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市),其父王益为祥符八年(1004年)进士,一生只做过几任州县官吏,但他却“自任以世之重也”。王安石也说:“盖先君所存,尝欲大润泽于天下,一物枯槁,以为身羞”。乃父乃子,自视与云平,由于王益在故乡临川“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君子安贫乐道?不务正业?出生平贱?)所以当他游宦四方时都是奉亲携眷而行,因此王安石在出道之前就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十三岁那年…  相似文献   

10.
一苏軾(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軾出身在一个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青少年时代,受过封建文化教育,二十一岁考取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活.苏轼的思想是守旧的,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比较进步的新法,他表示反对,因此被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等处作地方官。后来又降职到黄州,闲住了多年。1086年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当权,起用他做翰林学士,这时又因不满司马光尽废新法,而遭到旧党排斥。1094年新党再度上台,对旧党进行报复、迫害,苏轼又被放到广东的边远地方,直到1100年才遇  相似文献   

11.
(四)宋元文学 第一,宋代文学 1、诗文: ①宋诗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有所开拓创造,追求新奇、细密、显露而富于理趣;同时出现散文化和以才学为诗的倾向。重要诗人有欧阳修、苏轼、陆游等。 ②宋代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唐宋古文八大家”有六家在宋,他们是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 2、词:词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文学史上词以宋称。 ①前人论词有“婉约”和“豪放”之说,前者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后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相似文献   

12.
苏轼自神宗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在湖州任上被捕解京入狱算起,到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得旨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为止,足足坐了五个月的冤狱——“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奇耻大辱,对苏轼的思想、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这样一件在北宋历史上罕见的文字狱,历来说法却并不一致.总起来说有两种互相对立的说法:一是说苏轼讥讽朝政、谤汕中外臣僚,罪有应得.神宗朝的御史台作如是观;后世研究王安石者,在肯定王安石新法、批判保守派时,也往往作如是观.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乌台诗案”是一个大冤案.苏轼的弟弟苏辙最早提出这一看法.他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说苏轼“徙知湖州,以表谢上,言事者挺其语以为谤,遣官逮赴御史狱”.①在这里,由于当时的现实环境,子由不可能说得更加彻底,只能这样吞吞吐吐,略而不  相似文献   

13.
章惇(1035一1105年),字子厚,北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俞“起家至职方郎中,致仕”,“累官银青光禄大夫”。章悖性“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再举甲科”,与苏轼、苏辙、吕惠卿、程颢等同是一榜及第的进士。初“调商洛(县)令”,后“召试馆职”,撰修国史。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章惇深得王安石器重,任“编修三司条例官”,为变法领导机构的重要官员之一,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王安石罢相后,他于元丰三年(1080年)升任参知政事(宰相副职)。神宗崩、哲宗嗣位后,  相似文献   

14.
《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是苏轼咏苍梧山的名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乌台诗案”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绍圣中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卒于常州。谥文忠。他一生坎坷,  相似文献   

15.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幼年熟读经史,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二十一岁中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宋神宗时,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苏轼针对变法的一些弊端,上书反对,并作诗进行讽刺。元丰二年(公元一○七九年),谏官李定、何正臣等摘出苏轼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构陷罗织,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御史台)诗案”。几经磨难,苏轼幸免于死,责  相似文献   

16.
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王安石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诬陷以“讪谤朝政”之罪,而被捕入狱,成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不幸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几经残酷的磨难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时期,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怀才不遇,功名不就,政治上失意受压,生活上颠沛流离,使他一  相似文献   

17.
苏轼与李廌师友关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与李廌之父李惇为同榜进士,李廌缘父执之谊与苏轼结交,遂得侧身门下,荐名于“苏门六学士”之列。李廌一生贫困潦倒,而苏轼特以故人之子相待,在生活、仕途、文学等各个方面给予他诸多帮助。苏轼善待李廌,而幼年丧父的李廌也以事父之礼敬事苏轼,奔走师门,于苏门诸学士为最勤。李廌除了与苏轼交往外,还与苏辙及苏轼诸子相交游。  相似文献   

18.
苏轼生活的北宋仁宗至徽宗时期,政治斗争非常激烈。理想高远、才华横溢的他在政治上始终处于党争的夹缝中,被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都视为异己,因而屡遭打击,仕途坎坷。1079年,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就是在他被贬后的第三年(1082年)游览赤壁时所作。苏轼临终前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虽为他的自我嘲讽之语,但黄州确实是他人生的重要驿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著名散文《教战守策》是一篇不折不扣的“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是东坡先生26岁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时所写的6篇“进策”中的一篇。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上大人特诏举行的考试.很多时候皇帝要亲自到场参与监考、阅卷。应试者根据命题所作的论文谓之“策”。《教战守策》乃是苏轼“系列应试作文”中最具影响力的篇什。  相似文献   

20.
八十一 策 搀扶,运城人谓之chā。chā即“策”之方音读。策,运城话文读作chē。而据当地文白异读对应规律,zh ch sh文读加e的白读则相应变作a。如窄、摘、仄(zhe),读作zha;车、扯、拆,(che)读作cha;蛇、舍、奢(she),读作sha;故策(chē)相对应读作chā。策之本义为马鞭,又作杖解。如《庄子·齐物论》:“师旷之枝策也”。《释文》:“司马彪云:枝,拄也;策,杖也。”《淮南子·坠形篇》:“夸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