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雨中》第一节中的比喻句耐人寻味,细细品味大有所得。“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风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在水面上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这段话中作者连续使用的三个比喻句,不但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也是作者巧妙构思的产物。 作者抓住事物的恰似点打比方。有全景的描述: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有特写的勾勒: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的雨伞,仿佛是浮在水面上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马路与小河;孩子们撑着的雨伞与…  相似文献   

2.
写作时,我们离不开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俗称打比方,是指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就可以作比,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在语言表达上,不但可以使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可以节省笔墨,使语言精炼、明快。例如,我们学过的课文《雨中》有这么一段话,就写得十分生动:“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汹涌的人潮流进了千家万户。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可见,作者观察得十分细致,将雨中的马路、孩子撑的…  相似文献   

3.
欣赏雨声     
雨,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但我却欣赏雨声。雨能为花草树木洗澡,能为空气增加湿润,还能滋润人的心。每当下雨时,落在地上的雨会有节奏地发出响声。在这时,偶而会看见一些父母撑着伞在学校门口等着接自己的孩子回家。等孩子放学了,父母会不约而同地把伞偏向自己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父母和孩子们都边说边笑着,尽管父母的背上,肩上都湿透了。这时的雨声是动听的,也是温馨的。在一小巷里,蓝天被密密麻麻的乌云遮盖着,一对年老的夫妻同撑着一把伞,他们蹒跚地向前走着。走一步,丈夫把伞偏向妻子,肩膀被淋湿了。再走一步,妻子把伞推向丈夫,自己…  相似文献   

4.
一、说一说学习目标师:孩子们好,看看今天的课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生:今天上课不用桌子。生:今天教室里多了两条马路。师:是啊!今天我们就坐在马路上来交流这样一个话题:平安回家。每天我们都要穿越马路上学、放学,我们该怎么做才可以平安回家?生:放学时守纪律!走路靠右行。生:过马路要小心,踩着斑马线。生:红灯停,绿灯行!  相似文献   

5.
雨下得真大啊!幸亏妈妈中午想得周到,让我预先准备了伞。放学了,我像一只领头雁,撑着雨伞,一路小跑回了家。  相似文献   

6.
谈谈反证法     
放学前,李强透过教室的玻璃窗,看见马路上很潮湿,许多行人都还拿着伞,便对王芳说:“下雨了,我们都没带伞,怎么回家?”王芳也看了一下窗外:“是下过雨,”但接着又对李强说,“可是别担心,现在雨已经停了.”王芳的第一个判断“下过雨”,道理很清楚:要不然,地面应  相似文献   

7.
(师出示两张连环画图片,第一幅为小白兔冒着大雨奔跑,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只大蘑菇;第二幅为小白兔拿起蘑菇顶在头上当雨伞,开开心心地朝着家的方向跑去)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画,能看懂它们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生:第一幅讲的是一只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大雨,它看见路旁边有一只大蘑菇,就想到了一个主意;第二幅图讲的是小白兔把蘑菇采下来当成雨伞,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师:真聪明,能看懂图意了。那你们能为这组图取个题目吗?生:《蘑菇伞》。生:《下雨了》。生:《聪明的小白兔》。生:《放学回家的路上》。生:《又哭又笑》。…  相似文献   

8.
星期五的中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乌云,不久,雨便"哗哗啦啦"地下起来。放学的时候,校内外到处是撑着伞接孩子的人,还有许多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其中的一辆锃亮的黑色小轿车格外引人注目。看到这情景,我心里想: 哇!哪个家长这么气派,居然  相似文献   

9.
<正>“滴答滴答”小雨点放学了,争先恐后地从天上跳下来玩。小雨点敲打着学校的窗户,悄悄地喊:“Hello!小朋友,放学了,快点儿出来和我们做游戏吧。”小朋友听到了滴答声,赶紧跑出来,高兴地跳着喊:“下雨喽,下雨喽!”你看,有几个小朋友仰着头,张着嘴,伸开双手,想把小雨点接回家玩,可调皮的小雨点乐哈哈地从他们的指缝里坐着滑梯滑走了。还有的小朋友撑着伞在雨中奔跑,不时地转动着伞柄,任凭小雨点在伞上叮叮当当  相似文献   

10.
    
放学时,天正下着雨。我斜倚着窗棂,望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同学们撑着五颜六色的伞,象浮动的点点花瓣。使我又想起了奶奶的那把伞,那把旧伞,那把黄油布伞,那把普普通通而又令我怀念的伞。奶奶!我低喊着。心中有着一股强烈的激流在不断冲击着。多少个雨天里,每当这时,奶奶的那把黄油布伞就会在淡淡的雨雾中出现在我的视线里。风儿夹着雨点吹乱了她花白的头发,轻轻撩起了她的衣襟。奶奶握着伞柄的手显得那么有力,她步履蹒跚地向我走来,走来……而今,又下雨了。但我知道,奶奶再也  相似文献   

11.
文 质 兼 美 的小 语 教 材 ,是 学 生语 言 学 习 的 典范。 教 学中 , 教师 在 引 导 学生 欣 赏 佳 词好 句 的 同时,还 应 让学 生 学 习 文本 的 表 达 方法 ,凭 借文 本 的语言 内容 随 机 进行 迁 移 运 用,强 化言 语 实 践 ,以 提高学 生 的 语文 素 养 。一 位 教 师在 教 学 浙 教版 语 文第 七 册《 雨 中 》一 、二 两 节 时 ,就 采 用 了 这 样 的 策略,下面 就是 这一教 学片 段的课 堂实 录: 师 :默读 第 一 节 ,找 出 你 最喜 欢 的 句 子来 读 一读。 生 :我 最 喜 欢“ 马 路 上 ,一 群 撑 着 伞 放 学 回 家的孩子 ,仿…  相似文献   

12.
一、研读自悟师 :《荷花》这篇课文那么美 ,咱们一句一句地读觉得不过瘾 ,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 ,找出你觉得美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师 :好 ,咱们来交流。交流方法 :先读一读找到的词或句 ,再说说它美在哪儿 ?能讲出理由更好。生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觉得“小莲蓬”很美。它从雪白的花瓣中露出来 ,黄黄的 ,嫩嫩的 ,真好看。你们瞧—— (指点银幕图 )。师 :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生 :我觉得“有的还是花骨朵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很美。从“花骨朵…  相似文献   

13.
雨痕     
大雨倾盆,我和母亲骑着自行车回家,共同撑着一把伞。这场景似曾相识,让我的思绪飘远……记忆中有很多次都是在大雨中和母亲一起撑伞回家。上幼儿园时,母亲温柔地把我抱在怀中,撑着伞在雨中前行,雨滴落在她的背上。上小学时,母亲的右手牵着我的左手,她撑着伞,雨滴都落在她的身上。读  相似文献   

14.
爱的小红伞     
每到下雨的日子,我的心头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因为雨承载着我温馨的记忆. 小时候,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上学.每次下雨,奶奶都会不辞劳苦地接我回家. 有一次放学时,天空正下着小雨,奶奶撑着一把红伞来接我.弯曲的小路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中,飘动着一朵红蘑菇,蘑菇下飘荡出奶奶和我的欢声笑语……无意间,我抬起头,"咦!奶奶,我的天空怎么是红色的,而你的天空是灰色的呢?"我好奇地问:"奶奶,你把伞打歪了吧?"奶奶笑着说:"我怎么可能把伞打歪呢?"就歪了,就歪了!奶奶!"奶奶哧哧的笑声伴着我暖暖的心.  相似文献   

15.
<正>不能花开,就请叶绿。这是一种洒脱的坦然!——题记收割的季节到了。我撑着伞走在回家的小道上,看着田里忙碌着的人们,不禁有些感慨。太阳如此之大,为何还要出来收割呢?"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否说的就是这样?顶着炎炎夏日在田间工作,被阳光刺晒得黝黑的皮肤也无暇以顾,这种生活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偶然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干净得像澄碧的蓝天一样,我又多了几分吃惊。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转眼间就下起了雨。我撑着伞,小心地走着。生怕污水溅到  相似文献   

16.
师:伴着一首《我想去桂林》,我们领略了桂林的山山水水,大家对桂林的印象怎样呢?生:桂林山水很美。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关于桂林山水的诗文呢?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很好,这是写桂林山水最著名的一句。还有吗?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师:不错,这是韩愈笔下的桂林。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菊花(大班)秋天,孩子们在散步时非常关注菊花,他们发现菊花有不同的色彩、花瓣、形态。于是,我们抓住这一兴趣点,及时生成了活动"美丽的菊花"。目标:1.感受菊花不同的色彩、形态,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2.学习用表演、绘画等方式表现菊花。3.养成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表演的能力。准备:1.幼儿日常观察周围事物在秋天的变化。2.各种各样的菊花若干盆,粉笔一支,音乐磁带《赶花会》,绘画材料。过程:一、谈话1.秋天到了,幼儿园有哪些变化? 2.秋天,幼儿园里悄悄地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树叶黄了,石榴成熟了,菊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今天老师办了一个菊花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二、欣赏1.放音乐《赶花会》,幼儿自由走动,赏菊。2.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感知菊花的色彩与形态。师:你觉得这些菊花怎么样?幼:很漂亮。师:什么地方很漂亮?幼:颜色很漂亮。幼:有黄色、紫色、红色、白色。幼:花瓣也很漂亮。幼:有的花瓣卷起来,像妈妈的卷发。幼:有的花瓣像孔雀尾巴,长长的。幼:有的花瓣像太阳的光芒。师:(在黑板上画出花瓣)我们来画一画这些长长的、弯弯的花瓣。师:这样的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幼: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柔软。幼:像海带一样长长的,很流畅。师:除了花瓣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有的盛开,有的还是花苞。(请幼儿表现花苞和花盛开的样子。)师: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幼: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师:你想不想变成一朵可爱的菊花呢? 3.播放音乐《赶花会》,请幼儿找好朋友合作表现菊花的姿态。教师用语言提示:秋天到了,朵朵菊花盛开了,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有的还是花苞,有的已经盛开了。在阳光下,它们快乐地舒展着花瓣。清风徐徐吹来,它们随着风儿轻轻摆动,像在尽情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菊花,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幼:我觉得很快乐。幼: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朵快乐的菊花。三、绘画表现1.到了冬天,菊花就会枯萎,请你们选择一朵最喜欢的菊花,把它画下来,留作纪念吧。2.幼儿画菊花。原方案活动形式多样,但各个环节与形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有"拼盘"的痕迹。总体来看,我认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天空中又下起了雨,像铅笔画似的,朦朦胧胧,看不清对面房子的精致纹理。"又是这样的天气,"我看着窗外嘟囔道,"我该怎样度过这百无聊赖的一天呢?"起床,刷牙,撑着小花伞,我静静地朝那家面包店走去。小雨  相似文献   

19.
教育作用力     
先看看两个常见的师生对话。A)一学生在马路上玩。师:不要在马路上玩,回来。生:为什么不许啊?师:在马路上玩危险。生:现在没有车来啊。师:等你看到有车来的时候就迟了。生:车来了我会躲开嘛。师:叫你回来你就回来!如果你跛了脚怎么办!生:你就跛脚!你咒我!师:我是在关心你!生:谁要关心呀,关心一下你自己吧,小心回家被车撞死!师:……B)一老师在指导学生劳动。师:小明,把这地方的草拔干净一点。生:你为什么不叫小东呢?他干得很少。师:在你附近嘛。生:我很累。师:才干了一会儿就累了。生:干了很久了。师:再把这个也做了吧。生:不干。你为什么不干呢?只会叫人家做。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有以下想法。一、教育和力的相似性其实,孩子的思想就是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他受着各种力的作用,例如教材、法律、道德等一切意识。整个作用力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和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联系起来。第一运动定律:在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一状态又称为平衡状态。孩子的思想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外力和内力平衡时,就会处在这一状态。第二运动定律: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孩子的思想改变越大,需要的外力越大。第三运动定...  相似文献   

20.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画句子,读句子。)师: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并告诉他你的感受。(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师:想让同学们都分享你的收获吗?(生齐答:想)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很喜欢花儿盛开的样子,所以我觉得很美。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我喜欢“小莲蓬”那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