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对推动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及政策之窗几个方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的形成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高校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形成了“问题源流”;内外部“政策企业家”的积极推动,形成了“政策源流”;政治领袖的执政理念,形成了“政治源流”。在三流汇聚过程中,政治源流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发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之窗”打开。其启示在于: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需经过严格的政策评估,做好充分的实施准备,并提供备选方案;在高等教育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政府应致力于为我国高校提供包容开放、能进能退的制度环境,强化高等教育“本体性价值”,从“强制的硬工具”转向“激励的软工具”,才能发挥出政策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学体系层次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已经并仍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大学体系的层次化从性质上讲,也是高等教育制度多样化的一个方面。所谓“层次化”是指高等学校的多层构成成为大学体系的基本特征。一个国家大学体系以及高等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与方式是影响大学体系层次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大学体系层次化的意义主要在于高校分层、目标分化、办学分类、评价分级。  相似文献   

3.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是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 JABEE)对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认定的制度,其目的在于提高日本高等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该制度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创造立国论”的提出以及大学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其在管理体制、认定目的、认定基准、审查评价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浩 《复旦教育论坛》2020,18(6):94-100
澳大利亚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监管政策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公立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有诸多相似之处,都经历过从“排斥”或者说“边缘化”到“被动接受”再到“标准化引领”的过程。该文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慎思澳大利亚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监管政策变迁的动因与导向,进而总结澳大利亚政府监管政策的特点:通过间接管理方式控制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逐利行为的度;通过诱致性制度强化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竞争与合作;通过分类资助引导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日两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完善,教育机构健全,入学和学习方式灵活,专业设置市场化取向明显,这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专业调整,以及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区域形成是自然生成与主动建构的过程,适当的区域约束力是“最有效”的且是成就“最有用”区域的关键。作为“最有效”的区域约束力,行政约束力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至关重要,体现在政策制度上,既要有着眼于统筹与统一的制度强约束力,又要有衔接与对接的制度中约束力,而自愿与自主的制度弱约束力也必不可少。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政策制度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形成,尤其在元政策制度和基本政策制度的供给方面比较充分和有力,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亟须加强具体政策制度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抉择和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以后,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数量增长、整体协调发展,一直到今天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发展模式的阶段,并且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始终具有数量增长的导向性表征。高等教育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结构”动力推动的进程,多种“力”的强弱结构不同,决定了各国高等教育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当前,关键是必须通过改革,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把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发展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8.
略论计划体制下大学制度的"保护-束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计划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制度实施所带来的一个突出的“意外后果”,是大学与其教职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保护一束缚”机制。大学制度既给教职员工提供了相对丰富的物质性与社会性资源,同时又极大地限制了他们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与机会,由此形成了一种封闭、狭隘的社会生活场所和大学教职员工程式化、模式化的生活方式及依附性人格,最终导致高等教育创造性活力的日渐枯竭。今天,市场化进程以及与之伴生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的出现,更显出大学制度改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朱文辉 《教育研究》2022,(10):141-150
缘于“西部意识”的掣肘、空间布局的结构性矛盾、专项政策上的弱干预等,“中西部高等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社会认知、技术路线、政策制定的三重诱因下得以形成。而外延式扩展的发展方式、纺锤形的办学层次结构、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别导致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认知锁定、技术锁定和制度锁定,从而成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过程中的三种路径依赖形式。树立质量强校的价值理念,把内涵式发展作为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金字塔型的办学层次结构,走特色型而非全面型的发展道路;加大对中西部高等学校的支持,扩大省级政府的统筹管理权限,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从“锁定”到“进阶”的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体制”,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般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按照这一概念,从高等教育管理的角度,可以把高等教育体制视为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及权力使用规范的制度的总称。本文对我国高教体制的讨论,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的,而且侧重宏观,对学校内部体制未予论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