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岁的儿子要求爸爸为他买一个臂力器,爸爸问他:"你是‘想要’,还是‘需要’这个臂力器呢?""我想要。""对不起,你‘想要’但不‘需要’的物品,我不能满足你。"听爸爸这样一说,儿子马上改口:"我需要。""你为什么需要呢?""……"儿子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又讨论开了。今天的讨论是聪聪出的问题,他说:"常听见电视广告里说‘发型秀’,其中的‘秀’和‘秀发’中的‘秀’意思一样吗?""应该是一样的吧。"芳芳马上接嘴道,"‘秀发’就是美丽、漂亮的头发,‘发型秀’就是美丽、漂亮的发型。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相似文献   

3.
沈奥 《今日中学生》2013,(17):47-48
她是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 初相识,我们叫她"张老师",一段时间后我们叫她"张董",因为她讲课时上天入地,谈古论今,像无所不懂.她知道后,笑眯眯地说:"别叫我张‘董’,叫我张‘总’——我的目标是:凡不好好学习的,手打肿,腿打肿,屁股也打肿."她的口号: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7期徐江、周宗富二位先生的文章《教:在学生‘自主’之上必须有作为》(下简称"徐周文")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是第四节的两点"质疑"。一、对喻体"大宅子"的质疑。徐周文说:"‘大宅子’与向国外‘捧’古董、‘挂’名画、‘活  相似文献   

5.
2006年,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数学家之路》一文中专门谈到"奥数"教育.他说:"我在美国看到很多年轻学生‘,奥数’念得很好,竞赛也得高分,后来成为很好的数学家.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学习‘奥数’完全是凭着兴  相似文献   

6.
<正>刘恒友《是"不假思索"还是"不加思索"?》(载《中学语文》2013年第10期,上旬刊。以下简称"刘文"。)中说:"查阅《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皆不见‘不加思索’的身影。"又说:"‘不假思索’作为一个成语,有其源渊;而‘不假思索’之所以不见各大词典,因为它不是一个词语,至多是一个短语。看来成语库中只有‘不假思索’,而‘不加思索’则是人们‘不加思索’的必然产物。"这里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刘文认为成语库中没有"不加思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第二,刘文认为使用"不加思索"是误解误用,我的回答是——"不加思索"使用正确。这仅是个人  相似文献   

7.
郑友霄 《语文知识》2001,(12):56-59
清华大学附中的韩军先生在《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八大关系》一文中说:“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人类语言的学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了王栋生老师的《我主张"静养式阅读"》(《人民教育》2012年第2期),文中所言所感无不是我们耳闻目睹司空见惯的现象,读后反复咀嚼,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谈道:"学校是传道授业之所,教师本是读书人,学校教育的常态,是让学生跟着读书人在一起学习,而不是传授‘考试学’,带领学生‘模拟’、‘预测’、‘课课练’。"王老师字  相似文献   

9.
正《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是王维的一首五律,也是201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诗歌赏析题。关于诗题中的"见过",周容先生说:"‘见过’连用,解释为拜访,此无异议。"(《语文学习》2013年第10期)王忠贤先生说:"诗题中的‘见过’,应作为‘拜访我’解释。"(《语文学习》2014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了‘人’,教育成了什么?那就是工厂,就是流水线,按照固定的流程和预设的目标,风干生命,消解个性,把原本千姿百态的孩子,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所谓‘人才’。"——李振村《人在哪里》(《当代教育家》2013年第02期)读着李振村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到了很多,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真的有很多时候都缺失了"人"的存在。且不说教材的编排中有太多课文  相似文献   

11.
[小引]一见题目,或许你会发问:"你有没有搞错,‘小’怎么会大于‘大’呢?明明是‘大’比‘小’大嘛!"  相似文献   

12.
"出神"与"入神"本是兄弟俩。一天,他们突然间觉得好生纳闷:咦,咱俩一个是由"出"与"神"组成的,一个是由"入"与"神"组成的,而这"出"与"入"又是相对的,咱们俩怎么会是兄弟?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词典公公。词典公公告诉他们:"按照惯例呢,意思相对的两个字分别组词后,两个词所表示的意思应该是相反的。比如:‘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你俩虽然也是由意思相对的‘出’和‘入’组成的词,但所表示的意思却  相似文献   

13.
学校要举行篮球比赛,明明主动帮老师写了一个通知,却错把"篮球"写成了"蓝球"。通知一贴出,亮亮看见后,告诉明明:"你写错了,应该是‘篮球’。"明明不解,问道:"为什么‘篮球’的‘篮’字是竹字头呢?"亮亮  相似文献   

14.
“鲜奶”     
童童:"什么叫‘先人’?"妈妈:"‘先人’是对去世的人的称呼。"童童:"那去世的奶奶是不是要叫做‘鲜奶’?"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和茅盾都十分敬仰一代伟人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鲁迅愿做一匹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匹‘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接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郭沫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人呼吁:"教育应该把‘根’留住。"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把什么留住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根"应该是思维习惯及人文精神,也就是"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数学教学要重‘知识’,更应该重‘智慧’,课堂内让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徐特立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专教学生学知识的,人师是教学生做人的。"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例子”一说,源于叶圣陶先生:“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渎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笫  相似文献   

20.
"老板娘"与"老板的娘"的区别是不是"的"在作怪呢?胡裕树先生说:"‘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别偏正关系与其他关系,一是强调前边词语的修饰性或领属性。"(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第34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6月第4版)但从结构上说,"老板娘"与"老板的娘"并没有多大区别,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