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根据自身条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总地来说产业化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实质上是各种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关心和追求,以利益为纽带在自觉、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由于参加主体的多样化,形成了立体的利益网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根据自身条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总地来说产业化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实质上是各种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关心和追求,以利益为纽带在自觉、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由于参加主体的多样化,形成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重新组织化,构建新的产业经营方式、新的产销制度和多元利益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途径,在我国早就有了广泛的实践,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文章试图对产业化经营体系当中涉及到的主要利益主体加以分析,以便为各利益主体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定位找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总体来说,我国养猪业的产业化经营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形成养殖、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桕互促进的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养猪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作为这一模式的最初探索者,而今养猪业的优等生,温氏集团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诠释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所谓农业产业化,可以定义为:围绕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农副产品项目,组织众多主体参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活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的过程。其中,经济利益是各方主体追求的共同目标。在相互合作参与过程中,各方结成了较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这是农业产业化最为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科学共同体中的研究活动符合民主所需要的条件和精神,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知识生产中并不总是意见一致,而是往往充满了分歧,他们通过基于期刊论文、公共展示和资源压力等策略进行说服活动,根据科学知识共识程度的高低和利益共识程度的高低形成四种共识形式。在后学院科学中,科学共同体发生了新的变化,共识的形成和变化不仅受到利益的影响,而且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民主不仅成为科学共同体中的事实存在,而且成为科学共同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应因地制宜,借鉴和综合不同模式,用科学化、信息化、智能装备化和现代经营策略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形态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保障制度,以组织和调整生产与利益分配格局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利益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是订单农业违约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订单农业相结合的方法能构建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在订单农业主体之间实现利益风险的分担平衡.因此应完善期货市场,促进期权市场的构建,深化金融衍生工具和订单农业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利益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是订单农业违约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订单农业相结合的方法能构建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在订单农业主体之间实现利益风险的分担平衡。因此应完善期货市场,促进期权市场的构建,深化金融衍生工具和订单农业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工业化战略中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云南农村工业化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云南农村工业化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客观现实,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此珏须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城乡工业互动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方式来提升云南农村工业化的水平,解决当前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将国家出台的科技特派员政策划分为逐步试点、示范推广、深入推进和全新发展四个阶段。研究发现,宏观和微观双动力及其相互作用是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构建由科技特派员、农户、产业化主体等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与农户增收之间因果关系链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演化的最终目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已从专注技术推广的科技性政策演化为注重技术与市场有效对接的综合性制度安排,搭建科技特派员与产业化主体等资源融合的农业科技服务协同平台将成为科技特派员制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统计数据定量研究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归纳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提出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业化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一农业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虽然农村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是一条高成本、高产出、低效益的发展道路。最后在研究当前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养老保障是基础,农村社区养老保险是过渡,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是方向”的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最后论述了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向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演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杨槿  陈雯  杨柳青  耿佩 《资源科学》2020,42(7):1285-1297
乡村生态转型旨在保护乡村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及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以达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共赢,是乡村功能认识回归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农业生产和生态维育功能重新得到重视等外在因素,以及乡村生态资源丰富和村民发展诉求强烈等内在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地处生态敏感区的传统农业村落实现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途径。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特质,本文从要素投入和参与主体两方面探讨了乡村生态转型的可能路径,提出乡村生态转型需要从依靠资本转向依靠知识投入,结合政府、社区等主体在乡村知识投入与应用中的行为及作用特点,提出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更适合采取社区参与的方式。最后,结合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陈庄村的生态转型实践,对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和社区参与策略及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乡村生态转型必要性及其路径的理论认识,并为乡村发展的生态化实践提供一定经验借鉴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路 《未来与发展》2012,35(7):95-98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面对经济结构转型下的巨大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愈加突出。国外研究者从多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途径以及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针对我国国情,国内学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制度缺陷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新时期,我国必须顺应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7.
徐经能 《科教文汇》2014,(30):172-173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开展得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在某些领域还存在一些误区。笔者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中素质教育存在的误区,并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 gives a general review on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such areas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terials, microelectronics, optoelectronics, energy, and biological and medical technology.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ir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s on human beings and the effects o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the driving forc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ts necessary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roles of scientists, engineers, entrepreneurs and government. The author tries to define the right way and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hope of pushing forward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The author also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which is believed to stir the interest among the publicity and students who care abou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机理及其典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业化是新时代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促进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作为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单元,其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退耕还林(草)工程后生态功能显著改善,但农业基础薄弱、水土约束增强、生产效益偏低等问题依旧突出,亟需推进生态产业化提升乡村生产和生活功能。本文从生态资源价值增殖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后的典型实践,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可持续途径。结果表明:①乡村生态产业化应遵循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规律、耦合机理以及价值转化原则,依托地理工程技术加快生态资源培育,建立生态产权管理制度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通过资产集中流转、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要素融合等推进生态资产资本化,完善生态市场交易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②延安市部分乡村依托治沟造地工程实现了生态资源培育,探索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路径,已初步形成了高效种养、休闲农业和多元综合等生态产业化模式;③未来应注重地理工程成效管护、健全产权管理制度、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构建动态评价机制,补齐产业化过程中的短板,推进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通过数据挖掘算法,揭示各种因素的内在交互性对农村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过程]利用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对广东省粤西方言区农村儿童的阅读现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结论]网络流量费高、受方言影响、家长不鼓励、缺少亲子阅读机会等因素交互作用是导致农村儿童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在受家长鼓励、亲子阅读、阅读兴趣以及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并且阅读兴趣更容易受方言和农忙因素的影响。农村儿童阅读能力低下是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留守及农忙状态、方言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