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价值是作家的创作意识和读者的阅读意识构成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只有通过文学鉴赏才能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要受一定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包含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与价值,反映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启示的需要。20世纪以来地震给日本文坛带来巨大的影响,众多日本作家把地震灾害作为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日本地震题材文学作品可以培养读者的生命意识、灾难意识和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3.
路遥文学的人性美是多方面的。朴实美、悲情美、人情美的交错,展现的是路遥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带给读者的则是复杂的心灵感受。文章重点分析了路遥文学作品中的人性美,通过作品举例展现了路道人性美的多种观点。  相似文献   

4.
论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独特的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文学作品实现其审美价值的重要环节.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性质、特点及其规律,不仅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欣赏能力,而且也能促使作家创作出更符合读者欣赏要求的作品.这对于提高读者的欣赏能力,培养读者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文论中,读者历来是被"忽略"的,他们视读者为文学及文学作品的附庸,既没有把读者的欣赏趣味和时代相联系来进行考察,也没有赋予读者参与文学作品建构的权利。接受反应文论受现代解释学的启发,认为文学意义和价值要靠读者来实现,文学史就是读者的接受史,读者的主体地位由此得到承认和巩固,读者从此成为文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一维。  相似文献   

6.
在对俄罗斯文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从表面上看问题意识好像一直贯穿于始终,然而有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文学问题。因为提出问题的人并不要求读者去回答这些问题,所以在苏联和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的研究中,问题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在俄罗斯文学步入后苏联的时代,问题意识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的多角度分析其中包含道德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等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文学鉴赏是由可供鉴赏的客体作品与能鉴赏艺术美的主体读者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由于鉴赏活动中,文学作品文本的客观制约性,以及同时代、同民族、同阶级的鉴赏者在审美倾向、艺术趣味与鉴赏习惯方面的一致性,使文学鉴赏具有时代的一致性、民族的一致性与阶级的一致性。这种文学鉴赏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中期,以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年轻美学家姚斯、伊瑟尔等人创立的接受美学,导致了文学研究从以本文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根本性变化,为文学研究找到了一个新的视点,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本质上说,接受美学是现象学哲学思潮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具体运用,它把现象学中的探讨物体与意识的交互关系转化为研究文学作品(本文)与读者意识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只有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相互作用才能构成作品的美学价值。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理论思潮的生成和发展,都会在其相关的理论学科中找到一定的联系或痕迹,就连作为接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潮流,同时是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方法。姚斯和伊瑟尔调查发现传统的文学作品割裂了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没有考虑读者的能动角色。接受美学重视接受者的自主性、创造性及美学意识的需求和规则机制。  相似文献   

10.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从史书记载到戏剧、电影,“赵氏孤儿”故事在不同时代的传播过程中,作家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作为文学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准确解读是读者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基本方式,也是读者正确了解文学发展和掌握时代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则.因而应结合不同的文体特征和时代特征,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翻译者通过充分揣摩原作的文学情感、文学意向及文学意境,将其美学价值完美表达出来的过程。在对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以及其美学特征和价值体现进行分析后,来认识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探讨美学价值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英美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站在青年人的角度上观察世界,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不同时代之下生命的抗争。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依旧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为无数青年读者的前进指明了方向。本文对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温情叙事风格进行了分析,在鉴赏路遥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探究了这种"温情叙事风格"与"现实主义"之间的联系,在对文化作品的核心情感特点进行分析的同时,为后续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研究提供经验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文学形象主要由一国文学作品自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决定,也与翻译紧密相关——翻译的选材和翻译的方法与策略决定了特定文学作品能否被异域读者所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学形象。在笔者看来,国内外译介中国文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材倾向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信息的过度关注,都不利于展示良好的中国文学形象。当代中国文学形象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英语世界没有选择最具有文学价值和艺术水准的作品进行翻译,对于其所选的作品,因为看重的是作品中的信息,而不是其文学价值和艺术水准,译者没有将其当成文学作品来翻译,作品的文学性被忽略、被抹杀。  相似文献   

14.
《玛纳斯》作为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英译这部文献及相关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就史诗《玛纳斯》能给国外读者传达的特有内容以及文献的译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读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读者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中国当代的文学读者意识在整体上呈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一方面,社会时代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影响着读者意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总体的发展趋势。从文学读者意识的发展流变来看,当代中国文学读者意识经历了从政治形态的读者意识到审美形态的读者意识再到消费意识为主导的多元化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新课程的影响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教授尧斯和伊瑟等五位文学理论家创立,其基本观点是:1、文本的价值和意义是由读者在接受中创造并实现的。文学活动是一种审美接受与生产的过程,文本的产生并不是文学活动的终点,它的潜能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才逐步得以实现。所以尧斯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同时,由于接受者有时代、国籍与自身因素的差别,因此,任何文本的意义和价值都只能是暂时的、开放的和相对的。2、读者在阅读文本前已经…  相似文献   

17.
《圣经》中的典故不仅作为文学题材被各时代的文学家们加以运用,成就了数量不菲的传世佳作,其本身也因为丰富的内容含义、广泛的读者群体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了英语语言文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圣经》典故对于英语文学的影响源远流长,纵观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处处都能体现出《圣经》及其典故身影。对英语语言文学中《圣经》典故的研究,将有助于对文学本身的深入理解,也能帮助后世的学习者们领略文学作品中文化、时代以及精神的内涵。文章剖析了《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敏 《海外英语》2013,(4X):142-143
文学是一座集文化精华的宝库,蕴含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富于艺术张力及美学价值。正因为上述特点,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追求其美学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首先分析了文学文本的特点,在与科技文本对比的基础上加深了读者对文学翻译特点的理解,然后提出文学作品翻译对风格美、意美、形美的追求,在阐释其难度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更好地为文学翻译服务,达到以艺术翻译艺术。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模糊性,它是作者进行作品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不仅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文学作品的魅力,进而提高文学作品的吸引力。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的模糊性,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学色彩,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0.
英美文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对读者有很强的思想教育作用,这种作用往往可以跨越国界,超越时代。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探讨英美文学中主要文学流派的文学作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形成的积极作用和消极、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