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一般未参加过儿童美术训练的儿童,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向惠凌 《今日教育》2006,(12):47-47
我们常在儿童绘画中看到: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的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整个画面通常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使人耳目一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良好的画面效果呢?儿童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中最好能“顺应童心”。  相似文献   

3.
儿童喜爱绘画是其天性,绘画是儿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在绘画过程中,儿童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能够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这样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美术活动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4.
儿童受“自我中心”意识的影响,对色彩的认识主要源于直觉反应。他们表现的色彩往往是看到色彩后的感觉,对色彩有更多主观的表现,这就形成了儿童色彩表现的独特之处。教师应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感知世界,涂抹出有个性的色彩感觉,使他们不仅对绘画产生兴趣,拥有自信和能力,而且促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为此,在儿童色彩画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鼓励对色彩的多样化表现儿童色彩画是不受固有色限制的,他们喜欢用鲜艳强烈的颜色来抒发感情。如,用红色画马,蓝色画太阳,这实际上已包含了“红色的太阳”。…  相似文献   

5.
解读儿童画     
学生在儿童时期,为了表达自己的童心世界,反映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认识,他们经常采取“以画言志”的方式,创造出一些天真烂漫的图画,我们将这些作品统称为“儿童画”。儿童画记录着儿童的生活,它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这是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体现。应该说,生动活泼、无拘无束、丰富新奇的想像是儿童画明显的特征之一。儿童对事物的观察、理解和表现,无一不明显地受到他们生理、心理与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把房子画成透明的,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更是夸张甚至变形。但孩子们用稚拙的线条勾画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无不生动地表现出儿童自身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童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儿童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创造对儿童来说是很快乐的。儿童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构成画面的一些基本要素上去剖析儿童画,可以总结和思索出一些儿童绘画的基本规律,探寻到儿童绘画时的某种心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探述: 一、线条 线条是儿童画面中最基本的成分,是对事物的高度抽象概括。由于儿童的控制系统还不成热,画出的线条飘忽不定,扭曲成锯齿状,也难于画出物体的准确位置,但能够暗示出所要表现的物体。他们往往任意涂抹,在画中充满了直线、曲线、斜线和不规则的圆线,线条横七竖八,难于拼接。分析起来,也许是因为这些欲准而又准的线充斥画面(这种线成年人很难画出),才使儿童画以独特、天真、雅拙的风格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给孩子自由.还孩子本色.让孩子无拘无束地画、随心所欲地画是很多老师都希望看到的。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在拿到画笔时常常会说:“老师,我不会画。”其实.他们也有热情想画好。可往往不知画什么、怎么画.即使画了也只是一些自己都不满意的涂鸦之作.这样时间一长就会使他们的绘画热情和自信心受到挫伤。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有必要对低年级儿童的绘画能力进行训练.使他们真正有能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画。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甘宪云 《林区教学》2012,(11):119-120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会越来越多,这种认识必将会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其中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绘画。他们会用铅笔、蜡笔、水彩笔等工具,把他们看到的事物画下来,大多数时候是记忆画,也有写生和想象因素。这种能力要比文字表达的能力早五到六年。十岁之前,形象思维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并且儿童绘画的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它有一定的传承性,是随着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在自然而然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面对儿童的独特行为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是独特的,他会把太阳画成黑的,绿的;把苹果画成方的;将大象涂成橘红色;在彩虹上画几个人在走路;他会认为:晚上的月亮长着翅膀跟着我们散步,有结着石头的大树,长着人脸的小飞机;他会拿着一壶开水住花盆里倒;对着花儿自言自语……这些带着儿童天真的行为,有许多不得不令我们成人哑然失笑;又有许多令人不得不深思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儿童哲理,并为其奇特的想象所折服。而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教师怎么办?往往成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之一 以前我们总是要求儿童的想象和判断应该联系现实:怎么会有黑色的太阳呢?树上怎么会长石头呢?苹果怎么会是方的  相似文献   

11.
绘画是孩子们的"独特语言",他们喜欢借助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画奇特甚至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绘画的魅力所在。应当说,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与创造性表达是儿童的天性使然,儿童绘画所展现的天真是成人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2.
一、课题的提出 儿童对物象的认识和表达具有新颖性、独立性和丰富性。他们作画往往把不同的时空组合在一个画面上,有时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东西,把静止的画成运动的,有时又会把毫不相关的物象画在一起。儿童作画的特点是凭感性,凭兴趣,有时好像是毫无目的地游戏般地去作画。这种不受任何约束的童心是儿童所特有的,也是儿童最宝贵的东西。这是因为儿童绘画所具备的那种直觉能力与非凡的创造力,或许就是他们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   然而,绘画艺术的熏陶并不仅仅在于艺术本身。艺术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变形画是一种全新的绘画形式。一个图形稍加改动就可以变成另一个新的图形,这就叫变形画。它简便易学,内函丰富深刻。它在开发儿童智力方面有其独特作用。 一、变形画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彤 《小学生》2012,(12):51-51
一、儿童画教学之现状分析:现阶段儿童画教学可分为儿童写生画教学与创作画教学两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分类而教。传统的儿童写生画教学,其教材一直延续了从几何型入手的顺序,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带着画,引导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物体画像,教学方法较"成人化"和专业化的,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的"套路"。房子怎么画、  相似文献   

15.
戴晓红 《文教资料》2006,(24):175-176
绘画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儿童都喜欢画画。尽管儿童在不厌其烦地画他们感受到了的七彩世界,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也创造出了使大人们惊奇赞叹的各种形式的作品,却往往得不到家长和老师公正的评价和鼓励。不少家长认为儿童是在胡涂乱画,或是调皮玩耍。家长老师对儿童画  相似文献   

16.
儿童画是儿童以绘画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独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的七彩画.它是儿童思维的呈现,具有直观性.在儿童绘画中,表达能力主要指的是儿童绘画上的艺术表达能力,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他们心灵的需要,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面对活泼生动的教学对象和近年来日益繁荣的儿童画创作,如何有效开展儿童画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儿童绘画一般是指12岁以前小孩的绘画,而4~6岁学龄前儿童的绘画思维又最为活跃。儿童的思维方式幼稚、单纯,他们画画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限制,更没有“对、错”可言。由此形成了儿童绘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及荒诞的特点,这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儿童把画画当作游戏,是因为觉得好玩。说是玩,实际是学习,因为画什么、怎样画是必须要儿童自己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如果父母能正确引导孩子,对儿童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儿童绘画主要有几种形式,如记忆画、想象画、写生等。我们可从内容和题材方面启发孩子,让他们在涂涂画…  相似文献   

18.
1.创作画是儿童绘画训练的重要方面。 自由自在地涂画是每个儿童的愿望,对这种愿望加以引导和扶植,就形成了儿童作画的原动力。心中的意象,是儿童画的主要内容。其形式分为:自由画、记忆画、想象画、命题画。自由画是一种较自发的形式,往往展示儿童心理的原始状态。儿童充分地画他想到的事物。这种状态经由一系列的引导,会演化为较高的形式。记忆画,体现了儿童观察事物时注意的品质和记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不同于成人画.有其特有的表现方法和形式,是儿童在探索和信手涂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出来的。这些画以成人的眼光来看也许不可思议.但当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往往会发现那是多么耐人寻味……当然评价儿童的画便成了解读儿童内在语言最直接的方式。教师科学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孩子,才能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20.
有的同学问:作文只要能写出“自我”,就会很独特,有个性,有创意,可怎样才能写出“自我”呢?先说个事。有一位专门研究儿童美术教育的日本专家曾经说过,中国孩子画的鸡都是两条腿的,老师会表扬他们观察得真仔细;美国孩子画的鸡有的会是四条腿的,因为他们喜欢吃“肯德基”的鸡腿,渴望鸡能多长两条腿,再说牛呀、马呀不也都是四条腿的吗?美国的老师便会赞扬他们想象丰富。这种区别,可能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教育观念的缘故。中国的孩子上美术课,重在学习画画的技能,画得与实物越像越好;而欧美国家的孩子上美术课,看重的是儿童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