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护彤”是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一种儿童专用感冒药的商品名,“儿童感冒用护彤”是其广告口号。既然儿童专用,顺理成章应该叫“护童”才贴切,它却偏偏用了“童”的谐音字“彤”。无独有偶,该厂的“盖中盖”、“朴血”两种产品从其功能、性质来看,也分别应该叫“钙中钙”和“补血”。这种命名方法是对文学批评中的“陌生化”理论的借鉴与尝试。“陌生化”(defam iliarization)是20世纪前期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他们认为,正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确保了“文学性”的实现。这一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  相似文献   

2.
“可预见”设计在美国童书编排中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特色,它不仅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并且能切实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设计理念.本文从“可预见”的理论基础出发,对其设计编排中的四大特点(递增性情节设计、戏剧性活动设计、体验式写作设计、韵律感的植入)进行介绍,以期为中国童书设计的完善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3.
《档案时空》2003,(12):25-25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捕雀有关。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按鸟的多少计…  相似文献   

4.
采、彩两字在字形上的区别是,后者多了三撇。“彡”,读音为shan(山),其义除了和毛发有关外,常和色彩有关。比如,“彪”指老虎身上的花纹,“彤”指用红色涂饰器物等。在汉字实际使用中,采、彩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区别,直到今天,仍是“喝采”和“喝彩”并用,“精采”和“精彩’不分。 在现代汉语中,作为动词的“采”,一般不会用错。这显然是个会意字,上面是“爪”,下面是“木”,表示用手去采摘树上的果实。所以《说文》中说:“采,捋取也。”这是“采”的本义。由此又引申出选择、搜集等义项。“采”组成的词有采用、采纳…  相似文献   

5.
发挥少儿图书馆的功能为弱智儿童开发智力服务高举东(鞍山市少儿图书馆)思维反应迟钝、记忆能力低、接受新事物主观能动差、其智商比健康)L童低,不能与同龄)L童一同上学,我们称这些儿童为弱智儿童。如何为这部份儿童服务,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应该...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问世200多年在民间广为流传,享有盛誉。凡读过这部书的人,恐怕最令人过目成诵的,当推第四回“护官符”上那四句俗谚口碑了。其不知,这是一张残缺不全的“护官符”。这张残缺不会的“护官符”虽然读起来脍炙人口,形象地概括出贾、...  相似文献   

7.
近一段时期,新华社正在开展“护牌”行动,以维护国家通讯社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信誉和形象。 据了解,新华社之所以开展这次“护牌” 行动,是因为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假冒新华社名义进行诈骗等各种违法违纪活动,同时社内极少数工作人员也存在违反新华社工作规范的行为,这些都损害了新华社的声誉和形象。由此想到,其它的新闻媒体就不存在上述的类似问题吗?是否也需要开展类似的活动呢? 笔者认为,许多新闻媒体也需要来一次“护牌”行动。因为声誉和形象很重要,特别是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就拿报纸来说,各种报纸…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社会》2002,(2):I001-I001
也曾有过诚信的历史,那是诸子百家谈经论道的时代,“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童臾无欺”便是他们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民无信不立”等诚信信条的浓缩.也是历史长河历经千年,带给现代人的一份精神遗产。但今天,当我们不再欣赏先人们的长袍子马褂而尽情地用现代文明装扮自己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燕山脚下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里,每天黄昏的时候便有几个七八岁的儿童手里拿着一摞报纸,走街串巷,把它挨门挨户送到订户家里.他们就是闻名遐迩的“山乡义务小报童”. 为了能见到这些可爱的“报童”,我们在初夏的早晨,乘汽车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密云县卸甲山乡西沙地村。这里就是“义务小报童”的家乡.此时他们正在上课。  相似文献   

10.
近读《寻找护“短”之道》(1992年第4期《新闻战线》)也深感太有护“短”之必要。对报纸上长而又令人不爱看的大块文章,不仅读者怨声载道,就连报界同仁也望之叹息。此类长文为何久禁不绝?除了《寻找护“短”之道》中所列举的下头的原因,还有上头甚至上上头的原因。一是管报之人有意发此类长文给上级领导看,以显示出报纸办得有分量。上切,下切,甚至“下转×版”。文章块大,标题也不能小,甚至是手写  相似文献   

11.
优质儿童科普原创图书“走出去”已成为中国童书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我国优秀原创儿童科普作品若真正融入世界范围内的阅读,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近读《寻找护“短”之道》(1992年第4期《新闻战线》)也深感太有护“短”之必要。对报纸上长而又令人不爱看的大块文章,不仅读者怨声载道,就连报界同仁也望之叹息。此类长文为何久禁不绝?除了《寻找护“短”之道》中所列举的下头的原因,还有上头甚至上上头的原因。一是管报之人有意发此类长文给上级领导看,以显示出报纸办得有分量。上切,下切,甚至“下转×版”。文章块大,标题也不能小,甚至是手写草书,格外醒目。之一,之二,甚至之五。似无  相似文献   

13.
时下,“议事日程”、“议事规则”等用语在讲话材料、汇报材料中出现频率比较高,譬如:把某某工作列入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党委(支部)议事规则……按理说,依照“议事规则”,纳入“议事日程”之后,紧接着就应该是提到“办事日程”,按照“办事规则”,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了,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当前有些单位领导“议事”一结束,所议之事便再也没有下文了,这叫:久议不决,常议无果。  相似文献   

14.
“用足介入”,明眼人一看,便知此语是从“用满用足政策”一语化出的。然而要论及此题,首先要提到《可贵的介入》一文。 去年底,当广东发生“12.15中堂水道事件”时,《羊城晚报》记者不仅全面、客观、连续报道了此事,而且还以记者身份苦口婆心做渔民工作,使其说出“两童失踪”的真相(渔民将两童藏了起来)。此举真是十分了得,既解了渔民“骑虎难下”之惧,又帮了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要尊重“弱势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经采访一所盲童学校,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我们的摄像机充满了好奇,我们向校长建议:“可以让孩子们摸一摸,看一看摄像机是什么样子。”校长高兴地召集孩子们说:“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摄像机是什么样子。”不同的用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一个“摸”字说明我们对失明儿童的无知,一个“认识”饱含着一个特殊教育者对失明儿童慈母般的深情厚爱,这里没有“黑暗”、“瞎”、“盲”之类的词语,只有挚爱、平等和尊重。 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如何尊重弱者。 关于失学儿童、孤寡老人、贫困学生、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05,(5):18-18
提笔撰文叫“命笔”;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写作中断叫“辍笔”;别人口授写成的文字叫“代笔”;集体讨沦,一个或几个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特别精采的文字叫“妙笔”;体现文章笔法、写作技巧的叫“文笔”;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写的与题无关的文字叫“闲笔”;特别细致的描绘叫“工笔”;使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作品中写得不好的地方叫“败笔”;写作造谐很高的作家,其人其作叫“大手笔”;  相似文献   

17.
王立方 《青年记者》2007,(16):137-137
作为一名记者,牢牢地把握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但在记者的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只是置身于事件之外,要针对事件的性质加以区别对待,用最佳的视角来审视新闻事件,用最适当的方式来报道新闻事件,用最合理的形式来表现事件,具体地来说要做到“远事”、“近事”和“入事”。先说“远事”,这里所说的“远”,不是站得远远地观望,而是置身于事件之外,  相似文献   

18.
“冰点”的警示朽木中国青年报有一个专版叫《冰点》。之所以取名《冰点》,是编者有感于一些被“冷落了的新闻话题”而开设的。被冷落了的东西还应该是“新闻”吗?成了“冰点”的东西还是“新闻”吗”?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题目。其实,准确地说,是叫做“不应冷落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基本建设中常有些“半拉子”工程,令人看不顺眼;报纸和广播、电视上也有一种“半拉子”新闻报道,叫人读了、听了不舒服。去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口播新华社的一条消息说:一项最新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3个5岁以下的儿童中,就有两个缺少微量元素锌。锌被誉为“生命之花”,儿童如果  相似文献   

20.
宫必京 《视听界》2006,(2):98-98
纵观一年多来少儿频道的实践,笔者认为,少儿电视节目中普遍存在一种成人霸权的倾向,表现在:节目“议题”由成人主观设定,观察视角成人化,主持人角色教师化,节目语言成人腔,风格的说教味等等。有些节目甚至完全把儿童当作管教对象,或者纯粹把儿童当作成人的玩偶。摒弃儿童电视节目中的成人霸权,尊重儿童,确立儿童主体,主要体现在寻找儿童的视角、走进儿童的生活、鼓励儿童的参与等方面。首先,要在心理的贴近性上下功夫,以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展现儿童的心灵,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尊重儿童的想象力和内心情感。这并非是叫人去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