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文玉萍 《图书馆论坛》2005,25(5):209-210
我1992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并于当年留校在本系资料室工作。我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从这一天开始。屈指一算,工作已整整12年。12年的工作,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说短是因为和图书馆、资料室工作的老馆员比,我的工作时间太短。在逝去的岁月里,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也产生过多次波折,但最终自己还是认同这一工作的神圣性和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马道军 《图书馆论坛》2003,23(4):151-152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 ,我到图书馆工作已15年了。 15年的图书馆工作 ,说长也长 ,说短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 ,说短是因为在这些年中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有愧于自己。回顾 15年来的工作历程 ,这里面有酸甜和苦辣 ,也有成功和喜悦。这也是我一生中比较充实、收获较大的一段人生经历。只有热爱图书、热爱读者、才能热爱图书馆 ,才能做好图书馆工作。我热爱图书馆 ,喜欢图书馆工作 ,对图书馆事业有着真挚的情感。 15年来 ,我担任过外借管理员、办公室主任、副馆长、馆长 ,在这些岗位工作上 ,边学…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构成要素的现代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是发展的,但从根本上可以概括为:图书、馆员、读者。这三个要素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图书要素是一切可以流通的科技文化信息载体的集合;现代馆员要素是馆员与智能化图书馆设施及读者关系的集合;现代读者要素是接受图书要素、馆员要素,并对二者产生反作用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李健 《图书馆》2008,(2):109-110
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工作节奏加快,馆员的工作压力和不良情绪也随之产生,影响着馆员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馆员压力的起源、产生,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馆员情绪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馆员化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参与图书馆事业中共同形成的信仰、专业知识、行为准则和行话。由于受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和馆员自身条件的限制,我国图书馆馆员化日渐式微。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加强馆员的职业信仰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以及馆员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12年图书馆工作,也长,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人生历程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说短,是因为这几年的学习、工作与钻研一步一个台阶,在不断地进取中总有所得,故嫌时间短。无论怎样,“爱岗敬业务实钻研”的确是我12年工作总结出来的真言。1没有图书馆专业知识于不好图书馆工作我1983年师专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1986年调入河南教育学院图书馆。先后在教师资料室、编目室、情报室、期刊室工作,这使我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所熟悉。我爱上了图书馆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基本上掌握了传统的服务手段,工作起来也比较轻松、舒心…  相似文献   

7.
我的尝试     
我在一所中专学校图书馆工作,说起来也有15年的工龄了,其中10年一直从事图书馆采编工作。我馆属小型图书馆,自1999年使用大连博菲特文献管理集成系统以来,采购、编目、典藏就我一人负责。在手工编目的年代,非常向往图书管理自动化,所有抄抄写写的东西都用电脑打印那多好。刚开始使用时心理上轻松了许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使用过程中渐渐觉得它省力不省功,一种书从开始输入到典藏完成,至少要搬动五次以上,确实够折腾的。为了简化手序,减少搬动图书的次数,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我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不妨与同行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8.
依依图书情     
郭晓瑜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4-245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又是一个阳光明媚,桂花飘香的金秋季节。伴随着这周而复始的朝晖夕阳,我在图书馆里度过了二十六年美好难忘的时光。每当我来到图书馆,看到晨曦中一位位同学手捧图书,或坐,或站,在美丽的花园里,翠绿的树林中,朗朗诵读……,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丽,充满了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我热爱这儿的一切,迷恋这儿的一切,钟情这儿的一切,我为自己是一名图书馆人而感到幸福和自豪。许多年来,在图书馆里,融入了我的青春,我的追求,我的梦幻,我对图书工作的依依眷恋……  相似文献   

9.
简述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概念和技术应用原理,说明其在图书馆业务中的相关应用,包括图书便捷识别技术、简化检索作业、管理员图书整理工作和读者自助借还系统管理等。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应运出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可实现操作标准化,馆员工作简单化,服务人性化,读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德国图书馆的组织和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图书馆的组织和机构沈国琴(杭州大学图书馆)一、图书馆协会和图书馆联合会a.图书馆员协会德国图书馆员的职称分成四级,即:图书馆高级馆员、图书馆较高级馆员、图书馆中级馆员和图书馆助理馆员。这四类图书馆专业人员都有自己的组织。图书馆高级馆员的组织是德国...  相似文献   

11.
自助借还书系统的"功"与"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助借还系统就是允许读者在图书馆内利用机器设备自行借阅或归还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而不需要经过馆员手工作业的一种自助式服务方式。在条码识别模式状态下,自助借还书系统在图书馆工作中可增加图书馆借还书时间、馆藏文献流通量、增添人性化的服务手段、使图书馆把工作重心转向深层次的服务上、为培养学科馆员创造有利条件。但该系统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投入成本偏高,存在安全漏洞,容易发生图书错、漏借事件,对图书加工要求较高、易造成拒借率上升。据此,相关措施被提出以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馆员服务有效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馆员服务有效感王红乾(洛阳工学院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看似简单和机械,做好它却不容易。要想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可能干出非凡的事业,不能创造和突破。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对图书馆事业的执着追求,最终成为贡献巨大,与...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06,(8S):36-37
推销一本图书的最好办法就是谈论这本书。不管是作者、书商、图书馆馆员,或是评论家,只要在电视谈话节目上一说及,哪怕是很简单的一句好话,就能销出很多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势在必行。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借鉴,针对我国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武梅 《图书馆论坛》2000,20(5):92-94
光阴如箭 ,时光荏苒 ,转眼之间我在图书馆工作已近 2 0年。回顾 2 0年的工作历程 ,我感慨万千。这里面有辛酸 ,也有喜悦 ,更多是欣慰和自豪。经历了思想的波动 ,生活的励炼 ,从业的困惑 ,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找准了人生的定位。1 边学边干在职业选择上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从事图书管理工作 ,当一名图书管理员。在很小的时候 ,由于父母体弱多病 ,我总梦想当一名医生。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于 1981年进入西南工学院图书馆工作 ,没有能圆自己儿时的梦想。在近 2 0年的工作时间里 ,我分别在图书馆的学生阅览室、编目室、期刊阅览室、流通部、外文…  相似文献   

16.
我与图书馆之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丈夫工作的调动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22年后使我步入图书馆工作。思想上曾产生过波动.时常想起以前的工作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我对图书馆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图书馆工作也能实现自身价值。如今,我爱图书馆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甘为读者做人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馆学会于2004年11月5日至9日在浙江绍兴举办了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我有幸参加了本次论坛。作为到图书馆工作时间不长的一名年轻工作者,专家们精彩的主题发言,与会者围绕图书馆精神、特点、工作、信息等方面的讨论,使我有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受到了浓浓的图书馆情结。我想把我的收获和体会在这里与图书馆年轻的同行分享、讨论,以促进我们青年馆员对图书馆工作发展的认识,以增加工作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立“学科馆员”保障体系的建议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议案背景 学科馆员是一支既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又具有某学科专业基础并通晓此学科文献资源分布,且能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专业队伍,是图书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某个学科专业的文献信息专家。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跟踪服务”,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推出“网络馆员免费导读”服务,这些都是“学科馆员”发展的雏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完备的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发展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首次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并产生较大影响,随后短短几年时间内,这一制度迅速在全国高校图书馆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19.
读者为中心 馆员为根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不少图书馆管理者虽然认识到图书馆人员积极性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努力践行各种方法规范和挖掘馆员的潜力,包括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从总体上来看,图书馆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立足点在“管”,人治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管理者认为只要用制度管理馆员就行了,缺少与馆员沟通,缺少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靠规章制度压服而不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20.
结缘图书馆     
梁震戈 《图书馆论坛》2007,27(1):144-145
翻阅我校图书馆订购的20余种图书情报学刊,可以说《图书馆论坛》中的“从业抒怀”是我最喜爱的栏目之一,看到那么多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同行们平凡、普通而又感人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打动、震憾。作为从事图书馆工作还不到5年的一名图书馆战线上的新兵,我也想借助“从业抒怀”这一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